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通知書是展現大學精神氣質的開始?

時光荏苒,當你人生的列車接近“大學”這一站時,緊張忐忑之後,你會看到,各種方式熱切的歡迎,僅拚顏值、拚創意、拚情懷的錄取通知書,就足以在驚呆你的同時,讓你領略大學文化。

正如文章標題所言,大學價值和精神追求,錄取通知書只能初步展示。第一印象固然重要,正如人,“顏值”不能靠化妝,靠P圖,過度炫技可能會喧賓奪主,內心的豐盈,才能煥發獨特的精神氣質。堅持本色,守得住孤獨和沉靜,才是正道。

讀文章,學習以小見大的寫法,體會作者的深意。再次啟程時,有歡欣,有思索,告別時,願你的人生列車滿載著知識、智慧和更多的憧憬、期許,向著遠方,風雨兼程。

展現大學精神氣質,通知書只是個開始

(標題主謂倒置,強調提前的部分。)

①眼下,各高校2018級錄取通知書已經陸續發出,很多經歷完高考的學子紛紛開啟了“秀”通知書模式。(“開啟……模式”,用語活潑。)

②比如,有的大學通知書,是一座手工拚插的微型3D版校門,經過雷射雕刻、裁剪、拚插組裝等多個步驟純手工製作而成;有的大學通知書啟用了活版印刷這門古老工藝;有的大學通知書更像是一個大禮包,套裝包括了錄取通知書、入學指南、種子袋(信封)、種子本(便箋)等四個部分;還有的大學在每一份錄取通知書中嵌入了基於AR技術的虛擬校園平台。收到通知書的新生,只需下載特定App,掃描通知書正反面,就能暢快查看校情校史介紹、學科特色展示等主題內容……(列舉幾種有創意的錄取通知書,異彩紛呈,個性十足。)

③這些通知書,從設計到工藝製作,從外形到內在意蘊,可謂用心十足,拚顏值、拚創意、拚情懷,各有各的亮點。這也使得每年此時,各家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比拚,成了一個關注度頗高的熱點話題。(概括新型大學錄取通知書的共同特點:拚顏值、拚創意、拚情懷,引出下文議論。)

④無論是之於大學還是新生,錄取通知書都是一個具有儀式感的東西。大學在這方面傾注心力,或借此展現大學文化、辦學理念,或凸顯大學價值與精神追求,抑或傳遞對新生的希冀,都是在儀式感上做加法。既能夠體現對新生的歡迎和期許,也是大學形象的一種自我行銷和構建。(解讀錄取通知書體現儀式感的目的,給予肯定。)

⑤當人們在感歎如今大學的“千篇一律”時,林林總總、風格各異的大學錄取通知書,也成為大學個性展示的一道縮影。比如,工科類大學,往往主打技術、創意牌,而文科類大學則意在凸顯文化積澱與情懷。作為給新生準備的第一份見面禮,它最能反映出一所大學的自我定位與認同,亦為外界窺視大學精神提供了一個不錯的視窗。更為重要的是,在講究創新和個性的時代,大學能夠突破成規,在細節上下功夫,本身也是一種開放文化的表達與實踐。(透視錄取通知書個性化的內蘊,不無褒揚。)

⑥當然,大學精神和氣質的展示,也不能全依賴於一份錄取通知書。當人們為精美的錄取通知書獻上掌聲的同時,也未嘗不是在希望,由錄取通知書設計這個細節上所表達的大學文化底蘊、創新活力、自由風格等,也能夠在日常性的大學管理、文化氛圍層面有更多的體現。換言之,大學錄取通知書所營造出的“好感”應該只是一種開始,或者說它應是大學內部人文生態的真實反映。(段首句,話鋒一轉,使論述更深入。)

⑦比如,較之於大學錄取通知書所傳遞的視覺衝擊,人們評價一所大學的人文精神和價值追求,或更看重一些更具體而務實的東西。就最近的熱點問題來看,大學的學生會是否能夠擺脫行政化的窠臼,不是高校行政框架的延伸,而是真正的學生組織?大學如何保護學生免受性騷擾,又如何對待已經發生的性騷擾事件?大學鼓勵創新和個性,能否對多元文化有更多的包容?解決好這些問題,大學錄取通知書才能在“好看”的基礎上增添更多的厚重感。(列舉具體問題,將讀者的思考引向深層——更具體而務實的東西。)

⑧除此之外,大學錄取通知書設計追求個性化無可厚非,但也得警惕過度和不必要的“創新”。(補充論述,適度創新。)

一方面,不管如何創新、如何注重設計,錄取通知書的原始功能依然沒有改變。而縱觀一些錄取通知書,過多的“炫技”,過度的展示,往往有過猶不及和喧賓奪主之嫌。另一方面,越是在看“顏值”、注重“秀”的時代,肩負社會精神高地擔當的大學,越能夠堅持本色、守得住孤獨和沉靜,也未嘗不是一種更顯稀缺和珍貴的個性。(告誡,倡導,可謂語重心長。)

【時代警語】

越是在看“顏值”、注重“秀”的時代,肩負社會精神高地擔當的大學,越能夠堅持本色、守得住孤獨和沉靜,也未嘗不是一種更顯稀缺和珍貴的個性。

【思維串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