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收視率造假已成為行業“潛規則”亂象亟待整治

日前,某導演實名舉報影視行業收視率造假,使收視率話題再次受到社會關注。對此,國家有關部門表示,已采取相關措施,並會同有關方面抓緊開展調查。電視劇收視率造假、買賣,似乎已成為行業“潛規則”,近年來備受爭議和批評。除了某些商業因素的介入,在收視率造假背後還有哪些原因?該如何正確看待收視率?

造假應該被嚴查

前些年,由於媒介發展落後,節目資源也不及今日豐富,高收視率曾是百姓口中不倒的“金牌”。天津退休職工劉淑英回憶起多年前家人、朋友一起圍坐在電視機前的情景,仍備感溫暖。“我不太了解收視率,播啥我就看啥,不過感覺以前的節目好看些。”在這位耄耋老人看來,觀眾的關注點應重點放在內容本身,不應太在意有些機構的調查結果。

青年作家子鈺認為,“雖說有的觀眾只是看劇,對於收視率關心較少,但一些從事相關行業工作的人,出於職業敏感,對收視率十分關心”。

自從收視率與廣告費用發生聯繫以來,收視率高往往預示著廣告帶來的收益高,部分影視劇收視率造假便由此而生。“當下的收視率造假問題,主要是面向廣告主,實際上很少有觀眾是先看收視率再看電視節目。與之相比,網絡熱度特別是社交網絡的熱度,才是主流閱聽人的主要標準。”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副教授王青亦說。

與互聯網時代海量數據和多元精準的采集方法相比,當前的收視率調查手法相對落後。在一家互聯網公司工作的周曉表示,目前來看,電視劇今後可能會被淘汰,“與電視台收視率造假相比,網絡平台上需要支付會員費用或考察有效點擊的情況更嚴苛,造假成本高,這也令網劇今後的發展太空更大,出現爆款的概率更高”。

不同於一些觀眾的“不關心”,從事金融行業的厲鶴認為,唯數據論必須抵製,收視率造假應該嚴查。“假數據欺騙行徑,好片看不到、爛劇滿天飛,如果放任不管最後受害的還是觀眾自己。”

戲好看才是關鍵

據了解,一些公司自行購買虛假數據的行為,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觀眾的信任,並打擊了從業者的信心。

北漂多年的編劇阿曾告訴記者,“幾年前IP大熱,其中不少只是盯著項目的數據好看卻不顧虛實,仿佛作品品質和觀眾真實的觀劇感受並不重要,觀眾的審美趣味也被誤導”。據阿曾了解,有幾部影視作品因為出品方與播出方僵持不下,至今仍未能播出。

一位在製作方部門工作多年的員工告訴記者,“達不到預期的收視率或相關條件,作品往往就白做了。買收視率和點擊量,再炒話題、造熱度,假數據有時還真能換來‘真金白銀’”。他表示,真實收視率很高的佳作和有誠意的播出平台依舊很多,但造假的產業鏈也很複雜,堅守行業底線確實很艱難。

知名編劇、中國電影文學會副會長汪海林對這一情況表示擔憂,“目前我國電視劇供大於求,供需失衡直接導致標準混亂、精品稀缺。某些播出平台形成了相對壟斷的局面,他們對內容的選擇直接決定了觀眾能看到什麽”。

據了解,我國每年有近萬集電視劇因各種原因無法播出,電視劇從立項製作再到銷售播出,各個環節可謂“九死一生”,不正當的虛假數據和供求雙方乃至多方的利益博弈,令競爭環境更加複雜。當某些資本從促進優良製作的“強心劑”變成汙染行業風氣的“致命毒”,就會侵害文化藝術發展進步和百姓精神食糧健康。

是否可以取消收視率參考機制?汪海林認為,目前還並不可行。“就像毒牛奶和賽場黑哨的存在一樣,必須正確看待這種現象的存在而非貿然取締,借助機器統計的數據被某些人所汙染,背後是某些人在某些利益驅動下鑽管理漏洞,當務之急是彌補有關漏洞,依法依規加以規範。”在汪海林看來,觀眾真正關心的只有一件事——戲到底好不好看。

杜絕造假靠改革

收視率亂象如何解決?汪海林說,可參考美國“派拉蒙法案”,將我國和海外影視行業的產業發展情況作比照。“當年美國嚴令禁止公司同時把控創作、院線和發行等環節,解放了藝術生產力。對於我國影視行業存在的某些結構性問題,需要改革購銷機制、實現製播分離,有關管理制度設計非常重要。”

王青亦建議,要結合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手段,創新收視率調查的技術與算法,積極探索針對數字電視的全樣本收視率調查方法,增加點擊數據和跨屏收視率的權重,積極適應融媒體時代的電視傳播。同時,可探索建立職能部門委託但獨立於職能部門的第三方電視評議與稽核機構。

“其實,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等職能部門每年會發一些檔案指導電視產業發展,但有些檔案實際執行得並不好。特別是要打破‘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的情況,積極引入有關競爭機制,並及時制定頒布電視產業的法律法規,嚴格執法,大幅提高違法成本。”王青亦說。

近期,中央印發了《防範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督察工作規定》。該《規定》對整治收視率工作無疑也具有指導意義。無論是對影視娛樂行業片酬的規範,對收視率造假、票房注水的嚴查,還是近期行業內的自律聲明、觀眾主動對“爛片”“爛劇”的聯合抵製,都是國家法治進步和文化發展的具體表現,體現出人們對影視佳作的殷切期待。隨著相關工作的推進,促進文化行業風清氣正、影視作品優質繁榮,真實收視環境下佳作頻出必定可期。

(經濟日報 見習記者:覃皓珺 責編:李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