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自如七問:貸款利率高的讓人喘不過氣

前兩天,一篇叫《為什麽中介哄搶租賃房源,因為販毒都沒它來錢快》的文章刷屏,作者“紫竹張先生”在文中揭露了自如的金融遊戲,指出其中的巨大風險。

看文章評論和筆者朋友圈的反映,很多吃瓜群眾把火力轉向了金融工具本身。

在中國,罵資本和金融是政治最正確的事情。在大多數人的樸素觀念中,資本家不負責,金融家吸人血,社會都是他們搞壞的。那麽分期貸款就是在吸窮人的血,ABS更是一場富人間的貓膩。

販毒和P2P龐氏騙局這樣刺眼的詞,用來類比長租公寓。甚至一些評論中,長租公寓搞ABS已經和次貸危機劃上了等號。

妖魔化會阻擋視線,我們應該一層一層來看,以自如為代表的長租公寓玩的這套金融把戲,到底有沒有問題?問題有多大?

首先,對租客來說,房租分期是吸血嗎?

分期是很常見的一種金融工具,本質是透支未來的資金改善當前的現金流。比如我想買iPhone X但是手頭沒錢,那可以選擇使用分期貸款先把手機拿下用著,然後每月還錢,代價就是需要多付的那一些利息。經過京東淘寶的教育,廣大年輕消費者已經很熟悉消費分期了。

房租分期對租客的意義也差不多,通過付出一些利息,來少交一些租房首付。

分期貸款什麽情況下才會有問題:

這是校園貸的原罪,但租房分期基本沒有這個問題。它在分期前後計算方式相差不大,不會產生誤判,居住這樣的絕對剛需也很難被消費主義所“汙染”。

2.貸款利率過高

自如分期名義上的年化利率是不到7%,計算下來的irr(實際利率)是12%左右,銀行信用卡、螞蟻花唄等主流的分期工具實際利率都在15%左右,自如賺取的利息並不高。

如果算上分期時打折的服務費,代價還要更低。拿自如分期介紹頁面的計算機來看,選擇分期一年要付的全部費用是43734元,如果正常月付,要付44730元,反而要多上一些。在普通的分期產品中,這簡直是不科學的,自如為什麽這麽設計,後面再說。

有一些人看到分期收利息就說“吸血”,現金貸橫行的時候動輒100%以上的年化利率才叫吸血,自如這個,單從利率來看,叫福利。

3.未明確告知消費者這是貸款

有一些長租公寓分期,在介紹業務時會避免提到“分期”和“貸款”字樣,隻說這是押一付一的付款方式,這就讓租客糊裡糊塗合約,不知不覺被貸款。

從目前的報導來看,部分長租公寓平台,在2和3上面有瑕疵。具體到自如這家最大的平台,1、2都沒有問題,3上面做得不夠好。筆者的好幾位朋友都反映,自如在推銷分期業務是,會故意使用模糊化的話術,他們都是直到近期媒體揭露,才知道自己背上了貸款。

即便如此,仍然可以很明確地說,房租分期這個工具,對租客來說,的確能緩解現金流壓力,利息也不高。它的原罪,不在於“吸血”和“暴利”。

第二個問題,房租分期再轉ABS的模式,風險在哪兒?

在這個模式中,資金是這麽流轉的:

首先,租客和自如旗下金融公司(眾誠友融)的通道(中國對外經貿信託)簽訂租房分期合約;

之後租客每個月給金融機構還款。此時,自如並沒有像一些文章中說的那樣已經拿到了一年房租,因為眾誠友融本質上和自如是一體的,自如現在手中拿著的,是租客的一筆債務;

租客的分期貸款,被包裝成“自如房屋分期ABS”,委託信託機構(中信證券)去賣債權;

中信證券把募集來的錢(實際上是租客全部一整年的房租)一次性打給自如;

自如用這筆錢去繼續擴張。

這其中,設計了退出機制:

一旦租客和自如之間解約(租房合約),那麽自如需要把剩餘還沒發生的房租,一股腦退給中國對外經貿信託這家公司。

自如《租賃合約》原文,合約中甲方為自如公司,乙方為租客

那麽假設在某一時間段,租客解約率升高,自如就會在短期內面臨著巨大的資金壓力。再假設,自如把之前提前拿到的房租,采取了過於激進的擴張策略,全部投入到簽約新房源上,這樣自如就有可能資金鏈斷裂。

第三個問題:如果自如真的資金鏈斷裂,風險由誰來承擔?

