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以茶為道:修心養壺,享受精緻慢生活

養一把壺,修一份平常心,日日泡養把玩,日日修心。

也許初見紫砂壺,礙於泥料的粗糙手感,你不以為意。且待月余,壺養有包漿,璞玉般的光澤,細如凝脂的觸感,會讓你愛不釋手。隨著時間推移,眼見壺身愈發古樸豐潤起來,心也悄然沉靜下去。於是乎,在萬變之中,尋得了恆常的心境——不急、不吝、不躁,悉心養壺,耐心生活。

不急

新壺到手,不要急於使用,花點時間開壺,看似繁瑣無礙,其實至關重要。壺開得好,後期使用時茶汁才能充分滋潤壺身。首先用水煮洗,不為消毒,因為紫砂壺燒成的溫度在1000℃以上。有害物質本就難以存活。煮壺是為了適水和清潔,洗掉燒製殘留的石英砂。而後,再將開水注入壺中,少頃倒掉,反覆幾次,無土腥味即可沏茶。

養壺要徐、要緩,操之過急的人養不出好壺。在品茶中養壺,順時而為,待壺沒了火氣,色澤光度都養滋潤了更美。

不吝

茶乃器之魂,越是精品壺越要用上等茶葉,最好再配上山泉水,次之,礦泉水也是好的。因為,茶葉中含有的茶鹼、茶多酚和其它物質,在水中顯現為鹼性。一般的自來水呈弱酸性,用自來水泡茶,酸性和茶葉鹼性會發生酸鹼中和反應,使得茶湯色澤味道變質。而天然礦泉水呈鹼性,泡茶不會發生這種化學反應,茶湯即能保持本真滋味,口感就會更好。

壺型和茶講究「門當戶對」,紫砂壺分高壺和矮壺,不同壺型都有其「忠貞」的伴侶,高壺宜泡發酵茶,如紅茶、岩茶,因其不避深悶;矮壺宜泡不發酵茶,綠茶、白茶皆可,深悶會破壞茶味。若既想泡岩茶,又想泡白茶,不要吝惜,多備一把壺吧!

不躁

紫砂壺泡茶要遵循章法,井然有序。

「潤壺」——用沸水澆壺身外壁。當壺體受熱時,持軟刷蘸取茶汁輕刷壺面,若用茶汁直接淋壺,茶汁中的脂體會順勢進入壺體,凝留在表面會阻塞氣孔,損壞通透,應立即沖凈。

「煲壺」——飲茶完畢,用濕毛巾檫拭壺身。紫砂壺的吸附性高,所以用手直接接觸壺體,手上的汗汁、油脂會滲入壺體。清潔劑也不可用,以免破壞包漿。

「祀【sì】壺」——一壺不事二茶。舌尖上的微末變化謂之「品」,紫砂泡茶,就講究這個「品」字。一壺泡飲群茶,會導致茶湯串味,香氣混雜,影響品飲的感受。一茶一壺,感受到的是純粹潔凈的境界,領悟到的是純真天然的樂趣。

尾聲

養一把紫砂壺,品一茗好茶,踏上一場修心的旅程。壺與人相互關照,壺身日趨樸厚,內心日益恬靜,漸漸修得東坡先生「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博大胸懷,坦然包容地面對生活。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分享到這裡,如果您覺得不錯的話,那就趕快分享給你的家人和朋友吧,記得關注我並在下方點贊留言。

本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創作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