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心內科主任:不想得動脈硬化,6個飲食戒律要遵守!

前兩天,王伯去醫院檢查身體,報告單顯示,王伯患有動脈粥樣硬化。究竟什麼是動脈粥樣硬化?又該如何預防這一疾病?

今天,小九為大家請來了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趙清,讓她來跟大家科普下什麼是動脈粥樣硬化。

動脈硬化那些事兒

動脈粥樣硬化指血管壁沉積有過多的脂質物質,造成管壁增厚,管腔狹窄。當供應心臟的冠狀動脈發生狹窄甚至閉塞時,便會發生心絞痛和心肌梗死,尤其後者會有生命危險;當腦血管發生動脈粥樣硬化引起血管狹窄後,可發生腦卒中,患者會發現一側肢體偏癱,語言障礙,若是主要血管堵塞的話,則會更危險,病人馬上昏迷;當下肢動脈發生動脈粥樣硬化致管腔狹窄時,可引起行走時下肢肌肉痛,嚴重時靜息疼痛,甚至下肢壞疽。

因此,動脈粥樣硬化會嚴重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甚至威脅生命。

科學家發現有許多原因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其中攝入高脂、高糖和高鹽飲食可促使血管硬化。由於生活水準的提高,我們的飲食習慣從偏素菜向高動物脂肪轉變,飲酒、甜品和含糖飲料較以往有很大攝入,再加上運動減少,腹型肥胖者越來越多。此外,吸煙也可以加重血管動脈粥樣硬化。

因此,欲控制和延緩動脈粥樣硬化,我們得從自身「管住嘴」做起。

首先,提倡低脂飲食。

膽固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動脈粥樣硬化的罪魁禍首。體內膽固醇除了體內合成吸收外,還有一部分來源於攝入的食物。

推薦要少食動物油,多用豆油、花生油、橄欖油等植物油。在這些植物油中含有一種植物類固醇,它不易被吸收,並且具有阻止腸道吸收膽固醇的作用。成年人每人每天食油量只要達到25克即可滿足人體需求。少吃蛋黃、肝臟等動物內臟、魷魚墨魚等含膽固醇高的食物。減少飽和脂肪酸,適當地增加單價不飽和脂肪酸(魚油)攝入。

其次,要低糖飲食。

少吃精製糖、含糖甜食和飲料。由於糖可在人體內轉化成脂肪積蓄,既增加體重,又會升高血糖、血脂及血液粘滯度,對動脈粥樣硬化進展有推進作用。

第三,提倡低鹽飲食。

由於患動脈粥樣硬化患者往往合併有高血壓,過多食鹽攝入,會使血壓升高和血管硬化。世界衛生組織規定,正常成年人每人每天食鹽總量最好控制在6克。為避免鹽放少了而影響食慾,可在炒菜時加一些食醋、番茄醬或芝麻醬。

第四,適當增加蛋白質營養。

適量食用蛤蜊等小海鮮、瘦肉、去皮禽類和富含植物蛋白的豆腐、豆乾等。多吃綠葉蔬菜、新鮮水果和粗糧,增加纖維的攝入量,可減少腸道吸收脂肪和膽固醇量。每天食入60克燕麥麩能使血清總膽固醇(TC)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降低0.1 mmol/L(5mg/dL)。

第五,限量飲酒。

酒精最能影響TG水準,如果基礎水準在1.7mmol/L以下,飲酒隻略增加TG,而TG超過1.7mmol/L,則可在飲酒後增加0.6-1.1mmol/L。對正常甘油三酯(TG)水準的人,飲酒對脂質的影響主要是增高HDL-C水準。這種效果與飲酒的量有關。一般每日飲63克的乙醇(4-5杯),HDL-C升高0.13-0.31 mmol/L (5-12 mg/dL)。但目前並無推薦飲酒以預防冠心病的建議。

第六,戒煙。

香煙中含有一種尼古丁物質,它可引起血管痙攣,血管內皮損傷,加重和促進血管動脈粥樣硬化。

動脈粥樣硬化是威脅人類健康的疾病,我們若能「管住嘴」,守住第一道防線,堅決抵製美食誘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並且做到積極邁開步子,加強體育活動,就能使其風險降低,動脈粥樣硬化疾病遠離我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