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芒種養生,解暑除濕,要進行五大「防」護!

明日芒種,太陽到達黃經75°,芒種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芒種是麥類作物成熟、夏季栽種大忙季節,「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故稱芒種。

芒種過後,往往氣溫較高,空氣中濕度增加。濕熱環境中,人易疲倦、萎靡不振,養生保健重在除濕,以清淡、祛暑濕的食物為主。吃苦、飲酸、食粥、清補、靜心是芒種節令養生的特點。

芒種三候

一候,螳螂生丨小螳螂此時破殼而出。

二候,鵬始鳴丨伯勞鳥開始鳴叫,其聲鵑鵑然。

三候,反舌無聲丨反舌鳥停止鳴叫。

芒種五防

防中暑

無論南方北方,此時都已是暑熱難耐,南方還開始夾有濕濁之氣。酷暑必有汗出,汗出過多則易傷津液。所以,此時應注意防暑。

防濕疹

夏季雨水逐漸增多,尤其南方空氣濕度大,易生濕疹。凡急性發作的濕疹其發病原因不外濕、熱、毒三種。所以,應不吃辛辣刺激、濃茶咖啡,油炸類食物,不熬夜以杜絕生熱。

防傷脾

最熱的時候,往往人們為了追求涼爽而過度吃生冷、冷飲。殊不知,外界越熱,人體內就越相對偏寒。此時吃常溫熱食品或根據體質少用冷飲尚可,但一過度就會直接傷了脾胃陽氣。

防傷風

夏天易患感冒,道醫稱為「熱傷風」。其常見癥狀為流涕、鼻塞、打噴嚏,有時還出現發熱、頭痛、嘔吐、腹瀉等癥狀。在飲食上可飲綠豆湯、金銀花露、菊花茶以清熱解暑。

防打盹

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由於夏季炎熱,溫度過高,使人體大量排汗,而鉀元素隨汗液大量排出,又得不到及時補充,導致人們倦怠疲勞、精神不振。大量出汗後別馬上喝過量的白開水,可以選擇喝些果汁或糖鹽水,防止血鉀過分降低。

芒種飲食

1

宜食

芒種時節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宜多吃能祛暑益氣、生津止渴的飲食,並掌握好低鹽、低糖、清熱的原則。

多吃瓜類

在果蔬中,芒種時節尤其推崇「瓜族」,如苦瓜、絲瓜、冬瓜、木瓜、西瓜、香瓜等。

美食推薦:

絲瓜粥

準備鮮絲瓜1條,粳米100克。將鮮絲瓜去皮、去瓤並切塊,粳米洗凈備用。將粳米和鮮絲瓜塊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用大火澆沸後,再用小火煮熟成粥即成。

鮮絲瓜嫩者可不去瓤,直接切塊做粥。有清熱解毒、涼血通絡、滋潤肌膚的功效。

多喝茶飲

夏季人體新陳代謝旺盛,特別容易流汗,所以需要多補水。而除了多喝白開水之外,多喝茶飲也是不錯的選擇,如菊花茶、桑葚茶等。

美食推薦:

桑椹茶

將桑葚清洗乾淨,放入杯中,直接沖入白開水即可。如果想調節風味,還可以適當加入些許茶葉。

中醫認為桑葚味甘酸,性微寒,具有補肝益腎、生津潤腸、烏髮明目等功效,有助於增進胃腸蠕動,但桑葚性偏寒,兒童和脾胃虛寒的人群不宜多食,另外,鮮食桑葚以紫黑色為補益上品,未成熟的不能吃。

2

少食

少食寒涼的食物

芒種時節,雖然人的體表很熱,但身體內部卻是寒的,因此在夏季裡就要少吃寒涼的東西,而要多吃一些熱性的食品去驅除體內的寒濕。

少食辛辣的食物

辛辣、油膩的食物要少吃,這些食物容易「助火」,可能會造成身體內外皆熱,繼而導致口舌生瘡,大便乾結。

芒種養生

芒種節令養生,要注意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煩惱和憂鬱情緒,使氣機得以宣暢,通泄得以自如。夏日晝長夜短,中午小憩可助恢復疲勞,有利於健康。每天要到戶外活動,適當接受陽光照射,以順應陽氣充盛,利於氣血運行,振奮精神。

夏天機體代謝處於旺盛階段,消耗較大,芒種過後,炎熱的氣象易引起人神經功能變化,故夏天要注意養心安神。

夏季人體陽氣充盛,氣血流通旺盛,藥物最容易吸收,而夏季三伏期間是一年中陽氣最旺盛的時候,最易恢復扶助人體得陽氣,加強衛外功能,提高機體免疫的效果。夏季服用福牌阿膠,可以增強心的功能,福牌阿膠內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屬動物類膠元蛋白,與草木類藥物比對人體有親和力,益於吸收。

阿膠,性味甘平,是滋陰潤燥養血的聖品,能很好地補充夏季津液的消耗,內補氣血,外強精神,對於滋養心血安神有很好的功效,是人們安度苦夏的一劑良方。

夏季暑熱傷陰,易引起肺燥,福牌阿膠能滋陰潤燥,「陰」即指「血液與津液」,對於夏季養生正相宜。因此,對於身體虛弱需要調理的人,福牌阿膠是首選。

芒種過後,午時天熱,人易汗出,衣衫要勤洗勤換。為避免中暑,要常洗澡,使皮膚疏鬆,陽熱易於發泄。但出汗時不要立即洗澡,要「汗出不見濕」,若「汗出見濕,乃生痤瘡。」另外還要注意補充水分,讓機體處於平衡狀態,防病於未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