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三桶油”哪家強,中石化連續三年領跑

3月24日,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600028.SH,下稱中國石化)發布2018年年度報告,至此“三桶油”年報均已披露。

去年,中石化實現營收2.89兆元,同比增長22.5%;淨利潤630.89億元,同比增長23.4%;基本每股收益0.521元。擬派發末期股利每股0.26元(含稅)。

另據中石油3月21日發布的年報,其去年淨利潤為525.91億元,同比增長130.7%;同日發布年報的中海油全年淨利潤增加至人民幣527億元,同比上升113.5%。

三年領跑“三桶油”

“2018年,國際油價大幅震蕩,境內天然氣需求快速增長,境內成品油市場資源供應充裕、競爭異常激烈,化工品需求增長穩定,境內環保要求日趨嚴格。”中石化在年報中如此描述2018年的市場情況。

作為中國最大的一體化能源化工公司之一的中石化,已經連續三年成為“三桶油”中最賺錢的公司。

記者梳理近三年的利潤表,2016~2018年間,中石化的淨利潤分別為464.16億元、511.19億元和630.89億元;同期中石油的淨利潤則分別為79億元、227.93億元和525.85億元;中海油方面分別為6.37億元、246.77億元和526.88億元。

2016年是三家公司業績分化最為嚴重的一年。中海油2016年淨利潤從前一年的202.46億驟降至6.37億元,跌幅達96.85%;中石油當年的淨利潤則由2015年的356.53億元降至79億元,縮水近8成。

而在2014年,中石油曾以淨利潤1071.73億元穩坐“三桶油”之首,彼時的中石化淨利潤為474.30億元,以超過100億元的差距,排在中海油之後。

通過比較可以發現,中石化業績變動相較於其他兩家石油公司較為平穩,屬高位窄幅波動的範疇。

究其原因,中石化是嘗到了一體化的“甜頭”。通過中下遊業務和煉化一體化的優勢,即便在2016年,多數油公司受製於國際油價下跌、業績呈現斷崖式下跌時,中石化也取得了近五成的淨利增長。

中石化在2018年年報中也表示,今年將推進結構調整,增強煉油和銷售業務價值鏈整體競爭力,提升化工業務高端製造和價值創造水準。

據悉,中石化通過推動產銷研用一體化高效運行,提升精細化行銷和精準服務水準,加大市場開拓力度,全年化工產品經營總量為8660 萬噸,同比增長10.3%,為歷史新高。

中石油方面的煉化業務雖然佔據全國煉油能力的25%,僅次於中石化,但存在向高端產能轉型的問題,在這一方面同中石化相比,則明顯不足。

而油氣產業朝上中遊一體化、煉油化工一體化以及產銷一體化的方向發展,以及向具有高附加值的板塊延伸也是業內共識。

由於我國煉油產業結構性過剩問題。有專家直言:“大量進口原油,再大量出口成品油,賺取加工費,這樣並不是長久之計,因此應改變化石能源用途,加強其原料屬性,通過深加工、精細加工,進一步提升附加值。”

加大油氣勘探資本開支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煉化板塊是中石化的強項,但勘探開發部分的盈利能力則有不足。

單就勘探與生產板塊,2018年中石油經營利潤同比增長375.1%至735.19億元,中海油以539.48億元的經營利潤次之,中石化在這一板塊則出現虧損,虧損面同比收窄78%至101.07億元。

不過國際原油市場回暖,走出油價低谷的石油公司,盈利可觀、現金充裕,加大上遊勘探開發資本開支的意願也有所增強。

中石化2018全年資本支出為1180億元,其中勘探及開發板塊資本支出422 億元,佔總體資本支出的36%,主要用於涪陵、威榮頁岩氣產能建設,杭錦旗天然氣產能建設。

根據中石化計劃,2019年資本支出力度還將加大,擬為1363 億元。在勘探開發板塊計劃資本支出的比例提升至44%為596 億元,重點安排勝利原油、西北原油、川西雷口坡、涪陵頁岩氣、威榮頁岩氣等油氣產能建設,推進天然氣管道和儲氣庫以及境外油氣項目建設等。

另據中石油年報,去年勘探與開發板塊的資本性支出為1961.09億元,預計2019年該板塊的支出將增至2282億元。

中海油管理層也在今年年初公布經營策略和發展戰略時表示,為達到增儲上產的目標,中國海域的資本支出將大幅上升,佔整體預算的62%。

據了解,2019年,中海油資本支出預算總額為人民幣700億元-800億元。其中,勘探、開發和生產資本化支出分別佔約20%、59%和19%。為達到增儲上產的目標,中國海域的資本支出將大幅上升,佔整體預算的62%。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