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婦科流派分會】王金權教授分享學術經驗

6月8-10日,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婦科流派分會2018年度學術年會暨婦科流派診治難治性疾病經驗研討會、《健康報》社「杏林人才」星火計劃系列活動——中醫婦科專業補習班開班儀式,在杭州湘湖之畔盛大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主辦,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婦科流派分會、杭州市中醫藥協會、杭州市中醫院、上海泰坤堂中醫醫院共同承辦。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浙江省中醫藥管理局、杭州市衛計委、杭州市中醫醫院以及《健康報》社促進中醫藥發展聯盟的相關長官出席會議。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逾300人蔘會,其中包含「杏林人才」第四期中醫婦科補習班學員58人以及校際交流學生20餘人。開幕式由杭州市中醫醫院章勤主任主持。

我院代表性傳承人王金權教授分享——痛經病從「脾虛」論治的學術經驗,以及重用白朮的用藥經驗。此法不同與常用的痛經治法,特色鮮明。

婦科流派分會會長胡國華教授致開幕詞

《健康報》社促進中醫藥發展聯盟負責人吳寶康致辭

杭州市中醫院院長張永華致歡迎辭

杭州市衛計委副主任吳燕鋒致辭

浙江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徐偉偉致辭

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常務副會長高武致辭中國中醫藥促進會長官對婦科流派分會的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婦科流派分會一直保持較高的活躍度,具有較強的影響力,廣受各界讚譽,是一個有高度、有溫度的團結的組織,希望繼續發揚保持。

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名譽會長、首都國醫名師肖承悰教授致辭,並做學術報告——儒醫之道肖老從四大名醫說起,結合名醫之首肖龍友先生一生功績,闡釋儒醫之道,並指出:傳承前輩的醫德醫技是我們當之無愧的任務!弘揚中醫傳統文化是我輩應當擔負的歷史重任!

浙江何氏婦科流派代表性傳承人何嘉琳教授——何氏婦科難治性不孕症驗案賞析何教授從臨床實踐中整理了具有代表性的,無排卵功血、下丘腦閉經、卵巢儲備功能下降、子宮內膜異位症4個難治性不孕症驗案,毫無保留的分享了其臨證思辨經驗及用藥經驗。

嶺南羅氏婦科流派代表性傳承人羅頌平教授——從學科文化談學科與流派團隊建設羅教授從地域文化、學科文化角度,探析了羅氏婦科發展歷程與取得的成效。羅教授總結:中醫流派是中醫獨特的文化與學術現象。是中醫學科與專科的雛形。學科文化是流派的基因,是學科和流派得以延續與發展的內在動力,是凝聚團隊的力量。以學科文化帶動團隊建設。重醫道,精醫術,工醫教。增強團隊的凝聚力,提升學術水準。

浙江陳木扇女科代表性傳承人陳學奇教授——高齡婦女IVF-ET後閉經中醫治療體會陳教授從病因病機、辨證論治及驗案解析等幾個方面,為大家分享了治療高齡婦女IVF-ET後閉經的臨證經驗。

浙江中醫藥大學何任研究所徐光星教授——浙派中醫的由來與特色徐教授從浙派中醫的由來、浙派中醫的特色兩個方面,對浙派中醫加以詳細的闡釋。其總結浙派中醫特徵為:源遠流長、學派紛呈、守正出新、時病診治、學堂論道、善文載道、厚德仁術。

浙江何氏婦科傳承人章勤教授——浙派中醫婦科淵源現狀與發展思路章教授從中醫學術流派源流談起,對宋氏婦科、陳木扇女科、竹林寺女科、錢氏婦科、杭州何氏婦科、馬氏婦科、金華張氏婦科、裘氏婦科做了梳理介紹,並提出了浙派中醫婦科發展的思路。

婦科流派分會副秘書長武大聖——「新時代,新傳承」——全國中醫婦科流派聯盟雲傳承平台研發工作彙報武秘書長為大家介紹了「小橘燈」雲傳承平台,迄今916天的發展歷程,取得的成效,以及將小橘燈發展為「流派之燈、傳承之燈、使命之燈」,打造「全國中醫婦科流派學術利益命運共同體」的規劃及建設思路。

我院代表性傳承人王金權教授——痛經病從「脾虛」論治王教授分享了王氏婦科從「脾虛」論治痛經的學術經驗,以及重用白朮的用藥經驗。此法不同與常用的痛經治法,特色鮮明。

常委會合影

本次大會道術並舉,不忘初心,承創結合,立意高遠。不僅立足於中醫婦科流派的發展,更著意於推動引領中醫婦科學的發展;不僅注重學術的提高,更注重文化的積澱與弘揚;不僅要繼承傳統,更要創新飛躍。這是一次有深度、有內涵、有情懷、有擔當的傳承發展盛會。

關注我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