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二胎剖腹產到底有多痛?我用20瓶開塞露給你答案

嗨,大家好,我是朵朵媽媽,人的一生會經歷很多事,存下很多記憶,我想生孩子的記憶一定是最深刻最難以忘記的,本期我將和大家分享兩次剖腹產的經歷。

你都生過一次了,有了第一次的經驗,第二次肯定沒那麼痛,這樣的話,大家並不陌生。

對朵媽來說,第一胎是生不如死,第二胎是死去活來。

播放GIF

生一胎:初生牛犢不怕虎

朵媽第一次生孩子是在五年前,半夜上廁所時突然發現內褲上有了紅色,第一次當媽媽的那種驚喜不言而喻,內心想著她真的要來了。

儘管激動萬分,但我還是假裝很老練的回房繼續睡,我以為看到紅色就是見紅。而其她媽媽的經驗告訴我,一胎見紅後沒必要立馬去醫院,去了也不會立馬生,有的見紅後還等了幾天,不如在家呆著,等白天再去。

因此,第二天起床後我才去醫院,當醫生告訴我是破水時,我真的一臉懵,原來紅色並不一定是見紅,還可能夾雜著破水。

當確定是破水後,醫生便鄭重其事的叫來護工,用輪椅把我推到樓上的住院部,在毫無徵兆的前提下,我就這麼住院了,真的是連拍照發朋友圈的做法都忘了。

生之前在網上看過其她媽媽的順產日記,知道內檢很痛,當我躺在檢查床上等醫生時,旁邊有個媽媽也在檢查,她的叫喊聲讓我更加恐懼,要知道我可是個做普通婦檢都恐懼的人啊。

醫生慢悠悠的走過來,檢查後對我說你的宮頸還很長,我當時不太明白這是啥意思。第一次內檢就這麼匆匆的結束了,並沒有傳說中的痛但也不好受。

安排好床位後又做了一系列檢查,醫生交代破水了不能下床,必須躺著,就連大小便都要在床上解決,嘗試幾回後,臣妾做不到啊。

不知是不是太激動了,原本大便正常的朵媽,那天也不正常了,結果住院後就被醫生嚴肅警告不讓下床,否則後果自負。

作為第一次生孩子的孕媽,後果自負這四個字還是承受不起,於是乎我一直老實待著,後來一直沒排大便,直到產後十幾天才將宿便排泄出來,聽上去是不是很不可思議?可這就是事實。

