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阿里“大娛樂”十年之期過半,馬雲還剩多少耐心?

“大娛樂是給大家帶來快樂的,我們給大娛樂的時間是11年,中國有好多人都不開心,目前阿里大娛樂沒有賺錢的目的,我們希望,10年以後,阿里大娛樂會促進中國與他國的文化交流。”

2017年3月,馬雲在第三屆湖畔大學的第一課開講,當被學員問到為什麽要做娛樂時,馬雲表示,阿里要做的是將娛樂消遣轉化為生產力。

從2013年成立阿里大娛樂至今,10年之期過半,不知道阿里大娛樂的表現是否還在他的預期之內?

不到一年,大娛樂虧損超過160億元

根據阿里巴巴2019年Q3財報,阿里大娛樂歸屬的數字媒體及娛樂業務(阿里影業除外)收入為64.9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0%。但是,運營虧損達到70.97億元,調整後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為虧損64.9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近1.85倍。

實際上,2019財年前三季度阿里數字媒體與娛樂板塊營虧損持續擴大,分別達到42.9億元、48.05億元和70.97億元。且已超過2018財年全年141.4億的運營虧損總額。

再看阿里影業,根據2018年11月阿里影業披露的截至9月30日的中期報,期內阿里影業營收為15.32億元人民幣,經營淨虧損為1.54億元人民幣。而在截止2018年3月31日前的十五個月內,阿里影業營收為33億元,虧損超16億元。根據相關報告指出,目前阿里影業從上市至今已經虧損了將近30億元人民幣。

巨額虧損之外,阿里大娛樂頻繁的換帥也飽受外界詬病。

在過去的5年時間裡,阿里大娛樂輪換了三任總裁、十位核心高管。

此外,2015年7月前阿里影業副總裁劉春寧就因涉嫌商業賄賂,被深圳警方帶走;2016年優土副總裁盧梵溪經警察機關認定為涉及貪腐被刑拘;2016年阿里影業副總裁淘票票總經理孔奇涉嫌貪汙受賄;2018年12月,阿里大娛樂最高層輪值總裁楊偉東也因涉嫌貪腐,被警方調查。

四年間四位高管淪陷貪腐,創下了阿里集團內部腐敗的新紀錄。

外界普遍認為,阿里大娛樂近年來發展的不盡人意與頻繁的高管更迭脫不開乾系。“大娛樂走到今天,大方向並沒有出錯,但很大程度上是需要有一個有決斷力和影響力的人。” 在接受《財經》記者採訪時,一位阿里巴巴大娛樂中層人士曾如是表示。

然而,將頹勢歸罪於管理層,並不能解決阿里大娛樂的根本問題。除了頻繁的組織架構調整與核心高管更迭,商業模式和發展戰略的不清晰才是關鍵。

服務阿里主業,大娛樂“大而不強”

“用‘一盤散沙、大而不強’來形容阿里大娛樂恐怕是再恰當不過了。”某互聯網評論員評價到。

阿里大娛樂的確撐得起一個“大”字。自2013年起,阿里巴巴通過一系列的資本運作,已經基本完成了“阿里大娛樂帝國”的布局。截至目前,阿里娛樂板塊已經形成了從內容生產(阿里文學、UC頭條)到投資發行(阿里影業)、票務流通(淘票票、大麥)、內容輸出(優酷、華數)的業務組合,加之阿里音樂(蝦米、阿里星球)、阿里遊戲、阿里體育等,一同組成了如今龐大的業務體系。

然而,就目前來看,阿里大娛樂無論從整體,還是各個細分板塊來講,都仍處於一個“追趕者”的身份。

極光大數據發布的《2018移動互聯網行業數據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底,騰訊視頻、愛奇藝及優酷以47.6%、43.6%和29.7%的滲透率位列在線視頻領域前三,日活方面,2018年12月三家公司的日活分別為1.207億、0.82億和0.32億,雖然同為第一梯隊,但優酷與其他兩家的差距已經拉開。

在線音樂領域,根據比達數據中心報告顯示,騰訊系的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分列2018年主要在線音樂APP月均活躍用戶數排行的一、二、四名,網易雲音樂位列第三,而阿里的蝦米音樂僅居第五,且與上述應用存在斷層式差距。

在眾多板塊中,阿里影業的表現頗為亮眼。近兩年,阿里影業的市場判斷能力不斷增強,押中了《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2》、《我不是藥神》、《西虹市首富》等在內多部爆款影片。今年春節檔的8部影片中,阿里影業投了5部,其中包括春節檔票房冠軍《流浪地球》和季軍《飛馳人生》。此外,阿里影業參與出品和協助推廣的《綠皮書》票房達到4.7億,成為近幾年票房最高的奧斯卡獲獎影片。但如上文所述,阿里影業還一直飽受虧損困擾。此外,阿里影業最看重的淘票票雖然成績不俗,卻一直以43.6%的市場份額落後騰訊系的貓眼。

至於阿里文學、阿里遊戲,在相關領域與頭部企業相比更是相去甚遠。

這背後,與阿里大娛樂的“根基”有關。

未來5年,大娛樂還有機會嗎?

