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洪濤股份與秀強股份 上市公司轉型教育的難兄難弟

  來源:藍鯨edu

  3月1日,洪濤股份(002325.SZ)宣布擬控股四川城市職業學院、廣州涉外經濟職業技術學院,總代價8.46億元,從職業教育後端非學歷培訓向前端學歷教育邁出了一大步。

  就在2月26日,秀強股份(300160.SZ)宣布終止擬募資11.05億元的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其上市7年以來首次定增泡湯,強化原主業並進一步發力幼兒教育的計劃受挫。

  建築裝飾公司洪濤股份,與玻璃深加工公司秀強股份都選在2015年跨界教育,密集的大額現金並購讓二者都成為耀眼的教育概念股。二者也都試圖以所搭建的平台尋找教育業務內生動力,卻均遭遇業績停滯。如今兩家回到起跑線上,此一時彼一時只是職教和幼教賽道的區別嗎?藍鯨教育為您解讀首批教育概念股中的兩個“異類”。

  擁抱互聯網,遠離K12

  2009年在中小板上市的洪濤股份,進入教育行業一開始就選在和互聯網相關、又遠離已是紅海的K12領域。在拿下中裝新網和跨考網之後,2015年9月洪濤又連續宣布收購學爾森、投資金英傑,至此職業教育四個業務板塊的核心成員已經購齊。

  秀強在教育領域的布局從2015年9月設立教育產業基金才開始,該基金成立至今隻投資過領信教育這一個標的。2015年12月,秀強以2.1億元全資收購杭州全人教育,作為實施幼稚園一體化方案的第一站,試圖將幼教發展作為支柱性產業。

  儘管2015年時秀強股份已是中國最大的家電玻璃製造商,但和建築行業的洪濤股份相比仍只是小不點,利潤只有其1/6。

  秀強股份認為,民辦幼稚園行業集中度比K12更低,所以試圖利用資本市場平台,整合幼教產業鏈,形成覆蓋人才、裝備、內容、資訊化的整體服務能力。此後,秀強繼續拿下徐幼集團、江蘇童夢等標的,但3.8億元收購培基教育一事卻不了了之。

  洪濤股份、秀強股份在搭建完教育產業平台之後,兩者出現分化:洪濤股份在此後一年半時間裡再未發起規模較大的行業並購,而秀強股份通過旗下秀強教育、全人教育在幼教產業中跑馬圈地。

  藍鯨教育發現,兩公司至今都未使用過發行股份的交易方式,均以現金收購教育資產。

  “當時是搶標的的時候,講究效率,現金交易能讓他們更快地切入教育領域。一般而言,對於業績和股價有比較好的預期時,大股東不希望因過分增發來稀釋所持股份;客觀上說,他們確實保持著較好的現金儲備。”一位教育投資人士這樣對藍鯨教育表示。

  同時,洪濤股份以2.98億元收購學爾森時,使用了2.5億元的IPO募集資金。

  一位投行人士向藍鯨教育指出,由於中小板和創業板公司普遍盤子小,想迅速擴張必須走並購這條路,“已經上市的企業可以用定向增發、股權質押等融資方式,從而加杠杆收購標的資產,大股東可以套現,產業鏈又可以豐富,並且是二級市場中小股民去買單。”

  立思辰文化長城多次以發行股份的方式收購教育資產,快速在行業內佔有一席之地。

  “在第一批跨界教育的上市公司裡,我認為有一半是想用小筆教育投資來蹭概念的,對上市公司無明顯業績貢獻,也無加強投入的意願。在一個教育方向進行了多筆投資,一定階段內又無法高效整合,他的教育業務也會處於尷尬的位置。”上述人士表示。

