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蒙格斯:銀行抵質押物調查報告

  文/專欄機構 蒙格斯智庫

  抵質押物在控制違約風險、有效減少違約損失方面應當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抵質押品的管理也越來越受到銀行的重視。

  抵質押物是銀行信貸管理中重要的風險緩釋工具,也是銀行貸款風險防控的最後一道防線。同時,抵質押物的日常評估與管理,在商業銀行確立授信額度、定價乃至資產分類、資本金計算等方面也都扮演著重要角色。相較發達經濟體早已建立的系統化抵質押物政策框架,我國對銀行抵質押物的研究大多還停留在對抵質押物管理法規政策解讀等定性研究層面。宏觀上抵質押物是否起到了有效的風險緩釋作用?哪種抵質押物的變現能力最強?現實中的抵質押物集中度如何?這些問題不管是行業相關者還是監管層都缺乏深層次的認識。

  《蒙格斯調查之八:商業銀行抵質押物調查報告》是國內首份針對銀行抵質押物的深度調查報告。本調查搜集了五大上市國有銀行、九大上市股份製銀行、有代表性的六家上市城商行的年報數據以及各銀行抵質押物處置平台信息,整理了近十年來各大銀行抵質押物貸款、不良貸款等數據,深入分析各類銀行間抵質押貸款的趨勢、差異原因以及與不良貸款之間的關係,並與發達經濟體銀行抵質押品管理的模式進行了對比,提出了完善我國銀行業抵質押物風險防控的針對性建議。

  抵質押物在控制違約風險、有效減少違約損失方面應當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抵質押品的管理也越來越受到銀行的重視。本報告希望為銀行業抵質押物的風險防治提供數據支撐和內在邏輯分析,為監管機構和銀行的信貸部門提供風險控制的政策建議。

  調查背景

  抵質押物是銀行信貸管理中重要的風險緩釋工具,也是銀行貸款風險防控的最後一道防線。相較發達經濟體早已建立的系統化抵質押品政策框架,我國對銀行抵質押品的研究還停留在對貨幣政策的解讀層面,隨著2017年4月銀監會對銀行抵質押物管理辦法的實施,國內對銀行抵質押物的研究開始升溫。

  目前國內外對銀行抵質押物的研究主要分為抵質押品的功能和抵質押品的管理兩個方面。其中,對抵質押品的功能研究主要集中在風險甄別、信貸配給、風險緩釋等方面,但國內外研究成果較少。但對抵質押品管理的研究適應經濟的快速發展而逐漸累積,在抵質押品管理的一般架構、業務流程、風險防範以及體系建設等方面均有大量研究成果。就國內來說,我國學者對動產抵押制度、動產質押制度和權利質押制度有著深入的研究,但對於不同銀行抵押貸款與不良貸款的關係、銀行抵質押物具體類別分布等方面的研究仍較為缺乏。基於此,蒙格斯智庫深入調查抵質押物的分布和風險緩解作用,以期發現我國銀行抵質押物的分布特徵及與國外抵質押物管理的差異,進而尋找提高抵質押物風險緩釋作用的方法。

  調查簡介

  本調查基於上市銀行年報和抵質押物處置平台信息等,研究抵質押物和銀行信貸風險之間的關係,分析抵質押物的分布特徵,並就抵質押物管理方式與國外主要發達經濟體進行對比。

  報告正文目錄及圖表目錄如下:

  主要結論

  (下述內容有刪減,完整版請購買報告)

  (1)上市商業銀行抵質押貸款增速高於貸款整體增速,上市城商行增速最快

  從上市商業銀行的貸款增速來看,各類型上市商業銀行抵質押貸款增速均高於貸款整體增速。分類型來看,國有銀行抵質押貸款均值在2009-2018年間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2.66%,比同期貸款總額均值的年均複合增長率11.63%高1.03個百分點;股份製銀行抵質押貸款均值和貸款總額均值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分別為17.98%和16.70%;上市城市商業銀行抵質押貸款均值和貸款總額均值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分別為23.50%和17.47%。

