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光大證券:風雲再起!美國取消伊朗原油出口豁免有何影響?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作者為光大石化化工裘孝鋒團隊。

美國正式取消了伊朗原油出口豁免的政策,我們將看到二季度原油價格出現明顯的抬升,甚至如果疊加委內瑞拉或利比亞出現供應中斷的時候,我們將會看到比較高的油價。但是下半年隨著二疊紀盆地管輸瓶頸的消除,油價又會回落。全年均價甚至會比去年更高。當然我們也注意到了最新的聲明:美國、沙特和阿聯酋將確保原油市場供應穩定。

我們認為受益於原油價格的主要是四類公司:一是上遊企業,如國有的中國石油(00857)、中國石化和民營的新潮能源、新奧股份;二是輕烴裂解,如衛星石化、東華能源和天津磁卡(渤化注入)等;三是優秀的煤化工企業,如華魯恆升和魯西化工;四是油服企業,重點推薦中海油旗下的海油工程和中海油服(02883),同時建議關注中油工程、石化油服(01033)等相關標的。

原油市場風雲再起,美國白宮宣布不再對當前任何國家實施伊朗原油進口禁令的豁免,5月2日起生效。

自從2018年5月美國宣布退出伊朗核協議之後,又在11月恢復了對伊朗原油出口的製裁,同時給予8個伊朗原油進口方暫時性製裁豁免,為期6個月。這8個伊朗原油進口方為中國、印度、希臘、意大利、日本、土耳其、韓國和中國台灣地區。到今年5月份豁免期到期。原先市場的預期是美國大概率將延長部分國家豁免。

但現在美國政府宣布終止對伊朗石油進口的製裁豁免,所有伊朗石油的進口國都必須在短期內停止進口,否則將受到美國的製裁。那這樣的話意味著全球原油供應量未來將很快減少120萬桶/天。

圖1:伊朗原油出口量變化

資料來源:IEA

在當前的原油市場供應格局當中,利比亞和委內瑞拉都存在著重大的不確定性。委內瑞拉19年3月份以後產量又開始快速下滑,從1月初的115萬桶每天下降到了3月份的73萬桶每天,從目前局勢的發展來看,不排除進一步惡化。利比亞原油產量恢復到了100萬桶每天,但是近期國內局勢迅速惡化。控制利比亞東部的“國民軍”4月4日起對首都的黎波裡發起軍事行動,與控制該城市的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軍隊發生交戰,截至15日,武裝衝突仍在加劇,但已造成至少147人喪生、614人受傷,1.35萬人被迫從交戰區域撤離,局勢有升級為全面內戰的風險。

圖2:委內瑞拉原油產量

資料來源:IEA

圖3:OPEC原油產量變化

資料來源:OPEC

目前OPEC國家還有280萬桶/天的剩餘生產能力,同時參與減產的非OPEC還具備20萬桶/天的剩餘生產能力。合計300萬桶/天。應該說具備應付伊朗原油出口全部停止的能力。但是如果這個過程當中委內瑞拉和利比亞兩個國家當中的任何一個出現原油供應中斷的問題,全球原油供應將會出現明顯的不足。

此外根據最新的IEA月報,國際能源署對於2019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長的預期還在140萬桶/天。非OPEC國家主要是美國的產量增長在170萬桶/天。也就是說在不出現地緣政治波動的情況下,頁岩油的增長是能夠滿足全球供應的。但是頁岩油有個問題,二季度會受到二疊紀盆地管輸瓶頸的影響,這個瓶頸會在三季度得到消除,從而頁岩油能夠響應全球油價的上升,增加產量。

美國取消伊朗原油出口豁免的政策,我們將看到二季度原油價格將出現明顯的抬升,甚至如果疊加委內瑞拉或利比亞出現供應中斷的時候,我們將會看到比較高的油價。但是下半年隨著二疊紀盆地管輸瓶頸的消除,油價又會回落。全年均價甚至會比去年更高。當然我們也注意到了最新的聲明:美國、沙特和阿聯酋將確保原油市場供應穩定。

圖4:煉油毛利出現明顯的回升

資料來源:IEA

我們認為受益於原油價格的主要是四類公司:一是上遊企業,如國有的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和民營的新潮能源、新奧股份;二是輕烴裂解,如衛星石化、東華能源和天津磁卡(渤化注入)等;三是優秀的煤化工企業,如華魯恆升和魯西化工;四是油服企業,重點推薦中海油旗下的海油工程和中海油服,同時建議關注中油工程等相關標的。

一、民營油氣:油價上行的直接受益者

從14年以來,民營油氣公司的發展道路比較坎坷,每家公司都碰到了油價巨幅波動和資金上的壓力。現在油價到了70美元/桶以上,幾乎所有油田都可以盈利了。我們在這裡重點提幾家企業:1)新潮能源,油田所在區域是北美二疊紀盆地最好的區塊之一,成本優勢十分顯著,現在產量約4.5萬桶/天,單季度利潤有望超過6個億,10美元的油價彈性超過8個億,而且美國頁頁岩油產區管道建設完善和B-W價差收窄對他都是有利的。2)新奧股份,公司在澳洲的天然氣上遊公司Santos,其油氣產品大部分跟油價正相關;另外甲醇的價格跟油價和烯烴價格也是正相關的,公司110多萬噸的甲醇權益產能也有望從中受益。3)洲際油氣目前產量近2萬桶/天,其10美元的油價彈性也超過3.5億。

