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唐人宮樂圖》:唐后宮姐妹團大型買醉現場

作者:覓渡君

本文來源於博物館丨看展覽(ID:atmuseum)

在台北故宮博物院有這麽一副畫

既沒作者署名又沒旁人題字

如今被叫做——《唐人宮樂圖》

畫上共有12位女子、1張案子

13個凳子和1隻狗

這12人裡,有站著的,也有坐著的

有張望別處的,也有隔案交談的

有海量要續碗的,也有微醺坐不穩的

有吹彈奏樂助興的,也有搖扇納涼賞樂的

站著的兩個女子不用多說

從衣著打扮到行為舉止,一看就知道是侍女

另外十位圍著長方案落座的女子則裝扮華麗

盡顯富貴之態

/妝發篇/

按理說,相聚在一起吃喝應該感到開心才是

但不知道是酒不對還是人不對

她們臉上都流露出一種掩不住的失落

再一想才明白,原來是因為被君王冷落了太久

不過,要出門就得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像前段時間流行的

辛芷蕾頭、初戀頭什麽的都太顯瘦了

她們需要的是能讓臉看起來更圓潤的髮型

畢竟那是一個以豐腴為美的年代

把頭髮分成若乾股編到頭頂挽成椎

讓它聳著,就是立而不倒的高椎髻

把頭髮攏到脖子後面扎起來

再挽成一個馬肚子形狀的大椎

最後把它垂在頭頂的任意一側

嫵媚自然的墜馬髻就完成了

把頭髮扎到腦門兩邊

再在耳朵旁束成兩個球

簡單大方的雙垂髻你學會了嗎?

人多髮型少就難免出現同款

發飾就成為了彰顯個人特色的利器

你用上了繁雜的「花冠」

我就弄個簡練的梳髻,各有各的美

坐著的十位女子妝容都差不多

唯有額上花鈿因人而異

她們的衣服形製也很相像

大多是窄袖緊身的敞領及腰襦

上窄下寬長及地面的高腰裙

再搭上一條有精美圖案的披巾,賊端麗賊典雅

孟浩然還曾在《春情》中用

「坐時衣帶縈纖草,行即裙裾掃落梅」等句

將當時的服式生動形象地描述了一番

站著的兩個侍女穿的則是圓領窄袖的袍衫

腰間系有紅色柔帶

這種女子著男裝的現象在唐代比較常見

史籍、壁畫等資料上常常可以見到

身著男裝,但在妝容和髮型上

依然保留女性特徵的侍女,被稱作「袍袴」

薛逢曾在《宮詞》中提到

「遙窺正殿簾開處,袍袴宮人掃禦床」

由此可見侍女著男裝是圖它方便

不過多半也有迎合主人喜好的緣故

/《韓熙載夜宴圖》和《虢國夫人遊春圖》中

也有如此裝扮的侍女/

/奏樂篇/

聚會上要是只有吃吃喝喝也挺無聊

那不如來點兒小曲兒助興

——坐在案子北面的四位小姐姐

正在進行她們的表演

邊上站著的一位侍女也隨節拍打起牙板

我會胡笳——

胡笳是我國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形似笛子的樂器

發音柔和渾厚,音色圓潤深沉

岑參《胡笳歌送顏真卿使赴河隴》中的一句

「君不聞胡笳聲最悲」就點明了它音色悲涼的特性

說起胡笳便不能不提蔡文姬,她是漢末蔡邕之女

因連年烽火在逃難中被匈奴擄去

後與左賢王結成夫妻,生下一雙兒女

曹操平定中原後,與匈奴修好,便用重金將其贖回

在塞外度過了十二個春秋的蔡文姬

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故鄉

但和骨肉分離又讓她十分痛苦、矛盾

在這樣的心情下她作出了著名的《胡笳十八拍》

我會彈琵琶——

唐人演奏琵琶是用撥子橫彈

而撥子則是由長條形柄和扇形撥面組成的

一般用右手握持

/日本奈良正倉院的紅牙撥鏤撥(琵琶撥子)/

提到琵琶自然會想起白居易的《琵琶行》

那句「沉吟放撥插弦中」

就是指演奏結束後把撥子插在弦間

那句「輕攏慢撚抹複挑」

講的便是彈奏琵琶的指法

而另一位大詩人王維則用親身經歷告訴你

會彈琵琶能有多大用

他沒應舉之前

在歧王的宴會上用一曲琵琶贏得公主青睞

隨後就被欽點成為解元

我會——

箏是我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

最初有五弦,唐時十二弦與十三弦箏並存

前者用於清樂,後者的流傳和應用更為廣泛

/1979年江西貴溪春秋崖墓群出土的兩張十三弦箏/

南北朝時的沈約也曾作詩詠箏:

秦穩吐絕調,玉柱揚清曲。

弦依高張斷,聲隨妙指續。

徒聞音繞梁,寧知顏如玉。

我會吹笙——

笙是我國漢族古老的吹奏樂器

一般用三十六根長短不同的竹管制成

笙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非常流行

曹操還曾在《短歌行》中寫過: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1978年湖北省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

目前所發現的最早的匏製笙

現藏於湖北省博物館/

不過,用jio趾頭想想都知道

這幾樣樂器湊在一塊兒,那奏出的音樂聲

肯定會惹得這群姐妹傷感不已

這不,在案子底下躲著的小獒

都像是露出了皺眉的表情

/這樂調怎麽苦哈哈的?/

那時的長安與西藏交往頻繁

宮裡養幾隻藏獒也是自然又通情合理的事情

/宴飲篇/

畫裡繃竹席的長方案上放著1套樽杓

2隻八瓣花形帶底座的果盤、4隻碗

還有5隻外黑內紅的觴和18隻青六瓣花形碟

/數六瓣花型碟的時候可別漏了這個/

於是有人開始好奇:

她們喝的是酒還是茶?

喝茶派認為從花蕊夫人的《宮詞》

「近被宮中知了事,每來隨駕使煎茶。」

中可以看出,當時飲茶風氣盛行

宮裡的人也已經開始趕這樣的時髦了

所以案子中間那的件大型器具是茶鍋

喝酒派則認為唐代盛酒用樽

樽長得就像個盆

有帶圈足的,也有帶三隻足的

樽杓是用來酌酒的

圖中的器具符合樽和杓的形製

/河南洛陽澗西唐乾元二年 (759年)墓出土的

高士宴樂紋螺鈿鏡中的圖案裡有三足樽/

/江蘇鎮江丹徒丁卯橋的唐代窖藏中

出土的酌酒用長柄銀杓/

而不論是喝茶還是飲酒,都會醉人

所以案子西南角的這位女子左手扶案

右手仍抬著碗往嘴邊送

身後的侍女擔心她醉了坐不穩,正上前攙著她呢

/所謂酒不醉人人自醉,舉杯澆愁愁更愁。

這簡直就是后宮姐妹團的大型買醉現場啊!/

可是這醉,並不是因為茶或酒喝多了

而是長期獨守空閣,心中煩悶鬱結

當日和同病相憐的姐妹們在一起放肆暢飲

也算是聊以自慰的消遣排解之法了

參考文獻:

李少龍 《宮樂圖》

陳乃惠 《唐代的表現美》

劉方冉 《中國古代茶畫研究》

朱笛 《女兒愛作男裝樣——唐代的男裝女子》

孫機 《唐代之女子著男裝與胡服》

周福芹 《淺析唐代“女著男裝”流行的成因》

李霖燦 《李霖燦讀畫四十年——在台北故宮博物院感悟藝術與日常》

(本文圖片如無特殊注明,均來源於網絡和故宮博物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