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學選錯了專業,對職業發展有多大影響?

文丨Sean Ye 圖丨源自網絡

第162篇原創文字,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全文4700字,建議閱讀時間12分鐘

每年這個時節一直是很多千萬學生家長一輩子最為緊張焦灼的時間。

高考就在眼前,意味著00後學子們決定自己人生走向的重要時刻也快到了。除了高考分數決定的擇校志願外,大家最關注的問題不外乎專業的選擇。

知乎熱榜上,「對2019年入學的大學生來說,哪些專業就業前景好」的問題如期出現。熱(lao)情(dao)如我,自然控制不住自己碼字的手積極解答。

也許根據現在的經濟形勢,很多人會勸退某專業,但是我想說的是:不要只看哪個專業就業前景好;更重要的是選擇你真正有興趣,願意嘗試探索的專業。尤其不要去那些所謂前景好,但是你完全沒動力學的專業。

01

沒人可以預測未來

我之所以反對「一味」以就業前景來挑專業,因為就業前景預測本身就不是很靠譜的事情。

如果未來你正經讀個碩士,7年;就算是讀完本科就業,也要4年。往前推4年,2015年的時候,有多少人能夠預測到如今的互聯網寒冬?

假設你是一位北大學子。

2015年考進北大時,你發現學校裡有一種黃色的共享單車,ofo。據說是一位畢業不久的學長的創業項目。

你大一寒假回家時,ofo完成A輪融資,金沙江創投的朱嘯虎等投資人拿出了1500萬;

半年後,9月大二開學時,ofo完成B輪融資,經緯中國領投數千萬美金;

一個月後,剛過完國慶節,你的學長又融到了C輪,拿到了1.3億美金;

2017年3月,你還在努力修學分,爭取大三時有時間實習時,ofo融到了D輪,4.5億美金;你下了決心,讀了很多關於共享經濟的書,決定未來要在共享單車行業做出成績,去ofo工作。

2018年,大三下學期你騰出時間,去ofo面試實習,然後在這一年裡,你看到了ofo和摩拜的合並失敗,看到滴滴和ofo的翻臉,看到了ofo向阿里舉債,看到了一波波員工離職,看到了供應商上門討債。

2019年6月,你畢業了,你還要去共享單車行業嗎?

回想一下,2016年,ofo一年之間從A輪融到D輪融資5次,從A輪的融資1500萬人民幣,到D輪的融資4.5億美元,估值翻了200倍;而ofo的最大競爭對手,摩拜從2016年8月到2017年6月之間融資7輪,從B輪融到了E輪。

整個共享單車的市場處於瘋狂看好的狀態,學生以此為目標並不算錯。

放在20-30年前,一個火熱的行業就算是退燒,也需要4-5年慢慢來,但到了如今,一年不到的時間裡,一個行業就可能瞬間垮掉。

共享單車行業的式微,有其合理性,是大勢所驅。但如今的大勢越來越迅猛了,講到這裡我必須再次強調這是一個VUCA的時代:

易變性:過往5年甚至10年內才能完成的變化,如今可能在半年內就實現了;

不確定性:大家一致看好的行業,可能在瞬間倒下;

複雜性:公司的發展由多個利益方角力,一步走錯再無挽回余地;

模糊性:一個普通人往往缺乏足夠的信息了解市場趨勢。

這個充滿變化和未知的職場世界,哪裡有一張保證書,可以向你保證你讀的專業未來一定就業前途好?就算4年後好,真的就會一輩子好嗎?

我2005年畢業,當時最被看好是金融行業,而如今一些二線券商和VC,真敢給應屆生開5000的月薪。

一個行業總有高峰低谷,一個崗位也有消亡的時候,沒人能承諾啥專業能保你一輩子。

如果真有能保證「錢或者就業的穩定性」的崗位,那也不需要讀大學,你讀個挖掘機專業,技工專業,目前的市場絕對是剛需。

02

高薪和好前景的背後邏輯

進入職場,你就會發現,所謂的努力能夠提升收入,公司會給努力的職場人加薪……

抱歉,如果你的價值只有努力,那並不值錢。

努力、加班以及996都不是什麽難事,你可以別人也可以。

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職場人意識到:選擇比努力更重要……但怎麽選呢?

