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武當秘傳趙堡太極拳(三)

武當秘傳趙堡太極拳(三)

天津喻承鏞 (接上期)

第二十三式:貫耳捶

(一)練法:

接前式,左臂內旋翻腕,使左拳由左向右上劃弧;右掌由腹前向右劃至身體右側變拳臂內旋,再由右向左上方劃弧,使左右兩拳同時向前劃至面前。心向外,拳眼朝下,兩拳相距寸許,高與耳齊。與此同時,右腳也向前(正南)上一步,左腳腳尖裡扣,兩腳平行站立,距離與肩同寬,身體略上起,腿微屈。面向南,目前視。(如圖37)

(二)動作要領:

要以腰勁帶動兩臂運行,定式時,身體不可前俯後仰,要立身中正。頭部虛靈頂勁,兩胯松沉,兩臂微屈成圓形,沉肩墜肘。

(三)技擊意義:

若我用雙手向對方胸腹按擊時,對方雙手由內向外分撥我之雙手,我即可趁勢由外向內、向上貫擊其雙耳。

第二十四式:束手解帶

(一)練法:

接前式,雙臂外旋拳變掌,使掌心向上、掌指向前,再內旋裡合使兩掌背相靠,由前向後,由外向內收至胸前,隨之,兩掌由胸前向腹前下插至襠前,掌心向外,掌指向下;右腳向右橫跨一步,身體隨之下蹲,目視前方。(如圖38)

(二)動作要領:

兩掌由胸前向腹前下插時,要有撐勁。兩胯下沉,兩腿屈蹲,沉氣收腹。

(三)技擊意義:

若對方從我背後摟抱我之腰臂,我即下蹲解脫,兩手扣其雙腕(防其向上滑脫鎖我喉頸)並隨機變招用手,變被動為主動。

第二十五式:伏虎

(一)練法:

1、接前式,重心移向右腳,成右弓步;雙手同時在小腹前分開,兩臂外旋,掌心向外,右掌經膝前劃至右膝外側,掌高略低於襠;左掌向左外上劃至高與肩平。面朝南,目前視。(如圖39)

2、上動不停,身略右轉,左掌由左向上、向右劃至腦後右側,掌心向前;右掌經右胯旁劃至襠後,臂外旋,使掌心向後,面向西南,目視前下方。(如圖40)

3、上動不停,重心先向左移,再向右移成右弓步,左掌由腦後向前搬摟至右膝前,再經身前向左摟至身後命門穴處握拳,拳心向外,拳眼朝上;右掌變拳由後向上、向前經腦後、頭頂劃弧,臂內旋,使拳心向外,拳眼朝左下,停於右額前上方,臂撐圓。身略左轉,面向南,目視左前。(如圖41)

(二)動作要領:

此式氣勢宏偉,形似伏虎,練時要做到頭正身直,兩膀松圓。雙手劃弧變拳要自然圓活,左手過頭時重心左移,右手過頭完成定式時,重心右移。松腰坐胯,兩腳尖均朝右前。

(三)技擊意義:

若對方從我背後摟抱我腰臂,被我化解後,我即可用此式,左手由後向前、向下摟按其頭頸,右手向後從其襠內插進,並向上、向前將其掀翻在地,雙手須緊密配合,並要以腰勁為主。

第二十六式:擒拿

(一)練法:

1、接前式,身腰左轉,面向西,左腳向右腳後上半步隨之撤回原地,重心落於左腳。右腳同時向左腳前收回半步,前腳掌著地成虛步。右拳變掌前伸使掌心向外,隨即變拳並向下拉回至腹前;左拳變掌由後向前,向右劃弧,掌心向下扣按於右手腕上。面向西,目前視。(如圖42)

2、上動不停,左掌右拳同時向下、向內,臂外旋,再向上、向外翻,使右拳拳心向上,拳眼朝前。左掌不離右拳,掌心向上托住右拳拳背。面仍向西,目前視。(如圖43)

3、上動不停,右腳向前上半步,左腳同時跟進半步,重心在左腳,前三後七,同時雙手由腹前向上經胸前、口前,向前上方弧線鑽出,右臂外擰,拳眼斜朝前。面西,目視右拳小指中節。(如圖44)

(二)動作要領:

前後動作要連貫,兩腳的虛實轉換要靈活,並注意含胸拔背,氣沉丹田。

(三)技擊意義:

對方以左手抓我右腕,我將右手收至腹前,以左手扣壓住其手腕,繼而右手翻腕解脫並向上擊其頭部。

第二十七式:指襠捶

(一)練法:

身向左轉90度,右腳向前(西方)橫跨半步,腳尖內扣,使右腳尖朝南,右腿屈膝下蹲;左腳收於右腳內側,前腳掌著地成虛步;右拳內翻由右向左回劃至右胸前,隨身體下蹲的同時下擊,落於右膝外側,拳心向後,拳眼朝左。左掌扶於右肘前方,面向南,目視西南。(如圖45)

(二)動作要領:

頭正身直,兩胯向下松沉,右拳向下擊出時意念要貫注於右肩,同時應有崩炸勁。

(三)技擊意義:

對方防我上攻之勢時,我突然變招攻其下部,並以肩靠其胸。

第二十八式:肘底看捶

(一)練法:

