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沈建光:2019年貿易下滑是否會延續?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沈建光

  若90天內中美貿易談判能夠達成協定,則將為中國爭取到相對穩定的外部環境,對外貿易很可能在短期下滑後逐步企穩,在2019年呈現出前低後高的走勢。

  近期中國官方公布了12月對外貿易數據,繼11月大幅下滑之後,12月進出口增速進一步下滑至負值,遠不及預期,市場整體較為悲觀。展望2019年,外貿下滑會否延續?出口形勢是否依然悲觀?

  2018年對外貿易前高後低的走勢與中美貿易戰高度相關。前期為避免貿易戰風險而出現的“搶出口”現象一定程度上對進出口貿易形成了支撐。而隨著這一現象的逐步消退,以及美國加征關稅的影響逐步顯現,四季度外貿數據連續下滑;可以觀察到,在重點出口區域中,對美出口下滑最快、當前增速最低,12月回落了13個百分點至-3.5%,中美貿易情況惡化成為貿易下滑的重要原因。

  因此,在筆者看來,短期內決定對外貿易走勢的關鍵仍是當前正在進行的中美貿易談判,出於為穩增長贏得穩定環境和寶貴時間的考慮,短期內中國應力促中美貿易談判達成協定。

  值得欣慰的是,截至目前談判傳遞出的信號總體正面。1月7-9日,中美雙方在北京舉行的副部長級經貿磋商備受市場關注,雖尚未達成具體成果,但市場一改前期悲觀預期,對達成協定有所期待。事實上,中美雙方對短期內達成協定均有強烈訴求:

  中國避免貿易衝突的需求一直迫切。一方面,貿易戰對中國的負面影響仍在持續發酵,而2019年美元可能走弱、人民幣可能升值,出口可能進一步承壓;另一方面,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短期內促成和解對穩增長而言更顯迫切。副總理劉鶴“出人意料”地出現在1月7-9日中美經貿磋商的現場,顯示出中方對於談判的高度重視;前期中方已在知識產權、外資準入等多方面展開積極的努力。

  貿易戰對美國的負面影響已經顯現。政治層面,近期美國國內政策分歧加大,聯儲加息、邊境修牆等問題矛盾重重,後者更引起政府部分停擺,政治矛盾下,貿易戰影響可能被放大,川普面臨較大壓力;經濟方面,美國經濟本就面臨放緩壓力,川普揮舞貿易大棒使得本就疲弱的農業和製造業受到衝擊,還顯著地提升了部分美國企業經營成本,損害了企業與消費者福利;此外,關稅措施並沒有改善美國貿易逆差。從上述角度來看,與中國達成談判協定,避免貿易爭端更新對美國的負面影響,符合川普短期內的真實需求。

  綜上,筆者認為,持續大半年的貿易爭端已經打中中美雙方的痛點,為緩釋國內壓力,雙方均願意坐下來談判,客觀上為90天內協定達成提供了條件,目前來看談判前景相對樂觀,協定有很大概率可以達成。

  在此基礎上,若90天內中美貿易談判能夠達成協定,則將為中國爭取到相對穩定的外部環境,對外貿易很可能在短期下滑後逐步企穩,在2019年呈現出前低後高的走勢。

  (本文作者介紹:經濟學博士,現任京東金融副總裁、首席經濟學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