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首個港美兩地雙重上市生科股 百濟神州上市(10要點)

  來源:中國基金報 記者:汪瑩

  今日,又一家創新藥“巨頭”在港股上市。

  手握中國最牛抗癌藥、美國納斯達克上市2年多漲幅近10倍、研發投入佔各期總成本的80%、團隊陣容實力強大……從很多方面來看,百濟神州都是一家“all in”創新藥未來的巨頭。

  同日在港上市的還有另一家巨型公司——中國鐵塔,全球最大通信鐵塔基礎設施服務提供商。中國鐵塔此次IPO發行價1.26港元,計劃淨融資534億港元,超過此前小米的239.75億港元,成今年以來港股募資王。

  市值超1500億港元

  今日港股開盤,百濟神州股價走低,跌破108港元發行價,目前最新價103港元左右,跌幅超4%。目前港股市值約790億港元。

  此前中國金洋投資部總監黃永明便認為,近期人民幣急挫及內地和香港股市現熊蹤。面對股匯雙殺,難料百濟神州能否掛牌日守住上市價。

  百濟神州同時也是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在美上市兩年多時間,股價從發行價24美元漲至最新價179.44美元,漲了6.5倍,目前美股市值96.84億美元(約760億港元)。

  目前,百濟神州美、港兩地市值已超1500億港元。

  首個美、港兩地雙重上市生科股

  今年4月,港交所上市新政允許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繼歌禮生物8月1日掛牌之後,百濟神州成為第二隻未盈利在港上市生科股。

  登陸港股後,百濟神州也成為首個美、港兩地雙重上市的中國生物科技公司。需要強調的是,百濟神州此次在香港為主要上市而非二次上市。這意味著公司需同時遵守兩地市場準則,也意味著其在香港一級上市後應能在滬港通上流通。

  暗盤破發每手虧230港元

  上市前夕,百濟神州昨日暗盤破發。

  據輝立交易平台數據顯示,百濟神州暗盤開市報97港元,較發行價低11港元;最高見107港元,收報105.7港元,較招股價跌2.13%。每手100股不計手續費虧230港元。

  香港公開發售獲1.73倍認購

  百濟神州此次在港發行6560萬股,每股發行價108港元,每手100股,一手中簽率100%。

  上周截止招股,百濟神州香港公開發售合共接獲8907份有效申請,認購合共1020.03萬股,相當於香港公開發售可供認購股份總數的約1.73倍。

  香港公開發售最終數目為590.4萬股,佔超額配股權獲行使前全球發售股份總數的9%。分配給國際配售承配人的發售股份最終數目為5969.6萬股,相當於超額配股權獲行使前全球發售股份總數91%。

  75%募資淨額用於核心計劃

  百濟神州此次募資近71億元,所得款項淨額約68.28億元。

  其中,75%用於公司核心計劃:32.5%用於在研小分子BTK抑製劑Zanubrutinib,32.5%用於在研針對免疫檢查點受體(PD-1)的人源化單克隆抗體Tislelizumab,10%用於針對PARP1和PARP2靶點的在研小分子抑製劑Pamiparib。

  此外,15%或用於透過內部研究及外部授權及業務發展合作,為公司在癌症及其他潛在治療領域的產品組合持續擴充提供資金;10%或用作營運資金、拓展內部能力及一般企業目的。

  引入6家基石投資者

  百濟神州此次港股上市共引入6家基石投資者,如下:

  百濟神州首席財務官兼首席戰略官梁恆近日表示,“到現在為止百濟神州從股東結構上看,很多是美國、歐美的生物技術專業的投資者。在開始進入商業階段以後,我們覺得中國和亞洲的投資者對中國的商業市場更加了解,在香港上市確實有希望讓更多的中國和亞洲投資者來參與的考慮。”

  納斯達克上市2年股價翻10倍

  2016年2月3日,百濟神州登陸美國納斯達克。

  上市備份受投資者追捧,股價從剛上市沒幾天的最低價22.51美元/股,到今年6月8日創出最高220.1美元/股,兩年多時間翻了近10倍。

  目前,百濟神州美股最新價179.44美元/股,是上市首日收盤價28.32美元的約6倍。

  研發費用高企致連年虧損

  雖然在美股價一路上揚,但持續虧損問題也一直著困擾百濟神州。

  數據顯示,自成立以來百濟神州產生了重大經營虧損,2016年和2017年經營虧損分別為1.17億美元、8215萬美元;今年一季度達到1.11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5154.2萬美元顯著擴大115%。

  2016年、2017年及2018年一季度,百濟神州的扣非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16億元、-9607.8億元、-1.05億美元。

  百濟神州多年來持續經營虧損的原因在於,公司研發投入連年高昂致成本高企。數據顯示,2016年百濟神州研發費用為9803.3萬美元;2017年大增174.42%至2.69億美元;2018年其研發投入繼續加碼,僅首季度就達1.1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4277.3萬美元大增156.5%。

  已有三款臨床後期在研藥物

  百濟神州成立於2010年,是一家全球性的生物製藥公司,專注於新型分子靶向藥與腫瘤免疫藥的研發治療。

  目前,百濟神州擁有三款處於臨床後期的在研候選藥物,即本次港股上市募資的投入重點。

  梁恆表示,“PD-1和BTK兩個產品我們計劃今年在中國申報,BTK計劃明年上半年在美國申報。BTK抑製劑的開發策略是發展,最近在美國被授予了快速通道,會幫助加速上市申請。”

  以PD-1項目來說,2017年,國際市場上被允許銷售的兩款類似產品Opdivo和Keytruda,分別為知名藥企BMS和默沙東貢獻了49.5億和38億美元的銷售額。若百濟神州的項目順利上市,實現巨額營收無疑是“輕而易舉”。

  強大的高管和科研團隊

  百濟神州的團隊,背景相當強大。

  董事長、創始人、首席執行官JohnOyler(歐雷強),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斯坦福大學。曾先後創立Telephia和保諾科技,前者2007年被尼爾森公司收購,後者2009年賣給全球四大CRO公司之一PPD。

  另一位創始人王曉東,中國“千人計劃”專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所長和創始人,曾創立Joyant Pharmaceuticals美國腫瘤生物技術公司。

  2010年美國舊金山灣區的一次聚會,歐雷強遇到同在北京中關村園區工作的王曉東。相似的背景和想法讓兩人一拍即合。第二年百濟神州誕生,王曉東主抓研發,歐雷強負責商業化運營。

  2015年,生物技術行業的“華爾街最佳分析師”梁恆應邀出任公司CFO。2018年5月,輝瑞大中華區總裁吳曉斌離職後加盟,任百濟神州中國區總經理兼公司總裁。

  一個潛心學術的科學家(王曉東),一個多年創業熟知BD的企業家(歐雷強),一個精通華爾街資本運作的CFO(梁恆),一個久經沙場的中國區總裁(吳曉斌),加上來自中國、美國、澳大利亞和瑞士的超650名科學家及臨床醫學專家,組成了百濟神州的“最強戰隊”。

 

責任編輯:張海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