在這裡插播一個情況,筆者詢問了身邊的朋友,有四個人選擇過自如分期,在他們APP的“我的合約”中,都只有租客與自如之間的《租賃合約》而沒有租客與金融機構之間的《貸款合約》,並且他們都不記得自己看到過這個貸款合約。

但從《租賃合約》上面的字樣來看,《貸款合約》是實實在在存在的。最大的可能,就是自如在簽訂合約時極力淡化《貸款合約》存在感,並且全程在自如APP內簽訂合約之後沒有在自如APP內保留合約副本,也沒有提醒租客保留電子副本。

因此下面是基於常識的猜測,因為看不到《貸款合約》中的細則,並無實錘:

假如發生了自如資金鏈斷裂的情況,會有另一家機構來接盤存量的租賃合約,在法律層面上,租客並不會被趕走,而是每個月交著貸款,繼續住在房子裡直到合約到期。

真正的風險很可能在房東這一端。經過了種種金融工具的折騰,自如透支性地拿到了全年房租,租客欠的是金融機構的錢,自如每個季度打給房東應得的房租。一旦自如資金鏈斷裂,房東不但拿不到接下來的應得收益,自己的房子還被租客佔著,是最虧的一方。

但應該注意的是,這只是理論上的。在實際操作中,房東一旦吃虧,必然要去騷擾租客趕租客走,損失有可能被轉嫁。現實中,房東往往經濟條件更好,在當地社會能量更大,空閑時間往往也更多,一旦租客扛不住壓力搬走,就變成了租客不但沒房住,每個月還要交貸款。

注:上述判斷是基於不完整資料的筆者推測,實際風險到底由哪方承擔,要視《貸款合約》上具體條款而定,請讀者自行判斷。

第四個問題:風險有多大?會是下一個次貸危機嗎?

表面上看,自如的這一套模式,在金融層面的確和引發08年美國次貸危機的抵押貸款證券化非常相似,但有些文章把它的風險與次貸等同,那就是別有用心地誇大了。

房租貸款的證券化與買房貸款的證券化,最大的差異有兩點。

一是,租房是個流動性特別高的市場,房屋買賣則不是;

二是,短中期內,中國一線城市房租幾乎沒有下跌風險。

上面提到了,自如這種模式最大的風險在於短時間內的大量解約,而這只會在房租大幅下跌時才會出現。

房價虛高的表現,是人們開始買房用來投資而不是用來住,很多房子買來之後空放著也租不出去。而房租幾乎沒可能出現這一情況,在目前的中國一線城市,房屋租賃市場依然面臨很強的供給不足的情況,未來幾年間,房租繼續上漲幾乎是必然。

往後退一步,就算房租開始跌了,解約率提高,會發生什麽?

如果是房價開始跌了,高價買房的人房子賣不出去,於是大規模出現違約出現,金融機構面臨巨大的資金壓力,多米諾效應開始。

如果是房租開始跌了的話,租客趨利避害,只需要付出一個月的違約金就可以退出合約,尋找更便宜的房子住進去,會出現大規模的租賃合約解約而非違約,長租公寓平台短期內會承受很大的資金壓力。但不同的地方在於,一線城市中租房市場流動性很高,此時平台方只需要下調房租價格,就可以在很短時間內把空置房再次租出去,讓資金回籠。

風險不是沒有,但怎怎呼呼把自如說成是下一次次貸危機的罪魁禍首,遠遠不至於。

第五個問題:這些長租公寓是龐氏騙局嗎?和P2P是近親嗎?

不要看長租公寓可以靠金融工具一生三,三生九,快速擴張規模,就斷定它們是龐氏騙局。

龐氏騙局的關鍵,不是指數級地增長速度,而是它並不創造實打實的收益,它的收益全部來自後來者的資金。而長租公寓是實打實可以產生利潤的

而將長租公寓與違規P2P的對比,是有一些道理的。

P2P行業最普遍的違規現象之一是資金池。正規P2P應該是純粹的資訊中介,錢不過平台的手,直接從出借人轉到借款人账上,但在實際操作中,P2P公司往往是有一個資金池,出借人的錢“流入”這個池子,再“流向”借款人。

在這種模式下,所有錢混在一起,分不清借給用戶的錢是誰出的,這樣就會有兩個風險,一是平台手上拿著用戶的錢,可以卷款跑路,二是一旦發生大面積壞账,平台沒法將壞账部分進行切割,只要池子一空,所有出借人的本金就都拿不到了。

自如式的長租公寓模式,也是把自己從純粹的租房中介,變成了債權持有者,理論上,也有潛在的跑路和系統性風險的可能。它和P2P的區別是,房租分期這一類貸款的違約率極低,根據自如披露只有0.4%左右,而P2P平台的壞账率則動輒接近10%,此外,P2P資金池是明確的違規行為,而房租分期的資金池是合法的,暫時沒有相關監管政策。

第六個問題:更“靠譜”的房租貸款應該怎麽玩?

