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無雙》票房口碑逆襲,但好像沒那麽好

國慶沒出去,窩在家裡看書、刷劇、打遊戲。

昨天順便去電影院刷了下《無雙》。

這片子上映前似乎都沒怎麽宣傳,不過目前《無雙》的豆瓣評分已經漲到8.1,票房也已逆風翻盤,最終票房可能會超過好采頭的《李茶的姑媽》。

這些年,大家都在說港片已死,但莊文強+周潤發+郭富城的組合,還是很值得期待的。

《無雙》仍然是港片擅長的類型:犯罪題材。

這回不是綁架、販毒、搶銀行。而是一項技術含量非常高的行當

——製作偽鈔。

這個活計,犯罪團夥不需要拋頭露面,不需要和警察肉搏,只需要躲在工廠裡鑽心研發即可。

但是,不知道發生了什麽,這個團夥五個人竟然莫名其妙死掉了三個,技術擔當李問被抓,團夥老大“畫家”仍然不知所蹤。

於是,香港警方提審李問,希望從他身上突破,找到“畫家”。整個電影,便以李問的敘事緩緩道來。

按照小學語文老師的分類法,這是一個順敘-插敘-順敘的故事模型。其最大的花招,便是小說理論中的“不可靠敘事”。

很多讓人驚豔的小說,都玩過這一招。當然,電影裡,也不是第一次。

好了。劇情就講到這裡,不能再劇透了。再劇透一點,觀影體驗可能就會大打折扣。因為《無雙》的整個敘事都是為了最後的反轉設計的,如果提前猜出,或被告知了反轉的方向,就會失去觀影的最大樂趣。

非常悲傷,我看到一半就猜到了結局,所以,最後的兩重反轉對我來說有點泄氣。

可能不只是我,只要你看過一定數量的電影,且對懸疑、犯罪題材的電影頗有偏好,就一定會識別出莊文強這次的套路。

這也是一種無可奈何。如果你幾乎沒有看過什麽電影,對這個類型毫不熟悉,那麽初體驗還是能讓人產生很大快感的。

然而,我們成長的過程,就是經驗不斷積累,且慢慢失去新鮮感的過程。

為什麽長大後的樂趣不如小時候多了?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很多東西我們都體驗過了。重複或相似的經驗,會磨損樂趣。

電影是一個伸縮性很強的媒介,往右轉,可以非常藝術,往左轉,也可以非常商業。

商業,就代表著量產,代表著不過度重視個人才能,而看重整個行業的平均水準。當然,這也意味著某種程度上的重複。

事實上,類型片的這種重複,也是一種對觀眾的保障。這樣一來,觀眾在觀影過程中就會有固定的期待,而不會感到不安。相反,藝術片則任性得多。

但好的類型片,除了製作精良之外,大抵也還需要一點點突破,不論是敘事上的,還是風格上的。

很可惜,《無雙》固然製作精良,演技很好,但還是太舊了。

整個電影的核心是敘事的詭計,但這詭計並不新鮮。而且,為了完成這個詭計,也忽略了許多邏輯漏洞,比如一個經驗老道的團夥老大,怎麽會用自己的偽鈔,導致被抓?比如最後的團夥內訌,也有點說不通。

中間一場大戰,除了貢獻了戰火場面,其實與整個故事並無乾系。

我最喜歡電影的前半部分,那個時候導演還用不著考慮如何反轉,考慮如何驚訝觀眾,節奏反而松弛。

而且,在這一部分,導演特別細致地去呈現了印製假鈔的全過程,每一個步驟都表現得非常充分,讓人有一種“原來是這樣”的充實感。

相比於電影的敘事模式,假鈔印製反倒對我來說是更為新鮮的經驗,看得也更爽。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點情懷分在裡面,但這部電影其實只是工整,並無創新,只是合格,並不驚豔。

當然,肯定會有一批新鮮的觀眾從中獲得快感,畢竟,一茬一茬的觀眾,都是這樣成長起來的。

至於你是否會被它驚喜,就要你自己去看了。

PS.看採訪,記者問莊文強為什麽這次沒有麥兆輝參與。

他回答:”他看完不相信,沒感覺,他覺得太虛構了吧。而且他看到一點,如果被劇透了,還有誰要來看這個戲?所以他真誠地發自內心的參與不了這個項目,沒法投入進去。”

確實,一旦劇透就失去可看性的故事,非常討巧,也很容易被拋棄。

-the end-

- 魏小河 -

一條未知終點的河

從 讀 書 開 始

嘗 試 不 粗 糙 的 生 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