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孩子脾胃虛弱嚴重,兒科醫生:跟吃飯習慣有關,幾乎都這麼吃!

小米的寶寶兩歲了,腸胃一直不怎麼好,吃飯很少,身體比較瘦弱。而且,經常容易感冒生病,體質也差。也去醫院檢查過,醫生說孩子腸胃負擔重,吃東西不消化,才導致孩子這樣,需要注意飲食。

小米思前想後,覺得是自己給孩子斷奶早、喝奶粉、早吃大人飯有關。可是,平時給孩子喂的都是很軟、很好消化的東西,也很注意孩子腸胃啊!怎麼還會腸胃不好呢?

省中醫兒科主任付珊解釋說:「導致小孩子腸胃不好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孩子自身腸胃功能差不消化、飲食不當等。但是,主要還是跟孩子平時的吃飯習慣有很大關係,幾乎每家每戶都這麼吃飯!這樣的習慣,對孩子脾胃的傷害是非常大的!」

1.流食多

孩子從添輔食以後,慢慢開始接觸「大人飯」。由軟到硬的這個過程,主要的目的是鍛煉孩子的咀嚼能力和消化能力,讓孩子徹底適應「大人飯」。但往往很多孩子因為挑食、不愛吃飯,家長會煮些粥或麵條給孩子吃,孩子容易咽,還愛吃。

其實,這些跟流食差不多的食物,雖然軟,好消化。但是,卻起不到鍛煉孩子咀嚼能力和消化能力的作用。孩子稍微吃點不好消化的食物,就會出現不消化、積食、脾胃虛弱的情況。

2.吃飯不嚼

孩子吃飯不嚼,大多出現在吃米飯用湯泡的時候。因為米飯泡的軟了,吃起來不費勁就能「喝」進肚子裡。但是,因為缺少唾液澱粉酶和胃液消化分解,食物很容易沉澱在胃裡,導致孩子不消化。另外,湯水喝多了,會稀釋消化液,影響孩子消化。長此以往,孩子肚子裡的食物堆積在胃裡不消化,特別容易積食,引起孩子口臭、腹脹疼痛、便秘、脾胃虛弱等問題。

孩子積食、脾胃虛弱,及時用黃棘末調理

平時,家長要幫孩子養成良好的吃飯習慣,喝湯要適量、流食類的食物也要適量控制、吃飯要細嚼慢咽,切勿囫圇咽下去。孩子出現積食、脾虛的時候,及時用黃棘末給孩子調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