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寶「哭就不抱,不哭才抱」的創始人,他兒女長大怎樣了?夠諷刺

女人懷孕十月、一朝分娩,生下了可愛的小天使們,天天望著寶寶萌萌的樣子都覺得十分幸福。媽媽們恨不得天天將寶寶抱在懷裡,時不時親吻他們嬌嫩的小臉蛋。寶寶一哭,媽媽自然而然地感到心疼,大多數會著急趕到寶寶身邊,溫柔而有愛地說:「我可愛的小寶寶,你怎麼了呢?」媽媽會把寶寶抱在懷裡,跟寶寶臉貼著臉,給寶寶足夠的安全感,這是毫無雜質的母愛。

一、哭聲免疫法。

「哭了不抱,不哭才抱」的哭聲免疫法、完整睡眠訓練法,這些方法的確可以訓練出一個極少哭鬧、讓媽媽省力的乖嬰兒。

帶寶寶是個很辛苦的過程,特別是家有個愛哭的寶寶,媽媽每天為了哄娃焦頭爛額,有時候感覺身心疲憊。在面對這種艱難的處境,這種種「哭就不抱,不哭才抱」的「哭聲免疫法」成功地吸引了寶媽們,讓她們開始摒母愛的天性,開始冷漠育兒。她們受了這種觀念的影響,認為這種鍛煉能讓寶寶更獨立、堅強,長大以後更能理性面對這個世界。

確實原本愛哭的寶寶,通過媽媽們進行「哭就不抱,不哭才抱」的訓練,效果很明顯,變得沒那麼愛哭了,可是他們內心卻發生了一些改變,這一點並不能馬上看出。特別是對於那些不會說話、只會用哭來表達他們需求的小嬰兒來說,這種傷害是看不到但確實存在的,或許要5年、10年、20年,甚至更久的時間才能體現出,這種冷漠育兒法對孩子的危害。

二、「哭就不抱,不哭才抱」的創始人,他自己的孩子長大後成什麼樣了?

」哭聲免疫法「和後面的」延遲滿足法「育兒,都是源於一個美國的行為主義心理學家,名叫約翰華生,他通過做一個嬰兒方面的實驗,快速打響了他在美國心理學領域的名聲。他還曾經很囂張地說,如果給他一打健康的嬰兒,他隨便選擇一個,只要用他獨特的方法訓練,他便能讓嬰兒變成任何想期望的樣子,不用考慮其天賦和能力。

這個訓練方法就是上文所說的」哭聲免疫法「,通過各種行為設定,絲毫不理會孩子的任何需求和感受,就讓孩子做原來設定的任務。這實際上是一種極其冷漠的育兒方式,把孩子當成了機器,任意擺弄。

他的家族也是應用這種冷漠育兒法,結果後代們雖有的雖研讀了心理學,可還是沒能逃開精神方面的攻擊,很多都企圖自殺的,有的死了,有的靠終日酗酒來麻痹自己。這便他們自己家族在冷漠育兒的培養下的真實狀態,何等的諷刺。

三、哭聲免疫法和親密育兒法,到底哪個比較適合我們的寶寶?

他這套哭聲免疫法剛出來的時候,曾經因為效果明顯又快速,而對於帶孩子的媽媽來說又省力省心,所以當時美國很流行,還傳到我們國家,也被很多媽媽奉為育兒寶典來使用。但是用了這個方法的孩子,後面很多孩子長大後出現了一些睡眠和精神方面的障礙,所以現在美國都不用這個方法了,改用親密育兒法。

我記得我兒子剛出生的那一會兒,也就是2013年,當時網上就很流行這一套「哭聲免疫法」和「延遲滿足」等許多育兒經,說得倒是挺有道理的。

可是我最終並沒嘗試那些育兒經,因為我覺得我兒子很沒安全感,我就按照母愛的天性來帶孩子。我是按需餵養,一般他哭,我就會喂他母乳。我沒有讓孩子獨立睡一張床,而是把他放在我身邊,方便日夜照顧,經常抱他、親吻他,經常跟他眼神交流、語言互動。雖然他只會咿呀咿呀的,但我知道他能體會到我滿滿的愛。

小編覺得一歲以內的小嬰兒,父母應該完全應用親密育兒法,對他們的需求要及時滿足,應該毫無保留。因為這麼大的孩子,你即使多寵一些,他們也不會嬌縱,他們需要的就是父母更多的關愛和照顧而已。

孩子1-3歲之間,也應該多抱抱孩子、親親孩子,盡量多用親密育兒法,加強與孩子之間的精神鏈接,讓他們時刻感覺到父母的愛。同時,在這個時間段,也需要立一定的規矩,讓孩子在底線裡自由而快樂地成長。

孩子3歲以後,他們自我意識很強烈,有的需求可以適當地延遲滿足,父母可以結合親密育兒法和哭聲免疫法,主要是看孩子的精神狀態和適應能力。如果孩子出現異常,跟以前不一樣了,還是多用親密互動比較好。

不管孩子長多大,即使到了青春期,他們也需要父母的擁抱和關愛,精神上的絕對滿足,會讓孩子的性格陽光自信,這是更有利孩子心理健康成長的。

你覺得哭聲免疫法好,還是親密育兒法好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