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會期傳送門:肺癌最新研究進展快遞(二) | ASCO 2019

不想錯過界哥的推送?

肺癌免疫治療,新進展這麼多!

Keynote 001研究:帕博利珠單抗治療NSCLC5年生存率23.2%

Keynote 001是第一項評估帕博利珠單抗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療效的Ib期研究,本次ASCO研究者更新了患者5年長期隨訪結果,發現帕博利珠單抗治療初治患者5年總生存(OS)率為23.2%,先經治患者的5年OS率為15.5%。另外PD-L1腫瘤比例評分(TPS)≥50%的患者,不論先前是否接受過治療,5年OS率至少為25%。(摘要號:9015)

Keynote 001研究納入未經治療或經治NSCLC分別隨機至2mg/kg Q3W、10mg/kg Q2W或Q3W的給藥方案。研究共招募了550名患者(未經治療101例,經治治療初始449例)。

截至2018年11月5日,中位隨訪時間為60.6個月,82%的患者已經死亡。對於未經治療的患者,5年OS率為23.2%,而經治患者為15.5%。經治患者客觀緩解率(ORR)為42%,未經治療患者為23%。中位緩解持續時間(DOR)分別為16.8個月和38.9個月。免疫相關不良事件發生率分別為5%和17%,與3年隨訪時報導的發生率相似。

IMpower150研究:免疫+貝伐珠單抗+化療使肝轉移患者獲益

IMpower150研究肝轉移患者療效的亞組分析顯示,添加貝伐珠單抗使得肝轉移患者生存獲益明顯延長,並且與使用貝伐珠單抗+化療相比,Atezolizumab+貝伐珠單抗+化療使伴有肝轉移的患者死亡風險降低了48%,可能是該人群重要的新治療選擇。(摘要號9012)

IMpower150研究中Atezolizumab+貝伐珠單抗+化療(卡鉑+紫杉醇)組在肝轉移患者中觀察到明顯的OS和無進展生存(PFS)獲益,而肝轉移是轉移性NSCLC患者不良預後的一個因素,研究者推測該方案對這一人群的生存獲益可能與貝伐珠單抗有關。因此,對肝轉移人群的特徵和療效進行了進一步分析。

在隨訪超過20個月的意向性治療(ITT)人群中,162例患者伴有基線肝轉移(Atezolizumab+貝伐珠單抗+化療組52例;Atezolizumab+化療組53例;貝伐珠單抗+化療組57例),中位轉移部位數為3個,中位基線腫瘤直徑為109mm。患者的基線特徵在各組平衡。添加貝伐珠單抗的兩組PFS和OS得到明顯改善(表1)。3組肝轉移患者分別有52.1%、36.5%和54.5%發生了3-4級治療相關的不良事件。

表1 3組肝轉移患者生存獲益的比較

研究認為,與使用貝伐珠單抗+化療相比,Atezolizumab+貝伐珠單抗+化療使伴有肝轉移的患者死亡風險降低了48%,可能是該人群重要的新治療選擇。

Keynote189研究:一線免疫聯合化療無需考慮PD-L1表達水準

Keynote189研究比較帕博利珠單抗+化療對比單純化療在非鱗NSCLC患者中的療效,經過更長時間的隨訪,研究者發現,無論患者PD-L1的表達水準,一線使用免疫聯合化療均在轉移性非鱗NSCLC中顯示出明顯的OS獲益。(摘要號9013)

KEYNOTE-189研究觀察到帕博利珠單抗+化療對比單純化療在非鱗NSCLC患者中的臨床獲益,並且無論患者PD-L1的表達水準,均能延長患者的生存。研究受試者發生疾病進展(PD)時,允許化療組交叉至免疫治療組。PFS2定義為自患者隨機化至二線治療疾病進展或死亡的時間。

結果發現,免疫聯合化療組繼續顯示出更長的OS(22.0個月 vs 10.7個月,HR 0.56,5%CI 0.45-0.70,P<0.00001)和PFS(HR 0.48,95%CI 0.40-0.58,P<0.00001)。並且在所有PD-L1 TPS組中都觀察到了臨床獲益(表2)。

表2 不同PD-L1表達水準患者的生存數據

在免疫聯合組有45%患者接受了二線治療,化療組有59%(其中54%在二線添加了免疫治療)。結果發現,一線使用免疫聯合化療患者二線PFS2仍較長(17.0個月 vs 9.0個月,HR 0.49,95%CI 0.40-0.59,P<0.00001),TPS組間沒有差異。

研究認為,一線使用免疫聯合化療在轉移性非鱗NSCLC的OS數據中顯示出明顯的獲益,無論PD-L1 TPS如何,帕博利珠單抗應作為一線治療的應用於臨床實踐。

Lung-MAP S1400I研究:免疫聯合治療肺鱗癌未能進一步獲益

Lung-MAP S1400I是一項對比納武利尤單抗聯合ipilimumab對比單獨納武利尤單抗在經治IV期肺鱗癌患者的III期臨床研究,結果顯示,雙免疫聯合治療肺鱗癌患者的生存預後未得到明顯改善。(摘要號:9014)

該研究招募的是未使用過免疫治療的肺鱗癌患者,不論PD-L1表達水準,按1:1分配至納武利尤單抗聯合ipilimumab(N+I)與納武利尤單抗(N)。研究主要終點是OS,次要終點是研究者評估的PFS,治療反應和安全性。

研究共納入275名患者,兩組基線特徵相似。N+I組與N組的中位OS分別為10.0個月和11.0個月(HR 0.97,P=0.82),中位PFS分別為3.8個月和2.9個月(HR 0.84,P=0.19)(表3);兩組緩解率分別為18%和17%。

表3 不同生物標誌物亞組的生存數據

N+I組有48例(39%)患者發生3級及以上治療相關的不良事件,N組發生38例(31%);兩組分別有25%和16%的患者因藥物相關不良事件導致停葯。

該研究結果表明,雙免疫聯合治療未明顯改善肺鱗癌患者生存預後。

免疫治療或可提高腦轉移患者放療療效

為了研究伴有腦轉移NSCLC患者顱內放療聯合免疫治療的生存數據,研究者分析了國家癌症資料庫(NCDB)的數據,結果發現,接受免疫治療是NSCLC顱內轉移患者總體生存率增加的獨立預測因子。(摘要號:9025)

研究者分析了NCDB資料庫中伴有腦轉移NSCLC患者顱內放療單獨或聯合免疫治療的患者,通過單變數和多變數分析確定了影響預後的因素。

共有接受免疫(n=545)或未接受免疫(n=13,545)的13,998名NSCLC患者符合分析條件。單變數分析顯示兩組中位OS為分別13.1個月和9.7個月(p<0.0001);3年總生存率分別為17%和12% (P<0.0001,HR 0.77)。接受免疫治療仍然是傾向評分匹配多變數對比後生存增加的獨立預測因子(P=0.0002)(表4)。

表4 腦轉移NSCLC患者顱內放療單獨或聯合免疫對OS的多因素分析

該研究認為,接受免疫治療是NSCLC顱內轉移患者總體生存率增加的獨立預測因子。這一研究結果需要進一步隨機,前瞻性研究來驗證。

本文首發:醫學界腫瘤頻道

本文作者:醫學界ASCO報導組

責任編輯:Sharon

征 稿

請註明:【投稿】醫院+科室+姓名

來稿以word文檔形式,其他不予考慮

你在看我嗎?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