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監管整治高息攬儲 智慧存款遭遇“下架”“調價”

2019-05

28

文 |張歆

在新一輪的監管整治中,“結構性存款不真實,通過設置‘假結構’變相高息攬儲”被銀保監會列入整治重點;同時,利率遠超普通存款的智能存款也被指涉嫌“高息攬儲”,部分銀行不得不主動調低利率甚至是停售。

據媒體報導,監管部門自5月初召開會議,要求清理按日均規模分檔計息的活期存款產品,並清理和停辦利率和存款金額掛鉤的創新存款產品。

“目前對於智能存款的界定有些混亂,其實背後對應的應該是有兩種不同的產品:一種是按日均規模分檔計息,另一種是按照存款期限靠檔計息。前一種產品大多是傳統商業銀行推出的,後一種則以民營銀行推出為主。”有民營銀行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證券日報》記者5月27日電話暗訪某國有大行發現,該行部分按日均規模分檔計息的產品“5月17日起因政策調整被總行叫停”,該類產品的三個月期限利率最高可達活期存款9.8倍。目前在該行作為其替代品推薦的另一款存款產品的利率較“下架款”明顯降低,而最大的不同則在於“下架款”產品流動性更好——在存滿一定期限後可以提前提取,靠檔計息;而替代產品則屬於普通定期存款,如果儲戶提前支取,銀行將按照活期產品利率兌付利息。

記者注意到,事實上,不僅是按日均規模分檔計息的智能存款受到政策影響,部分按照存款期限靠檔計息的創新存款產品也不得不“選擇低調”。

“我們的智慧存款產品原本的利率較高,後來因為被舉報‘高息攬儲’,利率直接降了30個BP左右,最近產品利率還可能會進一步下調。”某銀行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該行的“調價”或許確有必要,之前也曾有民營銀行推出類似產品,但在快速擴張期突然停售,疑似被“窗口指導”。

據《證券日報》記者觀察,目前市場上人氣比較旺的幾款智慧存款的起購門檻為100元,利率目前在4%上下,根據期限不同而有所區別。就期限比較長的一年期產品而言,利率比較高的產品能達到4.5%,甚至更高,比較低的則在4%左右;就競爭最激烈的90天期限產品而言,多家民營銀行存款產品的利率均為4.1%,個別銀行低至3.7%。

不過,上述類型產品中,即便是較低的利率也比較具有競爭力。以某股份製銀行的大額存單利率為例進行對比可以發現,3年期大額存單的利率為4.18%,而且該產品的利率在同類產品中已經頗具競爭力,儲戶也是要“靠搶”才能獲得。

5月24日,在昆明飛往成都的KY8291次班機上有一名打著點滴,插著醫療管子的患者。機長因怕其在高空中有生命危險,而拒絕起飛。據悉,這名患者五十多歲,患慢性壞死性胰腺炎,因在昆明無法醫治,準備前往成都就醫。雙方僵持不下,導致班機晚點近7個小時。經民警協調,患者及家屬才同意下飛機,急救車把患者運送到成都。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