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個在美國連續15年呈下降趨勢的癌症為何在我國卻越來越高?

這個在美國連續15年呈下降趨勢的癌症為何在我國卻越來越高?

文/木子家

人過了45歲,就逐步進入癌症高發期了。

目前,我國大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的發病率越來越高,50歲以上的中年人,尤其高發。

然而在美國,結直腸癌整體的發病率已經連續15年呈現下降趨勢,大約每年下降3%。更厲害的是,美國結直腸癌的死亡率,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一直都在下降。

對此,結腸癌的篩查功不可沒。

這個在美國連續15年呈下降趨勢的癌症為何在我國卻越來越高?

防大腸癌的關鍵一招:早發現,生存率90%

如果能早發現,早期大腸癌治療後效果非常好,5年生存率是90%,而晚期大腸癌生存率只有12%的。

也就是說,防大腸癌十分關鍵的一招——在早期發現它。


結直腸癌的隱藏時間為7~10年

幾乎所有的結直腸癌,都是由結直腸腺瘤發育而來,這個發育過程保守估計在7~10年以上。

這個在美國連續15年呈下降趨勢的癌症為何在我國卻越來越高?


它的發展過程大概是這樣的:

  1. 癌症最開始,可能只是一個腺瘤;
  2. 經過數年的發展,腺瘤發生癌變,並不斷生長;
  3. 繼續生長的同時,最終出現轉移。

這個在美國連續15年呈下降趨勢的癌症為何在我國卻越來越高?

做好大腸癌篩查,早期發現它

大腸癌篩查是一系列體檢項目,其中最關鍵的就是「結腸鏡」檢查。並且「結腸鏡」這項檢查在多少歲開始做、隔多長時間做一次都是因情況而異的。

如果符合下列任何一條的高危人群,一般建議儘早進行一次結腸鏡檢查:

  • 年齡為50~75歲
  • 有一級親屬(父母、兄弟姐妹、子女)患有結直腸癌
  • 有腸道癥狀(便血、腹痛、大便習慣改變等)者
  • 有癌前病變(大腸腺瘤)者
  • 以前患過腸癌者
  •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
  • 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患者
  • 盆腔接受過放療者
  • 接受過輸尿管-乙狀結腸吻合術者
  • 肥胖、吸煙、糖尿病、免疫缺陷者等

這個在美國連續15年呈下降趨勢的癌症為何在我國卻越來越高?

對於這些朋友,如果第一次結腸鏡沒有發現異常的,建議隨後每3~5年檢查一次結腸鏡,如有異常再進一步處理。

而不存在以上情況的朋友,建議如下:一般過了50歲,每年可以做一次大便的潛血實驗,每10年做一次結腸鏡,因為有流行病研究發現,從腺瘤發展為癌症需要10年左右。

如果大便潛血實驗有陽性,又未能找到病因者,可以提前做腸鏡檢查。

總之防大腸癌的篩查因人而異,建議中老年朋友當面顧問腫瘤科醫生,在詳細了解身體情況後,制定一套合適的篩查方案。

版權聲明:本文為《健康指南》(微信號:jkzn1988)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