接前式,身體向上站起,左轉90度,右腳腳跟外展;左腳向左(東方)邁出一步成左弓步,重心仍在右腳;左掌變掌上提,經胸前、口前,臂內旋,並向左前方伸出,拳眼向裡,拳心向右;右拳也隨之上提,經腹前向左伸出,置於左肘下方,拳眼向上,拳心向左。面朝東,目前視。(如圖46)

(二)動作要領:

此式又稱肘底捶、肘底藏花。練時,要做到外三合,注意松肩墜肘、含胸拔背。兩胯、兩膝松沉,富有彈性。

(三)技擊意義:

若對方用左手向我頭部打來,我以左臂外掩其左臂,右拳擊其左肋。

第二十九式:倒攆猴

(一)練法:

1、接前式,重心向前移至左腳,右腳向前提至左腳旁,前腳掌著地;左拳變掌,臂外旋,弧形下落至身前,掌心向上,掌指朝前;同時,右拳也變掌,弧形下落至右胯旁,掌心向東,掌指朝下。面向東,目前視(如圖47) 。

2、上動不停,左腳五趾抓地,右腳微上提即向西南方向退步成左弓步;與此同時,左掌繼續向下、向後經左胯旁,劃至左腿後側,臂外旋,掌心向左,掌指斜向後下方;右掌也向後、向右,經西南方向向上經頭頂、面前劃圓下按至小腹前左膝上方,掌心向下,掌指朝北。面向東,目前視(如圖48)。倒攆猴共做三個,這是第一個倒攆猴。

3、上動不停,重心向後移至右腳,左腳收回至右腳內側懸起,與此同時,左掌稍向上抬;右掌外旋向後劃至右胯旁,掌心向外,掌指朝下。目視東方(如圖49)。

4、不停,左腳向西北方向退一步,成右弓步;與此同時,左掌向西北方向由下向上經頭頂、面前,劃圓下按至小腹前右膝上方;掌心向下,掌指朝南。右掌臂外旋繼續向後經右胯旁,劃至右腿後側,掌心向右,掌指斜向後下方。面仍向東,目視前方(如圖50)。這是第二個倒攆猴。

5、再做第三個倒攆猴,其動作與第二個倒攆猴相同,只是左右方向相反(如圖51、52)。

(二)動作要領:

倒攆猴又稱倒轉肱,退步要以腰胯帶動,兩臂上下前後之運行時應圓活自由,不可僵滯,手腳要協調一致,且應沉肩墜肘,身法中正,不可前俯後仰,要氣沉丹田,兩腳五趾抓地,後退之腳要有向外剷出之意。

(三)技擊意義:

對方若抓我前手不放,我即可用前手向後領帶使其前撲,同時要出其不意用後手向前下蓋打其頭面。

第三十式:白鶴亮翅

接前式,右腳經左腳裡側向右前(南方)弧形上步,腳尖朝東;左腳跟至右腳裡側,前腳掌著地成虛步;雙手隨身向右、向上劃弧(如圖53)。其餘動作均同第十一式白鶴亮翅(如圖54、55)。

此為重式,動作要領及技擊意義均同前第十一式之白鶴亮翅。

第三十一式:摟膝斜行

此為重式,但練法略有不同。

1、接前式,腰微左轉,左腳向左跨出一步,重心左移,身略下蹲成馬步式;兩臂外旋,兩手在胸前交叉成十字手,略高於肩;左掌在內,掌心向右;右手在外,掌心向左,左手腕搭於右手腕上,雙手形成剪刀形。兩肘內合,合有向外向上棚出之意。(如圖56)

2、上動不停,隨即兩臂外旋,左掌向左下,右掌向右下,兩掌同時下落至左右兩膝上方,兩掌心均向前。面向東,目前視。(如圖57)

3、不停,兩掌從左右向上、向前劃弧,兩掌內合至胸前,高與鼻齊;右掌掌心變向左,左掌慢慢變鉤手,鉤尖向下。面仍向東,目前視。(如圖58)

4、下動不停,重心左移,成左弓步。同時左鉤手內旋,由胸前向下向左劃弧至身後命門穴處,鉤尖向上,右掌向前推出,掌心向外,高與胸齊。面仍向東,目視右掌前方(如圖59)

動作要領及技擊意義均與第十三式相同。

第三十二式:旋(靠)

(一)練法:

1、左腳尖內扣,身略右轉,面向東南,右腳收回至左腳內側,前腳掌著地成虛步;左鉤手變掌,由後向左再向右劃弧至身前,掌指向東,掌心朝右;右掌向右、向下按至左胯前,置於左肘下方,掌心向左下。目視東南。(如圖60)

2、上動不停,身向左轉,右腳向前(東方)邁出一步,腳尖內扣;右臂內旋,右掌下垂於襠前右腿內側,掌指向下,掌心向右;左掌向後收回至右肘前,掌指向南,掌心向後附於右肘上。面向正東,目前視。(如圖61)

(二)動作要領:

前後動作要連貫協調,不可僵滯,特別要注意沉肩墜肘,松腰坐胯,氣沉丹田。右腳向前邁出時要有肩靠之意。

(三)技擊意義:

對方從正面用右手向我中路打來,我以左掌向右撥化,以解其力;敵若後退,我則進步,用右肩靠擊對方前胸。(待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