房租分期貸款其實是個很詭異的模式。

分期的精髓,是把原本需要一次性付清的錢,變成了每個月交。房租這個東西,本來就是每個月交的,變成分期之後還是每個月交,對租客來說意義何在?

因此,平台方為了讓房租分期合理,會修改產品首付,自如租房正常交首付是“押一付一加全年服務費”,分期就變成了“押一付一加一個月的服務費”,這裡面少掉的首付,不是因為分期這種模式帶來的,而是平台方故意的設計。

那麽它不合理的地方在哪兒呢?在於,租客僅僅是少付了4000多的首付(以房租3000計算),卻背上了三萬多的債務。

最“正經”的房租分期,應該是“首付分期”。租客付不起首付,那你需要多少錢,自如就一次性貸款給你,分期還款。緩解4000元的現金流,只需要背上4000元的債務,這才是最實在,最靠譜,最合理的做法。

還有一類可行的房租分期,是對某月的房租單獨進行分期。租客如果當月付不起房租,可以將當月房租進行分期,在之後的數月內還上,這也是“正常”的分期方式。

最後一個問題:自如玩金融遊戲圖的是什麽?

自如作為一家長租公寓,其盈利模式本該是通過精細化運營手段,控制成本,提高租房品質,來獲取收房/租房的每月房租差獲利。

但目前種種跡象表明,自如玩的可能是一個以時間為核心要素的期限套利遊戲:

第一層期限套利,是自如每年和房東約定一個月左右的空置期之後,靠極其迅速的標準化裝修流程和強大的獲客能力,實現非常高的周轉速度,實現最快10天左右的租客入住,靠空置期和入住時間之差套利;

第二層期限套利,是通過分期+ABS的金融工具組合,提前收取整年租金,卻按季度支付房東收益。

從這個角度來看,自如和兩類企業有相似之處。

一類是共享單車平台。當年的共享單車平台們,在發覺主營業務無法實現盈利時,開始在押金上動腦子,企圖用金融的方式獲利,與如今的長租公寓如出一轍。後期監管介入,才放棄了這個創收途徑。

另一類是京東和亞馬遜這樣的自營電商平台。它們是眾所周知年年虧損但現金流極其充沛的公司,顧客在亞馬遜和京東上購買商品後,錢迅速到账,但電商平台可以憑借體量和信用獲得更高的話語權,延遲給供應商結算,靠這個時間差獲得大量現金流,再用於錢生錢的投資和技術研發。

企業利用資本來加速擴張,利用金融工具來期限套利,本身都沒有很大的問題,京東和亞馬遜曾經在一段時間內備受質疑,但很少有人去指責它們“不道德”。當然也應注意到的是,無論是亞馬遜還是京東,都並不以金融手段為長期的主贏利點,它們期限套利的最終目的,還是去獲取電商業務上的競爭優勢。

自如模式真正的硬傷在於和消費者利益息息相關的兩點:

1.自如式的房租分期隻緩解了租客幾千元的現金流,卻讓其承擔了接近10倍的債務。雖然這樣的金融產品的確能夠解決租客的現實問題,但仍是不公平的,尤其是在大多數租客並不知曉房租分期貸款本質的情況下。

2.自如違背了業務常理,最短10天的裝修工期根本無法杜絕甲醛超標,自如是在以廣大租客的健康為代價,換取自己極高的周轉速度。

除此之外,其他被千夫所指的,比如“暴利”和“用資本抬高整個市場租金水準”,反而立不住腳。暴利並不是事實,一個城市的房租水準則由非常多因素所共同決定,不應讓長租公寓自己背鍋。

綜合來看,筆者認為自如並不“邪惡”,只是“過於聰明”。過去幾年間自如等等長租公寓的出現,的確提升了居住品質,減少了傳統黑中介們的貓膩,為房東和租客創造了實打實的價值。對長租公寓和金融工具一股腦敵視和一棍子打死,是在恐懼和憤怒下的倒退。別被帶了節奏。

自如們到底是韭菜收割機還是租房市場的有益補充,現在下定論為時過早,我們可以再等等。希望自如和其他長租公寓們,能夠以今日轟轟烈烈的輿論危機為戒,利用金融工具去發展自己的租房業務,而不是以租房為工具去做金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