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眼中無塵方可讀書 胸無渣滓才能處世

文/清江

“眼裡無點灰塵,方可讀書千卷。胸中沒些渣滓,才能處世一番。”眼中盡是功名利祿、權勢富貴,如何能尋孔顏樂處,光明境界。當讀書只是作為謀取利益的敲門磚時,早已失去了讀書之樂趣,忘記了讀書之本質,丟卻了讀書之初心。利益熏心,讀書還有何益?縱使讀來,書還是書,你還是你,二者沒有任何感通相應,並無變化氣質,涵養性情之效。讀的再多,又有何益?胸中不乾淨,不透徹,非為讀書終是讀假書,即使處世又何嘗能卓然自立,無愧於人呢?

程子曰:“凡看《語》、《孟》,且須熟讀玩味。須將聖人言語切己,不可隻作一場話說。人只看得此二書切己,終身盡多也。”讀《論語》、《孟子》而不知體道,不知將聖人言語對照自身,切實去做,終究是不得其門而入,死在句下。所以,讀書貴在切己體察,虛心涵泳,務期於變化氣質,如此方為有得,方才受益。

知道的再多,不能言行一致,胸中盡是功名富貴,不免徒留笑柄,為後世所譏。看看歷史上有名的美男子潘嶽,即遭此下場。元代詩人元好問在其《論詩絕句》中說到:“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複見為人!高情千古《閑居賦》,爭信安仁拜路塵。”

說起倒也可笑,在《閑居賦》中,潘嶽說自己“於是覽止足之分,庶浮雲之志,築室種樹,逍遙自得。池沼足以漁釣,舂稅足以代耕。灌園鬻蔬,供朝夕之膳;牧羊酤酪,俟伏臘之費。”純是富貴於我如浮雲之態,過起了逍遙自得的田園生活,完全是高人逸致。

現實生活中卻完全是另一副嘴臉。《晉書·潘嶽傳》中記載“嶽性輕躁,趨世利,與石崇等諂事賈謐,每候其出,與崇輒望塵而拜。”本性輕浮躁進,其諂媚之態,令人側目。如今說什麽“顏值即正義”,長得好看,做啥都對。

如若按此標準看來,潘嶽顏值絕無可議之處,其作為可就不是什麽正義之事了,非但其顏值無法彌補這份缺失的正義,就是其滿身的才華也無濟於事。故而元好問才會發出“文章寧複見為人”的感慨了。如此看來,顏值不是正義,才華也不是正義。否則如阮大铖之流,豈不早就“叫屈喊冤”了。

就潘嶽而言,皆因眼中不明,胸中不淨,讀書沒有變化其氣質,涵養其性情,輕浮躁進,希圖利祿,顏值再高,何濟於事?故而“高情千古《閑居賦》”也掩蓋不了“拜路塵”之醜態。由此觀之,此心光明是何等的重要!此心不明,不僅讀書不成,處世亦不圓滿。

版權聲明:本文為騰訊儒學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敬請關注騰訊儒學微信公眾號“ruxue_qq”,收看更多精彩文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