  與A股幾家教育業務收入過半的公司相比,秀強與洪濤旗下這方面收入佔比一直較低,金額不大的並購讓業務規模短時間內難有迅速提升。

  不同於光伏、LED等缺乏下遊產業消化,建築裝飾、家電玻璃產業都與當前城市生活消費密切相關,近兩年來企穩向好,因此並不急於開辟第二主業。

  同樣是轉型教育,近兩年裡秀強從淨資產收益率和淨利潤率看都有明顯提升,洪濤的經營效率則急劇降低。

  在這種情況下,秀強表示2017年裡新建園所數量增加,但對於業績與上年基本持平的情況解釋為教育產業各項成本支出增加。由此,第二主業優勢全無。

  洪濤股份旗下教育業務甚至還嚴重拖了公司後腿。跨考教育、學爾森2015年都未完成業績承諾,到了2016年,跨考教育勉強完成4600萬元的業績,學爾森不僅未完成4000萬元目標,更出現了4558.58萬元虧損,直接影響了上市公司當期業績。

  一位分析人士指出:“學爾森的虧損受多種不可控的負面作用影響,建築考證領域處在谷底期是需要正視的政策風險,2017年上半年跨考教育與學爾森業績依舊不容樂觀,全年要各完成6000萬元淨利潤的目標十分困難。洪濤要在職教方面做出樣子,還得有新業務來支撐。”

  解決融資瓶頸,進行教育產業整合與協同

  2018年2月最後一周,洪濤與秀強分別發布了2017年業績快報,兩公司淨利潤相近,近兩年都一直在1.3億元上下原地踏步,儘管營收增幅都在15%以上。

  2017年全年,兩公司都未再出重金收購新的教育標的,多家券商也在這兩公司的研報中指出:轉型低於預期,力度仍待加強。

  在此期間,他們都嘗試通過資本市場募集資金來推進教育項目,但都實施得不理想。

  洪濤早在2015年11月就發布了可轉債發行預案,2016年7月正式發行,募集到11.84億元資金投入教育。但由於建築培訓領域政策調整,其中兩個項目一直處於暫緩實施狀態,截至2017年8月,正在實施的項目投資進度僅為5.40%。

(洪濤股份2015年可轉債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洪濤股份2015年可轉債募集資金投資項目)

  畢竟洪濤股份在適宜的時間募到錢,至於秀強股份,2011年1月上市以來遲遲未進行增發募資,直至2017年7月才發布10.5億元定增方案,擬將其中4.09億元投入教育。

(秀強股份2017年定增募集擬投資項目)(秀強股份2017年定增募集擬投資項目)

  秀強股份一位內部人士曾預計最快2018年上半年可以完成定增。但半年後卻終止了,公告稱原因在市場環境、融資時機等問題。

  目前,秀強在教育產業的戰略已從單一收購實體幼稚園調整為收購、新辦、成立托嬰之家及做示範幼稚園相結合。其收購直營園速度放緩,資金壓力是重要方面,終止定增無疑雪上加霜。

  總部位於江蘇的秀強股份,幼稚園主要布局在江浙一帶,試圖加快協同效應的發揮。洪濤股份在宣布收購廣州涉外經濟職業技術學院時表示,其與公司總部同在廣東,也將發揮協同價值。

  值得關注的是,洪濤股份當初可轉債募集資金的實施主體為前海洪濤教育,12億元募集資金到位後用於對其增資。前海洪濤教育也正是對四川、廣東兩職校進行收購的主體。

  洪濤股份2015年投資學爾森是為在建築領域互聯網人才上協同,也表示企業文化、經營管理、業務拓展方面能否順利實現整合仍具有不確定性。其同時還在醫學、考研方面投入,產生新的協同十分有限。

  與控股民辦職校相比,洪濤此前投資仍有潛力可挖,其唯一一個參股標的金英傑近年來發展迅速,據藍鯨教育了解,該公司計劃通過IPO登陸資本市場。

  “洪濤現在的股價是上市9年來的最低點,秀強的股價在過去一年裡直接腰斬,雖然幼教和職教還在升溫,但趕上K12的熱度還需要時日。他們2018年能不能在各自領域實現價值重塑,還要不斷調整思路。”行業人士對藍鯨教育表示。

責任編輯:陳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