你的職場價值來源於「稀缺性」、「不可替代性」。

這個技能你有,也只有你有,一旦風口來了,錢會自己來跑你口袋裡。

舉個例子,在阿法狗虐遍職業棋手之前,人工智能的前景還沒被資本圈普遍看好。很多學習人工智能的優秀學子,都在學校裡搞學術。

這幾年,人工智能迅速成為資本的寵兒,很多搞學術研究的專家被企業高薪挖來。去年甚至有說法:某博士生直接拿到了80萬年薪。

但4年後,7年後呢?很難說。

很多學子會意識到這是一個非常有「錢途」的行業,大量優秀的人才會把自己投入到這個行業裡來,隨著人才市場上的AI人才的越來越多,企業反而不需要拿那麽高的薪水來吸引人才了。

這是人才市場的正常波動。

比方說心理學,心理谘詢這個領域的需求市場逐漸成熟,但心理醫生的供給量並不夠,看似是個香餑餑;但是別人也看得見啊……

如果大家都一蜂窩的湧向這個專業,很快4年後,肯定會有一波心理學學子開始勸退。我當年生物科技被吹得神乎其神,無數人都報考了生命科學領域。

這個領域好不好,行業發展還是很不錯的,但是人才太多,競爭就激烈,應屆生的薪資就很難提上去。

在選專業這個事情上,除非你爸爸是馬雲,否則大家的信息量是差不多的。

你知道某專業的目前前景好,別人也不瞎啊。

今年土豆價格貴,全村人都把莊稼給刨了,種土豆,來年土豆價格怎麽可能貴?

03

專業,挑你喜歡做的

我知道這句話挺爛俗的,但隔了這麽多年,我依然覺得這是一個正確的說法。作為一個高中剛畢業的年輕人,你可能會說:我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麽。

沒關係,想想你有什麽感興趣的,想嘗試的。

1

你感興趣的,你才能堅持下去

無論是哪一行哪個崗位哪個專業,都有高峰低谷。如果你僅僅是為了「就業前景好」選擇了這個行業,一旦行業出現波動的時候,你怎麽可能堅持下去?

你的信仰是就業前景好,信仰崩塌了,你只會第一時間逃跑。

相反,如果是你鍾愛的,喜歡的,感興趣的,充滿激情的專業,你有信念堅持下去,而且因為你感興趣,你才有動力去給這個專業找方向,深挖專業裡更有價值的部分,試圖創新把原有的專業和最新的科技技術聯繫在一起。

2

工作和專業並沒有必然聯繫

我一直認為第一份工作非常重要,它可能決定了你的起點高度。

但是專業並不是,我招行銷團隊,招谘詢顧問,還就沒有招過一個學市場行銷或者人力資源的,招來的有學國際貿易的,有哲學系的,有中文系的,我最看重最引以為豪的一個小夥伴學的是社會學。

扯遠一點,馬雲是英文系,但是他最傑出的成就不是教英文。

我們在企業做校園招聘、實習生招聘的時候,優選看學校,「好學校的學生更勤奮更聰明更善於學習」這個判斷不見得準確,但足以做為篩選的標準。

你在優秀的大學裡,但專業和我的崗位不對口,真的無所謂。清北複交歷史系生物系的小夥伴,只要你們在看機會,顧問行銷HR等通用類型崗位張開雙臂歡迎你們。

四大每年招那麽多應屆畢業生,有多少真正是學財會審計的?

大學生朋友們往往有一個誤區:

我讀的A專業,如果出去不做和A專業相關的工作,我不是就白讀了4年?

對於大部分壁壘不高的專業,在大學裡學的和工作中實際用到的,差距很大。而企業看重的是應屆生的學習能力,真不是你讀過某個專業4年。

因為你讀A專業就在畢業時放棄其他好機會,在我看來,並不合算。

3

專業選錯了,不是世界末日

很多小夥伴說,我不知道我感興趣什麽。也有人說,高中讀出來的學生,根本不了解自己的興趣——我不敢苟同,如今的年輕人明顯比當年的我更優秀,他們接觸到的信息更豐富,也更有主見。

退一步說,你專業選錯了,那又如何?你完全可以嘗試:

考研;

雙學位;

大三早早去優秀企業刷實習經歷

我最推薦的是實習。在大學生裡,有靠譜的實習經驗的,尤其有優秀企業實習經驗的,在HR眼裡都是稀缺人才。

隨著時代進步,我們的選擇更多了。

在蕪湖一中校友群裡,我看到比我早10-20年進一中的高材生,如今仍在小城市過著安逸穩定的生活,期盼子女高考成功;他們當年考進高校的難度更大,但他們做到了。但因為選擇太少,他們又回到了小城市。

他們本該有更大的成就,但在那個時候,人生選擇本就有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