圖表 1 貸款年均複合增長率圖表 1 貸款年均複合增長率

  (2)國有銀行和股份製銀行抵質押貸款佔貸款總額比例較高

  國有銀行抵質押貸款佔比總體呈現上升趨勢,截至2018年末,國有銀行抵質押貸款均值為6.36兆元,平均佔比為54.51%,較2009年末的50.06%增加4.45個百分點。股份製銀行抵質押貸款佔比先升後降,抵質押貸款佔比2009-2015年保持上升趨勢,並於2015年末達到峰值55.07%後開始下降,2017年末,抵質押貸款佔比降至51.55%。城商行抵質押貸款2015年達到峰值後下降。

圖表 2 抵質押貸款規模及佔比圖表 2 抵質押貸款規模及佔比

  (3)抵質押貸款風險緩釋作用尚不明顯

  2016年後國有銀行抵質押貸款佔比和不良貸款率同時觸頂下滑;2016年後股份製銀行抵質押貸款佔比與不良貸款率呈現剪刀差;2015年後城商行抵質押貸款佔比明顯下降,不良貸款率漲勢卻放緩。

圖表 3 各類型銀行抵質押貸款佔比與不良貸款率關係圖表 3 各類型銀行抵質押貸款佔比與不良貸款率關係

  (4)土地使用權和股票變現能力最強

  常見的抵質押資產中,土地使用權 、房地產、股票和股權的可變現能力相對於機器設備和車輛較強。

  (5)一手自住房的抵押率最高,存單、儲蓄國債、保單、憑證式國債的質押率最高

  有成熟交易市場且變現能力較強的一手住房、存單、儲蓄國債、保單等抵質押率較高。版權、專利權、商標權等知識產權類無形資產由於存在評估難、處置難、變現難等,其質押率相對較低。

  (6)房地產抵押和收費權質押佔比最高

  2015年上半年,交通銀行S分行授信客戶押品類型中,貸款金額佔比最高的是收費權質押和房地產抵押,分別佔貸款總額的40%和24%,機器設備、股權和其他類型的佔比較少。

圖表4 交通銀行S分行押品分類圖表4 交通銀行S分行押品分類

  (7)房產中商業用房佔比最高

  根據上海銀行同業公會官網關於銀行抵押物的所有處置信息,商業用房和一般住宅佔比最高,分別為46%和41%,其次是廠房佔比10%。

圖表5 上海地區銀行抵質押物拍賣種類圖表5 上海地區銀行抵質押物拍賣種類

  政策建議

  (下述內容有刪減,完整版請購買報告)

  (1)提高我國商業銀行抵質押物管理有效性的對策

  法律法規方面,應該明確抵押品的贖回權和處置權,維護借款人和銀行的利益;其次,政府要負責建立統一、標準化的抵質押擔保登記信息系統;第三,監管部門應當對評估機構進行監控,制定統一的監管標準。

  (2)落實動態監管制度

  包括抵質押物數據的收集要堅持優選原則,優先收集政府職能部門或統計權威部門公布的數據信息。質押品存續期間,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如果抵質押物的價值出現損失,可以採用重估及時進行補救。

  (3)建立專門的抵質押物價值內部評估體系

  銀行要積極尋求改變,逐漸建立起自身的評估體系,並結合外部評估機構的結果進行對比優化,培養自己的抵質押物研究人才。此外,銀行要借鑒國內外優質的評估模型,並結合自身的特點,形成自己的可以不斷優化的模型體系。

  (4)完善抵質押物內部處置流程

  在貸款出現風險跡象後,銀行應盡快在信貸人員或者倉庫管理人員的配合下調查貸款方、聯保小組成員的戶籍信息和財產線索,多種手段應對突發事件。在銀行察覺某類企業可能存在貸款償還不力或者未來現金流困難的情況下,可以適當浮動追加抵質押擔保物,防範風險。

  (本文作者介紹:國內首家中國宏觀經濟轉捩點研究和風險研究的獨立智庫機構,對經濟、金融、法律、風險等領域開展量化模型研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