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健身時,關節發出響聲正常嗎?

很多朋友在健身時身體關節經常會發出響聲,不知道可不可以繼續訓練,今天就統一說一下。

一般來說,像是關節,手指,手腕等長時間沒有運動,在伸展和扭轉的時候會發出響聲,說明該處有壓力,我們需要伸展釋放,這是正常的聲響。

有時做深蹲,硬拉的時候,腿部關節會發出聲響,這叫做「關節彈響」。

出現這種狀況的時候,我們首先分清聲響是生理性還是病理性。

它可根據不同的病因和病理分為骨原性、滑膜原性、肌腱原性 等多種,其響聲可以是清脆的、沉悶的或磨砂樣的,多數伴有疼痛或不適感,並且都是可以連續發生的。

僅有彈響、外表不紅不腫,也不感到疼痛,不伴活動障礙者屬於生理性彈響,不需要特別處理,也不必為此過於惶恐不安。

有時候我們聽到關節響聲就盲目的認為是很嚴重的狀況,到底還能不能承受訓練?其實這時候要分清生理彈響和病理彈響。但是各種彈響背後有各種含義,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

我們身體中常用到大幅度動作的關節大部分屬於滑液關節,關節腔內都含有關節液(潤滑液),液體內又含有許多氣體。

這種響聲最常見於手指關節掰手指時候出現。我們的手指關節活動時會改變關節液、滑膜囊分布位置,進而影響關節腔體積、壓力,因此氣體釋出,氣泡因我們活動時的擠壓而破裂,產生聲音;屬正常現象,因此不會有害。

這種聲響對身體沒有特大的影響,但長期掰手指發出聲響的人,握力和關節強度都會降低。

2.

這種彈響最多見於負重深蹲,硬拉,臥推的時候膝關節,髖關節,肘關節的聲響,也發生於久坐後,腰、髖的聲響。屬於關節面出現摩擦碰撞產生的聲響。

其實關節活動時難免會有骨頭互相碰撞,但貼心的造物主在關節會摩擦處都蓋上了軟骨作為保護,但軟骨無神經和血管,所以不會痛也不會再生,軟骨就是個消耗品,過多的不當摩擦(體重過重、疲勞或劇烈活動)後容易導致關節炎因此別把韌帶伸展過度,須讓肌肉夠強壯,才能穩固關節、減少劇烈的摩擦。我們的軟骨組織非常脆弱,而且損傷幾乎是不可逆轉的!

3.

這種聲響多見於肩關節和髖部,是肌腱或者筋膜摩擦骨骼凸起處的彈響,對健康幾乎沒有影響。

人體的活動關節,都是由許多肌腱、大量的韌帶牢牢抓緊而形成的,可避免骨頭之間太接近而產生過多不必要的摩擦撞擊,也可避免脫臼而影響關節活動。

因此在活動時,眾多肌腱難免會碰到硬硬的骨頭,因此肌腱上包覆著腱鞘(Tendon sheath),來避免過多的摩擦而導致肌腱炎,因此肌腱於骨頭上的滑動所造成的聲響是正常現象,沒有過度也不會有害。

4.

基本可以認定為屬於病理性彈響,多發於半月板,尤其半月板扭傷、磨損的人群,一旦出現這樣的彈響疼痛,應該立即停止運動然後去找醫生。

當然有時候也會出現突然地,莫名的響聲。一旦出現這種從來沒有發生過的彈響部位的時候,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是否伴隨著疼痛。

2.彈響後是否周圍部位出現紅腫。

3.彈響後運動是否受限。

如果都沒有,那基本不是健康上的問題;如果出現類似狀況,那就要請教專業教練看看是否屬於動作、發力問題,再者要到醫院檢查是否屬於周圍組織的炎症,關節炎症的問題。

但是健身過程中,我們也應該學習如何避免或者減少此類狀況的發生。

如果準備活動沒做好,韌帶還比較緊張,關節壓力過大會出現彈響。如果沒有明顯的疼痛或活動受限不用擔心,請適當拉伸軟組織。學習正確的動作姿勢,保持良好的柔韌性,全面的拉伸,調整關節位置,平衡發力,訓練之前必須充分熱身。

很多人在訓練時無法正確掌握訓練姿勢,這一點一定要認真對待。錯誤的姿勢會使發力點偏移,對關節,骨膜造成壓迫。扭曲的發力還會使骨膜壓力翻倍,磨損更嚴重。

例如深蹲時應該保持雙腿與肩部同寬,上身微微前傾保持平直,下蹲時緩慢下蹲至水準。剛開始應做5至10分鐘熱身,盡量避免大重量訓練,應該先適應自身重力,再嘗試重量訓練。

硬拉應該注意兩腿站立略窄與肩寬,手握杠鈴寬於腿距。上提時雙腿微彎曲慢慢上升直至上身挺直,下放時至杠鈴落至地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