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缺血性貧血的艾灸穴位及方法

【病解】

缺鐵性貧血是指體內用來合成血紅蛋白的貯存鐵缺乏,造成紅細胞生成障礙所致的一種小細胞低血素性貧血。造成缺鐵性貧血的主要病因有潰瘍、消化道出血、婦女月經過多等慢性失血性疾病,以及兒童生長期及婦女妊娠期、哺乳期鐵的攝入量不足,慢性腹瀉、胃切除等。
【診斷】
貧血對健康最根本的危害之一就是攜氧能力低下,影響全身各個系統功能的發揮.導致一系列常見癥狀或體征。
1.身體軟弱無力、疲乏睏倦;
2.皮膚、黏膜、指甲、口唇等顏色蒼白;
3.氣短、心悸;
4.頭暈、頭痛、耳鳴、眼花、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等;
5.食慾減退、腹部脹氣、噁心、便秘等。
【對症施灸】


1.取穴:膈俞、脾俞穴。
灸法:溫和灸,每次每穴15~20分鐘,應長期堅持。
刺激這兩個穴位可以促進骨骼的造血功能。背部的穴位不宜艾灸.可以使用艾灸盒。
2.取穴:足三裡、合谷、膏肓、氣海、大椎穴。


灸法:採用艾條溫和灸法,每次選2~3個穴位,每穴灸5~10分鐘.以局部溫熱、潮紅為度。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健康貼土

缺鐵性貧血可多吃動物的內臟,如心、肝、腎及牛肉、雞蛋黃、大豆、菠菜、紅棗、黑木耳等。多補充富於營養和高熱量、高蛋白質、多維生素、含豐富無機鹽的飲食,以助於恢復造血功能。避免過度勞累,應保證睡眠時間。

大醫堂古法專業艾灸培訓,從艾灸小白變專業灸師。每月準時開課

艾灸百科網:www.aijiubaike.com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