由於是破水,醫生趕緊給我掛了催產葯,然而寶寶堅如磐石,完全沒任何反應,最後朵媽我進行了第一次剖腹產手術。

備皮,換手術服,換病床,之後躺著被推進專用電梯,我就像個上屠宰場的牲畜,隨時等著他們下手。

進手術室後,我被平移到手術床上,當時沒什麼害怕的感覺,醫生讓我抱腿我就抱腿,讓我側身就側身,反正聽天由命。

緊接著麻醉師進來,開始各種操作。我的第一反應是,咦,怎麼麻醉師是個男的?好尷尬,其實這完全沒必要,尷尬的是我自己,別人完全不在意。

果然全天下手術室的醫生和護士都喜歡在手術過程中聊家常,聊今天早上吃了什麼。

在聽他們閑談的過程中,我結束了我的第一次剖腹產。

手術後我被推回病房,之後被抬上病床,這個過程我能做的僅僅是躺著看天花板,用餘光看著一波又一波的醫生護士來了又走。

和順產不同,剖腹產手術結束後才是疼痛真正的開始,儘管已過去將近五年,那種痛至今讓我肚皮發麻。

記憶第一深的是壓沙袋。

活生生的在傷口上壓沙袋,當時真讓我生不如死,家裡人說快了快了,時間快到了,可疼痛的時間總是特別漫長,更何況要壓幾個小時,哪兒是快了快了就能過去的。

我以為剖腹產最痛的是壓沙袋,可到了第二次,我才知道我天真了,還有更痛的。

記憶第二深的是拔完尿管後下床上廁所。

朵媽當時住的是雙人間,還是靠廁所的床位,平時上廁所5秒鐘的距離,我硬是活生生挪了起碼10分鐘以上,好不容易挪到廁所,我以為可以舒服的尿尿了。

當尿液經過插了尿管的尿道時,那種鑽心的感覺,即便是一滴一滴的來,也能讓我忘掉呼吸,尿完後站起來時,惡露毫無徵兆的流了出來,真是嘩啦啦血淋淋。

記憶第三深的是第一次哺乳。

新生兒對母乳的味道異常靈敏。家人把朵朵從小床上抱過來,她本能的往我身邊靠,我本能的往後退。當含到乳頭後,她滿足的吸吮,我絕望的流淚,那種吸吮的痛,我下輩子都不會忘記。

除此之外,還有其它一大堆關於剖腹產疼痛的記憶:譬如說只有躺著說話才能發出聲音,坐著或站著都發不出聲,只能如說悄悄話般的音調與人交流。

譬如說打針,看到護士小姐姐,我就怕,她握著我的手腕,我就往回縮,要知道作為一個成年人,是被扎了多少針,吊了多少袋藥水,才會對打針這麼小兒科的事產生恐懼啊。

生二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到了二胎,正因為有了一胎的經驗,對生孩子少了好奇與期待,多了恐懼和擔憂。

拋開對胎兒的擔憂不說,僅生產過程就讓我無比恐懼和緊張,明知痛的不行,還無法避免的要去做,這真需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與決心。

朵媽的預產期是1月7日,但由於一胎剖腹產是疤痕子宮,不能等到發作了才去醫院。醫生要求39周住院,但39周在元旦假期,我就沒去,打算節後再檢查。

也許是寶寶感受到了,1月2日,節後第一個工作日凌晨,我發作了肚子疼。

我以為是吃錯了東西便去上廁所,拉完後繼續睡,可沒睡幾分鐘又痛,我開始疑惑:難道是宮縮?

儘管生朵朵時,我沒經歷過明顯的宮縮,但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啊?於是我開始留意痛的時長和間隔的時長,結論是:每次痛十多秒,間隔15分鐘痛一次,至此我確定這正是宮縮。

