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坐地鐵十號線去阪田 吃喝玩樂安排上

前幾天我們介紹了地鐵十號線平湖片區的“逛吃攻略”,即將開通的十號線不僅縮短了龍崗到市中心的通勤時間,更把龍崗片區的吃喝玩樂串聯到了一起。

逛完平湖

下一站就是阪田

今天記者來到十號線阪田周邊

先行帶您打卡探店

從地鐵10號線光雅園站下車走約400米左右,我們就來到了阪田手造街,在阪田手造街有一家藝術展館,展館裡面有哪些東西呢?

張純

陶瓷展館負責人

我們這個展館主要展示的是湖南醴陵的陶瓷,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也是國家地理保護標誌藏品,整個展館是1200平方米。

▲陶瓷展館負責人張純告訴記者,上面這一件就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熊聲貴老師在1992年創作的作品。他的創作是第一次採用潑釉的方式在陶瓷上面採用這種浮雕的創意來進行創作。

▲而這一件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鄧文科老師的作品,這件作品上面有篆刻,有印章,有甲骨文,還有書畫。陶瓷展館負責人張純告訴記者,薄如紙,白如玉,明如鏡,聲如罄,就是醴陵瓷最大的一個特點。

在阪田手造街,記者發現一家傳統的鐵鍋鋪,手打鐵鍋是中國傳統的非遺文化。那麽一塊平平的鐵,到底要經過多少道工序,才能打成日常常見的鐵鍋呢?一起進店了解一下吧!

尤麗

鐵鍋鋪負責人

這個是手工鍛打的鐵鍋,它要經過十二道工序,從原料、圈打、打荒,要經過七次火鍛,五次冷鍛,最後成鐵。一個師傅一天大概一口半的成品鍋。經過了五次的冷鍛以後,一口鍋大概錘27,000多次。

▲這個是《舌尖上的中國》拍攝的章丘鐵鍋,鐵鍋鋪負責人尤麗告訴記者,它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一個老字號,鐵鍋上的三環標記代表著最高級別的三環師傅。三環最少36,000錘,是傳承人的鍋。

藍色底的是開好鍋的,開鍋會呈現一個彩虹的形狀,它由黃紫藍紅,最後變成藍黑色,這就是所謂的開鍋,開鍋就是開出一些鐵的微量元素。

走到路的盡頭,記者還發現一家裝飾非常有特色的小店。

▲看到記者身後這些市民坐著休息的桌子了嗎?這其實是由一艘真船改造而來的。

仔細觀察,還可以看到這艘船上面有非常多的植物,在這個船的內部是鋪滿了石子,放了各式各樣不同的綠植。整個店裡的環境也是非常的簡潔乾淨,是一個適合人們休憩的地方。

阪田手造街長1700米,在這裡還有關於雕刻,銀壺在內的非遺文化店鋪,閑暇時不妨乘坐地鐵10號線,來到這條大隱隱於市的手造街逛一逛,也許還會發現另外一番天地。

十號線的腳步已經距離我們越來越近,不用羨慕別人家的“詩和遠方”,只要細心發現,生活中的小驚喜就藏在我們龍崗人自己的身邊,讓我們共同期盼十號線的正式通車,玩轉龍崗片區。

記 者/李虹瑩 陳菁菁

編 輯/史 莉 朱夏俐 洪坤(實習)

二 審/戴華珺 郭泓斌

三 審/史衛兵

監 製/張海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