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到A股撿錢?300萬新人入場,1000萬個老账戶甦醒

今年的清明節小長假,股市應該是親朋好友們聚會時候要討論的話題。從下面幾個數據就能夠看出最近A股行情的火爆:

節前最後一個交易日(4月4日),上證綜指高位整理,收盤漲0.94%報3246.57點,連升5日並創一年新高。

近4個交易日有3次成交額突破兆元大關。

本周,A股三大股指均漲5%左右,而深證成指已經連漲13周,追平最長連漲紀錄。

將時間拉長了看,今年A股的表現也是“牛冠全球”。

這樣的行情也吸引著投資者不斷跑步入場。近日,深交所發布的一組重磅數據又引發了驚呼:

第一,3月份深市新增開戶數299萬,環比暴增109.1%!

第二,3月份深市月交易戶數到達2632萬戶,而1月交易戶數才1486萬戶,短短兩個月時間內,交易戶數增加了1146萬戶,剔除部分新開戶數(新増開戶數據並不等於交易戶數),大約有1000萬戶休眠账戶“甦醒”!

第三,3月份深市成交額突破了10兆,創下自2016年以來新高,意味著市場人氣徹底回歸!

哪些人在入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多方採訪發現,其中剛踏入職場的實習生,有房產中介,還有回歸股市的“老股民”。他們入市的原因無一例外:覺得股市能賺錢,所以內心躁動。但他們對參與股市的期望又各有不同。

300萬新股民跑步殺入

據中證登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12月,已開立A股账戶自然人投資者數量為14549.66萬戶。截至2月22日,該數據已達14706.63萬戶。兩個月不到,散戶開戶數量增加了156.97萬戶。

到3月份,開戶數更是出現了一個小高峰。深交所4月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深市3月新增開戶數為299萬戶,遠高於2月的143萬戶,也高於1年內的最高峰值(2018年3月開戶數為214萬戶)。

有券商櫃台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近來新開戶的人的確不少,以往開戶資料前後端審核最多等幾分鐘,現在要等半個小時,“還有一些激活休眠账戶的人也不少。”

新增開戶數的大漲無疑與A股行情的火熱直接相關。今年以來,上證指數累計上漲752.67點,區間漲幅超過30%。

同時,股市活躍度也同步大幅提升。以深圳市場為例,深市股票1~3月成交量為2.14兆股,成交額為19.1兆元。3月份,深市股票總市值為22.57兆元(2月為20.47兆元);流通市值為16.82兆元(2月為15.21兆元);平均股價為11.17元(2月為10.18元);股票月成交額為10.31兆元(2月為5.04兆元)。3月,深市交易戶數為2632萬戶,而2月只有1954萬戶。

一位券商營業部的運營人士告訴記者,3月份開戶增多很大程度上的確受益股市的大幅回暖。另一方面,券商在開戶行銷上也做了很多工作。在渠道上,傳統的銀行駐點開戶模式已經逐漸被淘汰,目前主要通過提供更具有吸引力的理財產品等其它附加值的東西來吸引客戶。

90後為開戶主力軍

騰訊證券近日發布的報告稱,90後已經成了2019年的開戶主力軍。90後“炒股”有以下特點:

90後投資者活躍時間在交易時間達到高峰時段。10點到11點及14點到15點是每天中的峰值。而收盤以後直至24點,90後投資者依舊持續活躍,可謂是"閱讀黃金時間段"。

在APP內容的推送方面,90後對內容的精準、個性化及推送速度有較高的需求,對於市場的重要消息,近40%的90後投資者不怕被打擾,對於推送次數不設置上限。

多數投資者對科創板都持關注態度,選擇購買科創板概念股的投資者不足兩成。其中,90後投資者對科創板關注度最高,但購買意願最低。

90後投資者偏向於進行短中線交易,其中有近四成人喜歡短線操作、快進快出,而僅有近25%的人選擇長線交易。通過頻繁交易實現快速獲利是90後投資者的重要特點。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在近期採訪了一些參與炒股的人士。

剛踏入職場的“90後”實習生小杜在10多天前剛開了股票账戶。談及入市的念頭,她表示:

“自己每天接觸很多財經信息,發現還欠缺很多,我希望通過炒股快速積累金融知識;股市環境好,我也想通過股市進行理財。”

身處房產中介行業的小唐告訴記者,其身邊有3個“90後”同事新開了股票账戶。但這些人投入股市的錢不多,多的投了2萬,少的隻投了幾百塊,“就是耍一下”。

對於股市,小唐坦言,自己和同事們都不懂,操作以追漲為主。但目前來看,這種操作方式還是讓自己賺了一些錢。

對於如何應對虧損的問題,接受記者採訪的幾個“90後”投資者均稱,投錢不多,萬一虧了就當長期股東了。像小杜就說,“先學會基本的知識,比如看K線圖,做T等。”

記者微信群裡幾個從不炒股的朋友也不時在群裡谘詢“哪個券商傭金劃算”。

“我之前沒有接觸過股市,這次就是純粹好奇,沒想那麽多”一位新進入市的朋友表示,“主要你們在群裡都在討論,說行情很好,所以我也有點心動。”

“回頭客”也有,記者有一個曾在股市遭受重創的同學,近年來一直閉口不提股票,但最近又活躍起來。他表示:“有牛市的感覺了,刺激了我的賺錢欲望。”

房產中介小唐也對記者表示,自己的一位阿姨2014年入市,一度天天看股市,後來被套了就大半年沒看了,但“上個月開始解套了,又開始操作了。”

A股投資者結構已發生較大變化

股市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叫“一賺二平七虧”。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在股市中的人少數能賺錢。特別是新入市的投資者,其對虧損風險的警惕性還是十分欠缺的。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身邊一位炒股多年小有成就的老股民表示:“作為投資者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華”,行情好了,新人入市能夠很輕鬆的“賺錢”,以為自己看懂了股市,很多時候,悲劇從這裡開始。

“在股市裡面,賺錢與大環境相關,與能力沒有太大關係。”其表示,作為新人,要想在股市中存活下來,要避免短線交易,做好長期持股、購買行業龍頭的準備,“要不就購買基金。”

目前,A股投資者結構較過往已經有一定的變化,不再是以“散戶”為主。川財證券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A股投資者結構呈現四大變化趨勢:

一是個人投資者持股市值佔比持續下降,自2015年的25.18%下降至2017年的21.17%;

二是境內專業機構投資者持股市值佔比緩慢下降,其中公募基金的偏股型基金佔比有所下滑,私募基金佔比有所萎縮,保險資金和社保資金佔比不斷提升;

三是產業資本持股市值佔比有所回升,此前受減持新規影響產業資本規模下降;

四是外資持股市值佔比快速提升,尤其是2018年以來,監管層發布多項政策,加快我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步伐。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記者|曾劍 編輯|李淨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