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如何識別各種職業性皮膚病

職業性皮膚病是指勞動中以化學、物理、生物等職業性有害因素為主要原因引起的皮膚及附屬器的疾病。職業性皮膚病的發病病因比較複雜,常常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但就某一例而言,通常是一種職業因素起主要作用。職業病網小編整理了相關內容給你分享,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職業性皮膚病種類較多,但由於不同類型的皮膚疾病有不同的臨床表現,所以要想辨別它們也並非難事。

1.皮炎、濕疹型:是職業性皮膚病的最常見型。病因可為刺激性或過敏性。炎症可為急性、亞急性或慢性。多種酸、鹼、金屬鹽、有機溶劑、石油製品、染料、樹脂(天然或合成)、橡膠、藥物等均能致病。液體接觸物的發病部位多在手指、手背或前臂;氣霧接觸物多在眼瞼、面部、頸部及手背;粉塵接觸物多在肩、頸部、軀乾及四肢遮蓋而易摩擦部位。

2.痤瘡、毛囊炎型:病原多為煤焦油和石油加工產品如礦物油、瀝青、石蠟等。青年工人和皮脂分泌旺盛者易發。部位主要在四肢伸側,故與痤瘡的好發於面部不同。

3.化學灼傷型:發生於皮膚、粘膜。病因長期接觸低濃度原發刺激物、氟化物、鉻酸鹽、砷化物、氯化鋅、碳酸鈣等。皮膚多先有微小擦傷。潰瘍圓或橢圓,小而深,表面有乾燥的灰黑色痂,邊緣隆起,整個潰瘍形似雞眼。

4.膿皰疹型:病因為銻粉、砷化物及苯胺等。

5.皮膚乾燥皸裂型:病因長期接觸脂肪溶劑、鹼類、放射線、機械刺激等。多見於手掌、指端、指掌關節掌麵皮膚。

6.角化過度型:病因長期接觸砷、煤焦油、瀝青及高沸點礦物漬。角化過度重者可成為疣狀增生損害,甚至惡變為鱗狀細胞癌。

7.色素改變型:一種是接觸煤焦油、瀝青等光敏感物後發生光毒性皮炎,炎消後遺留局限性色素沉澱;另一種叫中毒性黑皮病,是長期接觸包括吸入煤焦油和石油加工產品引起的。面頰部、頸部、上肢、軀乾有青灰色網狀色素沉著,伴乏力厭食等癥狀。

8.毛髮指甲變化型:長期接觸鉈、砷、氯丁二烯及放射線可致脫髮;長期接觸生石灰(氧化鈣)或其它弱鹼類可使指甲變匙狀或扁平;漂白粉可使指甲變脆、變薄、變暗。

9.風團型:對苯二胺、某些抗生素可致蕁麻疹,但少見。

10.其它:有些皮膚變化(皮征)與一定的職業接觸有關。例如長期摩擦和壓迫處可生胼胝;粉末和粉塵可沉著於接觸部位。如煤沉著於煤礦工人皮膚上,麵粉沉著於麵粉工人皮膚上等;印染工人的皮膚、指甲被染成各種顏色;洗衣工指甲變薄、變軟;鍊鋼工人面部和手背有表淺毛細血管擴張;石匠和爆破工人因礦物微粒進入皮膚而成紋身等。以上這些情況對勞動雖無大礙,但卻有礙觀瞻,也應適當處理包括給予必要的照顧。

小編建議,當出現職業性皮膚病的徵象時,應通過調查搞清職業性有害因素,改革生產設備,實現機械化 、密閉化,避免接觸有害因素 ;配備防護用具,加強個人衛生。職業性皮膚病應由專業醫師確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