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央行觀察:人民幣就是新興市場的美元!

  來源:央行觀察  

  作者:季天鶴 

  文 | 季天鶴,法國巴黎銀行中國利率匯率策略師

    ◆  ◆

  一、 債券通的意義

  類似滬股通和深股通,債券通是個非常簡單的業務。境外投資者足不出戶,在熟悉的境外櫃台上,就可以買入中國銀行間的債券。

  對於旁觀者而言,債券通看似平淡無奇,但對於直面債券通的從業人員來說,從投資者的反饋以及日常業務的體驗來看,債券通可以說是獲得巨大的成功,讓中國債市開放別開生面。特別是,此後幾家全球債券指數公司,紛紛考慮或者宣布將中國納入全球指數,引發了全球機構投資者學習國債和國開債的熱潮。

  債券通為什麽這樣成功?一方面是時機。債券通問世之後,首先趕上了離岸人民幣資金便宜而在岸人民幣利率高的情況,因此很多境外資金賺取了利息差。進入2018年之後,境內債市又經歷了一輪牛市行情,因此債券投資者又從債券價格上漲當中獲取了收益。

  另一個優勢是流程便利。在債券通下,投資者直接通過境外櫃台,即可投資境內債市,而不需要在境內開戶,因此整個流程花費的時間很短。而且,在交易方式上,債券通也是按照境外流行的方式進行安排,因此境外機構也容易上手。

  之所以采取這樣便利的流程,和2017年的外匯市場形勢密切相關。匯率貶值壓力是剛性的,在這個時候,只有采取真正務實的措施,方能緩解真正剛性的壓力。所以,債券通從宣布到上線時間非常短,很多一線工作人員夜以繼日地加班,之後一系列的細節改進也都勢如破竹。

  而在新一輪金融開放當中,債券通的成功,具有非常現實的意義。

  現實來說,貿易戰打壓著中國股市和人民幣匯率。打壓了股市,就打壓了銀行補充資本的能力,也就打壓了銀行信貸支持實體經濟的能力。而這時候,大量表外資產回表,還在不停佔用著資本,這也是為什麽地方政府債面臨著風險權重為零的可能。

  打壓了匯市,就打壓了央行降低利率的能力,實體經濟的資金成本無法降低,但業務收入卻面臨下行壓力。而在此之外,嚴控房地產價格打壓了房地產投資,使得實體經濟當中重要的部門無法支持增長。這個時候,金融行業開放就成為了非常關鍵的棋子。

  股市流入的外資,讓境內投資者不至於在更低的價格上止損。而債市流入的外資,則在不消耗境內銀行資本的情況下,降低了中國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包括中國政府的融資成本。而兩類資金的流入,也都支持了人民幣的匯率。

    ◆  ◆

  二、人民幣國際化的新形勢

  債券通的意義,更疊加了人民幣國際化和匯率彈性化的雙重背景。市場多有迷信,認為中國持有的1.5兆美國國債,可以作為威懾乃至打擊美國的一種武器。然而,真正參與美國金融市場的人都知道,美國可以凍結外國政府持有的金融資產。

  例如,伊朗央行直接和間接在持有的數十億美國債券,就在2008年被美國政府凍住,既無法賣出,也無法被兌付,就如同人間蒸發,無法用來支持匯率或者對外支付,反而應該被當作壞账計入損失,損失是伊朗政府的,而不是美國的。

  而正因為如此,人民幣成為了一種現實的選擇,因為中國的對外貿易如此之廣,牽連如此之深,乃至於滿足對中國償付是每個國家都面臨的問題。當中,最直接的解決方案就是持有人民幣,而具體的實現形式就是人民幣債券。而債券通,就是一個物美價廉的管道。

  同時,從一些統計數據來看,離岸人民幣交易量遠超其他新興市場貨幣,而其享有的市場關注度也非其他新興市場貨幣所能比肩。境內投資者對此可能渾然不覺,但對境外投資者而言,美元人民幣中間價真的是非常重大,帶來的意外可以震驚境外的一連串市場。

  隨著人民幣匯率逐漸雙向波動,人民幣匯率波動的機制越來越為市場所理解,境外機構對於持有人民幣敞口也越來越有興趣和信心。不理解的波動,帶來恐懼;可理解的波動,帶來交易機會。正如人們所越發意識到的,人民幣就是成為新興市場的美元。

    ◆  ◆

  三、跨境人民幣的變局

  而在債券通之外,我們看到更大的變局,也就是2018年5月份央行提出的“本幣驅動”的對外金融開放。遠期購匯準備金豁免,以及債券相關稅收緩繳,都更有利於境外機構投資中國債市,使其相對於中國境內的企業和金融機構,有更低的對衝成本和稅收費用。

  但上述優惠的前提,都在於“參與境內市場”。對於購買中資美元債的投資者,點心債的投資者,使用離岸人民幣資金的投資者而言,上述優惠都不存在。而如果投資境內,即使遠期購匯發生在境外,也可以使用境內的價格。

  因此未來,實需與交易的差別,會慢慢投射在地理上。離岸市場將是交易者的樂園,央行沒有穩定市場的義務,可以選擇穩定,也可以別有選擇。而在岸市場則是實需的天下,一切外匯交易,都要有自己的背景,但央行會履行自己的職責。

  而未來實需的主體,不會是經常項目的操作,而必將是資本項目的。大量的資金通過金融市場投資管道進來和出去,金融的因素和金融機構的操作將主導人民幣的匯率。但這種因素和操作,其節奏受到實需的節製,不會有一夜之間洶湧進出的景象。

  而在離岸市場,會發生的情況是交易者之間的互搏。人民幣即期被交易者像股票一樣炒來炒去,人民幣升值時候,所有持有者都掙錢,貶值則虧錢。人民幣遠期則像期貨一樣,合約的兩個對手方互計盈虧。人民幣期權和期貨市場將會更加活躍。

  這樣的市場結構分化,既然是多一個選擇,那麽對於市場參與者而言,就比只有一種選擇好。尋求穩定的投資者,可以參與在岸,享受持續的穩定。而尋求波動的交易者,可以參與離岸,體驗不斷的波動。反而,一個時而被維持穩定,時而被引發波動的市場,大家都不滿意。穩定的時候,投機者抱怨沒有投資機會,而波動的時候,實需也抱怨被誤傷嚴重。

  展望未來,債券通以及整個中國金融市場的開放,將是未來幾年最大的主題之一。正如實體經濟在過去40年的對外開放,改變了中國經濟的方方面面一樣,中國金融市場的開放,將帶來同樣巨大,甚至更為巨大的、深層的變化,乃至不但將改變中國,更因為央行撤出乾預,市場主體自行配置境外資產,而改變世界。讓我們提前準備,迎接一個更加激動人心的時代。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原作者並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郭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