2013年收購蝦米音樂,同年9月成立數字娛樂事業部,統籌音樂、視頻、讀書、家庭娛樂等業務;2014年完成對文化中國的收購,成立阿里影業;2015年合並旗下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組建阿里音樂,並成立阿里文學、阿里體育,全資收購優酷土豆更名合一集團;2017年收購大麥網、成立阿里遊戲......

阿里大娛樂的誕生,可以說是資本運作的結果。資本可以解決規模問題,但卻無法幫助企業運營。由於大多數業務來自外部,如何“整合”成為阿里大娛樂一直以來避不開的問題。

“阿里大娛樂板塊在業務上以並購為主,自建為輔。把影視公司、在線視頻、在線音樂、在線遊戲、在線體育與在線文學等業務拚湊起來,形成了一個松散的阿里文化娛樂集團,每一個子業務都沒有清晰的商業模式與發展戰略思考,但又過於強調整個文化娛樂集團的一體化協同。”某自媒體作者如是評論道。

從娛樂產業整體來講,整個產業基本包括源頭IP、影視製作、影視衍生(音樂、動漫、遊戲)、影視分發等幾個大的模塊。但從阿里大娛樂的架構來看,各個板塊之間的業務有所重合,例如阿里影業、優酷土豆和阿里數娛。

此處不得不提到騰訊,“騰訊新文創”的商業模式與發展戰略則清晰很多。截至目前,騰訊已形成了以騰訊遊戲、騰訊文學、騰訊影業、騰訊動漫、騰訊電競、企鵝影視、騰訊視頻和騰訊音樂為核心,投資的包括鬥魚、虎牙、快手等在內的一系列娛樂獨角獸為輔的完整新文創矩陣。騰訊並沒有刻意強調各業務之間的融合,而是強調在適度協同的前提下,各自獨立發展。

此外,阿里大娛樂在不同板塊業務之間的相互配合也存在問題。受阿里企業文化及基因影響,集團講究的是一體化協同,而阿里大娛樂的大方向也是要服務於阿里的商業帝國。

以優酷為例,作為阿里大娛樂的一員,或多或少擔負著為淘寶、天貓、支付寶等阿里主業務電商引流的任務。因此,集團曾在優酷身上嘗試過新的變現方式,即“邊看邊賣”。就是通過優酷和螞蟻金服的聯動,進一步打通視頻平台與電商平台,讓用戶可以在觀看視頻時快捷地購買相關產品。然而,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效果並不理想。首先在轉化率上只有千分之幾;其次這種行銷方式進一步降低了用戶體驗,傷害了內容。

一位優酷離職員工曾對媒體表示:當這裡成為人家的導流渠道,做內容的人也就沒有了念想。

最後,核心IP的缺失。在娛樂業高速蓬勃發展的今天,比渠道更重要的是內容,好的內容才是娛樂行業的核心競爭力。阿里的戰略則是以泛娛樂為主,通過擴大疆土的形式將大娛樂打造成一個全方位的娛樂平台。但在這過程中,卻沒有打造出屬於自己的核心業務。

從收購粵科、淘票票到參股博納、光線再到收購廣州大地、杭州星際影院等一系列動作不難看出,阿里均是在渠道上發力。毋庸置疑,渠道相比內容更容易通過資本的方式撬動,也更容易掌控。但另一方面,這種考慮也弱化了內容創作的重要性,與如今泛娛樂產業內容為王的邏輯相悖。

不過好在,繼任者樊路遠已經意識到了內容的重要性,並提出“內容投入,不設上限”的戰略。至於成效如何,還有待時間的考驗。

阿里大娛樂行走了五年,試錯了五年,雖然這段時間對於一個放長線釣大魚的企業來說,並不算長,但眼看其他競爭對手已經跑到了前頭,不知阿里還有沒有足夠的耐心再等五年。(文/王滿華 來源/投中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