宮縮痛起來的那酸爽,要怎麼形容呢?老公拉著我的手,我一痛就抓緊他的手腕,最後他手都被我掐紫了,由於沒其它反應,我也沒有立馬去醫院。

到了早上六點多,我突然感覺內褲有濕漉漉的感覺,一看果然有了異樣,我無法確定是破水還是見紅,但床上有一小灘,我暫且定為破水。

於是換好內褲墊上衛生巾去了醫院,醫生看了數據後立馬安排住院,緊接著迎來了第二次內檢,檢查結果顯示為陰性並沒破水。

緊接著讓我老公拿著標本送去化驗室,結果顯示為羊水結晶確認破水,加之伴隨強烈的宮縮,下班前給我安排了緊急手術,在完全沒任何準備的前提下,我就被送上了手術台。

無論是剖腹產還是普通手術,術前都需要空腹10小時,而我的實際情況是早上吃了餅,中午點了外賣,下午四點多還吃了麵包。

也就是這個種緊急手術,讓我感受到了死去活來的痛快感。

還記得護士小姐姐進來備皮,我問今天就要手術?她說不是,先備皮。弄完後把手術服放在了床上,讓我貼膚穿,裡面不要穿內衣內褲。

護士小姐姐備皮時,塗抹了好多潤滑劑,黏糊糊的,一點不舒服,我立馬進廁所洗乾淨了,後來回想,這一定是我當時最明智的決定。

洗完後,我換好手術的衣褲,加之不是當天做手術,自己又破水,為了保持衛生,我穿了內褲還墊上了衛生巾。

誰知我才坐床上,護士帶著一堆東西進來,對我說立馬安排手術。啥?我才吃了東西啊。她們又把不立馬手術的風險說了一通,我老公斬釘截鐵的簽了字。

緊接著護士開始在我手背插滯留針,讓我取掉身上所有飾品,再三確定我是否沒穿內衣內褲等等,在這個過程中,我居然不爭氣的哭了。

第一次剖腹產時我什麼都不懂,只是單純的怕自己在手術台上下不來,第二次根本就沒來得及想,光顧著害怕和緊張了。

第一次我是眾心捧月的被推進去,這次由於倉促而且在工作日,只有老公陪著我,還是披著羽絨服走過去的,總有種淒涼的感覺。

進到手術室,醫生指著手術床上劃線的位置讓我按那個姿勢躺上去。天哪,作為一個160斤的大胖子,我怎麼上的去?我求助的環視一周,醫生護士都在有條不紊的為手術做準備,並沒有人注意到我求助的眼神。

這時有助產士過來幫我,當時我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緊握她的手不松。

和上次不同,這次手術第一步是插尿管,由於緊張,加之是在完全有知覺的情況下進行,我總是沒法很好的配合,因此醫生弄了好幾回才成功。

接著,麻醉師過來了,他讓我抱著腿,便於更精準的實施麻醉,也不知是我太緊張還是暖氣太大,我手心都是汗,抱著的腿總是滑下去。

麻藥注射進去後,我感覺一股淡淡的涼意,左腿首先感受到麻藥的效果,之後下半身慢慢進入麻醉狀態。

和上次一樣我又平躺著,開始屏住呼吸聽醫生在我腳那頭的各種動作,有交談聲,有傳遞剪刀的聲音,有刀子摩擦的聲音,聲聲入耳。

除此之外,他們還時不時的搖晃我,最後醫生的手在我胃附近的位置按壓了一下。

哇的一聲,朵朵的妹妹平安的降生了。

和朵朵連續不斷哇哇大哭不同,妹妹只有斷斷續續的哭聲,躺在手術台上的我本能覺得這不對,內心七上八下,我知道這時不能慌張,更不能打斷醫生,會影響他們的判斷,所以我沒做聲。

耳邊傳來一陣陣難受的嘔吐聲,我愈發擔心,怎麼辦?顧不得自己還是在手術台上開始問醫生,還好醫生態度很好,讓我不要擔心,這是在幫寶寶清理羊水。

我懸在嗓子眼的心放了下去,這時有個醫生問:寶寶脖子後面那一圈長的什麼?

天啦,孕期各種大檢查,我都按時做了,不可能有問題啊。

另外一個醫生回答道:那是一層厚厚的肉,這個寶寶胖,脖子後面是一層厚厚的肉。

聽到這個對話,我嘴角上揚露出了微笑,沒事就好。也正是因為胖,導致血糖指數低,醫生說要送去新生兒科看是否需要住院,那一瞬間我的心再次跌入谷底。

寶寶送到新生兒科檢查了,手術室再次變得異常安靜,這時我的腦海一片空白,身邊各種聲音再也無法進入到耳膜內,內心只有一個信念:保佑寶寶平安。

在準備出手術室時,醫生對我說:寶寶沒事,已經回到病房了,只是血糖是臨界值,你一定要多喂,讓她升上去。

至此,我的第二次剖腹產手術膽戰心驚的結束了。

儘管是二次剖腹產,但麻藥過後,我對疼痛又有了新的認識。

沙袋、收腹帶、人工壓肚子齊上陣,讓我痛到失去知覺。

一到病房,護士立馬用收腹帶把沙袋固定在我肚子上,讓我麻木的肚皮更加發麻。最恐怖的是,每隔一段時間,美麗的護士小姐姐就來到我身邊,用纖細的手指將收腹帶打開,然後強有力的從肚臍的位置往肚子裡按,緊接著我感覺到一股熱流湧出來,那便是惡露。