二、輕烴裂解:油價上漲提振烯烴價格,輕烴裂解盈利中樞有望上移

油價上漲能提振烯烴價格;烯烴、聚烯烴等化工品價格是輕烴裂解行業的產成品;油價和丙烷、乙烷之間的價差構成了輕烴裂解行業的套利空間。市場對烯烴行業的一大擔憂就是,這幾年會處於下行周期,以2019Q1為例,在油價上行的情況下,聚丙烯和聚乙烯價格還跌了幾百。但即使行業處於下行,油價的上漲對烯烴還是會構成重要利好,油價會抬高烯烴最大的來源油製烯烴的成本,拉開輕烴裂解的盈利空間。相關受益標的包括輕烴裂解龍頭衛星石化(現有90萬噸PDH,250萬噸乙烷裂解在建),東華能源(現有126萬噸PDH,66萬噸PDH在建),萬華化學(現有75萬噸PDH,100萬噸丙烷裂解在建);還有金發科技、天津磁卡和齊翔騰達都有PDH的產能。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氫能源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如果考慮副產氫氣的利用,輕烴裂解的長期盈利能力還有向上重估的空間。特別是在沿海氫走廊的企業,因為氫氣的物流成本很高,地理位置很重要,我們看到衛星石化在嘉興和連雲港、東華能源在寧波和張家港、金發科技在寧波、天津磁卡在天津,地理位置都非常優越。

三、油服板塊:上遊資本開支提高預期明確,行業景氣度有望復甦

鑒於三大石油公司上遊資本支出計劃增加,國家管道公司的積極推進,且油價近期逐步回暖,我們認為油服行業景氣度有望復甦,重點推薦中海油旗下的海油工程和中海油服,同時建議關注中油工程、石化油服、石化機械、通源石油、中曼石油、惠博普、博邁科等相關標的。

第一、國家推進能源安全戰略,三大石油公司明確提高資本支出預算

當前我國原油和天然氣自給率逐年下降, 2018年原油自給率僅為29.17%;2018年天然氣進口依賴度達44.36%,已首次超過日本成為世界最大的天然氣進口國。國家政策明確要加大上遊勘探開發力度。2018年8月,受國內外油氣形勢影響,為保證國家能源安全,中央批示要加大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從歷史經驗來看,國家政策導向會顯著影響油氣公司的資本支出水準。2013年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要控制石油對外依存度後,三大石油公司當年勘探開發支出水準顯著提升。2017年國家鼓勵增大資本支出、加大生產後,三大公司當年勘探開發支出也止跌回升。受國家能源安全政策指引,三大石油公司均明確表示要提高上遊資本支出,據各公司年報披露,中石油2019年資本支出預算為2282億元,同比增加16.4%;中石化計劃勘探開發資本支出596億元,同比增加20.8%;中海油公布公司的資本支出預算總額為人民幣700-800億元,較上年增長13%至29%。總的來看,此次在國家批示的大方向指引下,三大石油公司資本支出預算明確提升,2019年是勘探開發支出真正兌現之年,有利於帶動國內油服行業公司營收增長。

第二、我國陸上油氣產量下降,海洋油氣開發是大勢所趨

國內各大陸上油田常規原油產量下滑。從國內原油產量來看,近年來各大陸上油田產量均保持下滑趨勢,大慶油田、勝利油田、長慶油田等七大常規原油生產基地的總產量從2014年的1.34億噸下降至2018年的1.17億噸,常規原油產量年均下降3.2%。隨著國內陸地原油資源的開採到達瓶頸,海洋油氣資源逐漸成為我國資源增量的主要來源。中海油已在2018年6月宣布南海的陵水17-2大型氣田正式進入開發建設階段,其2019年資本支出預算也有所上升,主要用於各油氣田增儲上產。我們預期此次上遊資本支出增加,針對海洋油氣資源開發的油服公司將有較大的受益空間。

第三、我國頁岩氣資源豐富,後續勘探開發潛力大

天然氣上產需求迫切,為保證國內能源安全,發改委提出加大國內氣田勘探開發力度。由於我國常規天然氣資源相對匱乏,國內幾大油氣公司均表示將加大頁岩氣等非常規天然氣的勘探開發力度。國家層面也頒布了較多政策推動國內頁岩氣開發,包括對頁岩氣減征資源稅、延續對非常規天然氣的補貼政策等。根據中國石化2017年年報披露,涪陵頁岩氣田建成產能100億立方米/年,累計完成投資331.52億元。按此估算,若2020年頁岩氣產量實際達到目標要求的300億立方米,則需新增投資金額約為630億元。我們預期國內頁岩氣後續投資空間大,在未來將維持較高景氣度,利好國內相關油服公司。

第四、國家管道公司積極推進,相關工程設備公司有望充分受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