儘管痛到不行,可又無法避免,這是在幫助我排惡露、促進子宮收縮,所以只能忍著。

術后宮縮也可怕,它的疼痛讓我忘掉哭的本能。

你以為宮縮只在生之前?你以為宮縮只是順產的專利?那就大錯特錯了,手術之後的第一晚,不僅忍受護士壓肚子的痛,還有子宮收縮的痛,那酸爽,真是誰生誰知道。

孕期嘔吐懷疑人生,產後嘔吐痛不欲生

對於經歷過兩次嚴重孕反的朵媽來說,嘔吐實在不算什麼事兒,但產後嘔吐,我還是第一次遇到,喝下去的葯啊水啊統統吐出來,關鍵是嘔吐還牽扯肚子痛,牽扯子宮上的刀口痛,因此每當有嘔吐感覺時,我就盡量雙手扶著肚子幫助減輕疼痛,然而效果甚微。

記憶最深的是產後第一次嘔吐:當時我藉助病床的平躺功能慢慢躺了下去,剛躺好就覺得想吐,我以為是自己出現了錯覺便沒太在意,結果家人還來不及送便盆,我就噴湧而出,床上全是。

最痛苦的記憶是排氣困難,肚子像皮球。

每個進來尋房的醫生、護士、護工都會掀開我的被子,看著我的肚子不可思議的說:你肚子怎麼這麼大?像皮球,和人家沒生的一樣。一邊說還一邊用手拍,拍的時候有回聲。

除了肚子鼓,在肚臍周圍我還能摸到凹凸不平的物體,我往下一按,它們也跟著下去,我一鬆手,它們又浮起來,我第一反應是器官,後來想想應該不是,至於具體是什麼就不得而知了。

哺乳輕鬆,翻身要命。

和一胎比起來,二胎哺乳不僅動作嫻熟,還沒以前那種鑽心的痛。只是拜肚子脹氣所賜,翻身痛的要命。

平躺時,肚子裡的器官和動了刀子的子宮相安無事,睡姿改變時,器官會隨之改變,壓在子宮的傷口上,痛的讓我無法呼吸。

每次翻身我都要花費起碼5分鐘,首先手抓住病床的扶手,接著身子開始翻動,對應的腿抬起來幫助翻身,由於太痛每次腿都會停在半空中,就像一個慢動作,然後一點點挪動。

在這個過程中,我能明顯感覺到肚子裡的器官往翻身方向下滑,有時我甚至會大叫,一來分散注意力,二來是真的痛,引得尋房護工疑惑的眼神。

如何自主排氣讓我憂傷至極。

醫生說不排氣最怕的就是腸道粘黏,如果在一定時間內還沒放屁通氣,就會給我插胃管插肛門管,幫助排氣。醫生的話給了我當頭一棒,我當時的想法是寧願死也不讓醫生插管子。

由於害怕,我開始放肆喝四磨湯,喝陳皮水,嘗試著下床走路,可效果依舊不明顯,每次走路,我老公都走順氣了,我還是無動於衷。

誰叫我是臨時手術,肚子裡還有沒消化完全的麵包呢?有時我能感覺氣到了肛門邊上,它就是不出來,而無助的是,我心有餘而力不足無法用力,只能眼睜睜的讓它又憋回去。

二十瓶開塞露幫助我排氣。

醫生看著我,有種恨鐵不成鋼的無奈,給我加開了開塞露,一次兩支,讓我兩支一起打進去,即便有便意也要忍起碼5~8分鐘。

就是在這種強度下,我還沒能通氣,最後連續用了將近十次,才放了屁通了氣,將宿便排出,回想起來真的頭皮發麻。

現在我用文字描述出來,你可能感受不到那種恐懼與疼痛兼具的心情,但二十瓶開塞露就是我對生二胎痛不痛最好的回答。

無論順產還是剖腹產,每一次都會遇到很多無法預知的事,無論一胎還是二胎,每一胎都無法避免的疼痛難忍。

作為母親,明知道那是疼痛的最高級別,我們依然義無反顧,我們真的很偉大,向自己,更向天下所有母親致敬!

END


媽媽都是用生命在生孩子,跟大家分享一下你的生產經歷吧。

我是一個自己帶娃的女王,總愛在娃睡後寫點什麼。關註:朵媽是大王,帶娃、婚姻、職場…娃睡後,我們不見不散。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