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花開敦煌:常書鴻、常沙娜父女藝術作品展

《中國美術報》第158期 美術新聞

“沙娜,不要忘記你是敦煌人,應該是把敦煌的東西滲透一下的時候了。”這是1980年常書鴻寫給女兒常沙娜的話。39年後的今天,父女作品跨越73載後一同亮相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舉辦的“花開敦煌——常書鴻、常沙娜父女藝術作品展”上。常沙娜這樣給父親回復道:

親愛的爸:

我終生聽著您的教導要弘揚滲透敦煌的文化藝術。

今天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舉辦了“花開敦煌”父女作品展,我們又相見了!展覽引起眾人的重視,敦煌研究院有了第五代接班人——趙聲良院長也專程來了……您可以放心,國家和人民對敦煌高度重視,並共同為發展“絲綢之路”的明珠而努力!

您在天之靈,要開開心心地繼續保護敦煌、保護我們!銘記歷史,不忘初心。

常沙娜先生在展覽現場留言

“花開敦煌”續寫兩代人的藝術情緣

“我的名字不只是一個稱謂,它還是一種隱喻和暗示,甚至會潛移默化地影響我的一生。”展覽開幕式上,已88歲高齡的常沙娜這樣講道。“許多人誤以為‘沙娜’即沙漠與婀娜多姿之意。儘管我十分清楚自己名字的來歷,竟然也時常感覺‘沙娜’二字隱喻著某種緣分,正是這緣分,促使我跟隨爸爸走進了茫茫沙漠、走進了神奇的敦煌石窟。”

常書鴻 畫家家庭

1932年,常書鴻憑借油畫《G夫人像》聲名大噪,並以第一名的成績從裡昂國立美專畢業,隨後進入巴黎高等美術學校繼續深造。此時的常書鴻事業順遂,夫妻恩愛,女兒乖巧,朋友遍地。然而大道至簡,宿命難違。誰也不會想到,作為中國留法藝術家中佼佼者的常書鴻突然回國了。起因竟然是在巴黎塞納河畔舊書攤上看到一本畫冊《敦煌圖錄》。

女供養人 中國畫 新疆拜城石窟第104窟 常書鴻整理臨摹 60.3cmx56cm 1953年

返國後的常書鴻於1943年開始扎根敦煌,由此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不知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還是其本身就是上天派來守護敦煌的使者,在他辛勤工作的幾十年中,組織修複壁畫,搜集整理流散文物,撰寫了一批有很高學術價值的論文,還臨摹了大量的壁畫精品,多次舉辦大型展覽、出版畫冊,為保護和研究莫高窟藝術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從而被譽為“敦煌守護神”。其女常沙娜受父親影響,承載父親遺志,一生亦致力於敦煌藝術的教育推廣。

常書鴻臨摹 薩埵那舍身飼虎圖

敦煌與常書鴻、常沙娜父女兩代人有著血脈不解的深情,正如常沙娜所說:“100年對敦煌的歷史來說是短暫的,而對父親常書鴻在敦煌的50年人生是凝重而珍貴的。作為常書鴻的女兒,早期曾隨父親在敦煌經歷了難忘的少年時代,與敦煌結下了深厚的情結,是敦煌的風土培育了我做人應有的淳厚;是敦煌的藝術給予了我學習傳統藝術的功底。”

九層樓 常書鴻 油畫 1952年

“師古而不泥古”的敦煌藝術解密人

常沙娜自12歲起隨父臨摹敦煌壁畫,就展露出過人的藝術才華。此次展覽展出大量常沙娜敦煌壁畫臨摹作品,都是其在13至17歲時完成的。其生動又不乏老到的線條,難以想像是出自一位花季少女之手。石窟藝術存在不可逆的自然與人為損害,父女二人的創作在文化傳承中具有重要意義。“因為15歲的常沙娜將這幅壁畫定格在了73年前,今天,這幅壁畫因為氧化、風化等原因,顏色已發生改變,畫面也已模糊不清。” 策展人黃炫梓說道。

常沙娜臨摹 降魔變之一部

供養菩薩1 晚唐14窟 63x50cm 常沙娜臨摹 1947

赴美留學歸國後,常沙娜在林徽因的指點下走入工藝美學領域,以敦煌圖案為藍本,完成了如人民大會堂建築裝飾等國家重點設計任務。同時,向自然的生命形態攫取藝術靈感,創作一批花卉作品。常沙娜以純粹的藝術態度、獨特的藝術風格,在中國傳統文脈中融入當代設計方面具有突出貢獻。“我們現在都知道敦煌藝術好,但是很多人去了敦煌,看了石窟壁畫,卻不知道敦煌壁畫真正好在哪裡。只是說,噢,那裡有一座佛像。竟然還有很多遊客,進到石窟,就開始來拜佛。這是我們對於敦煌的誤解。”黃炫梓激動地說道。

人大會堂宴會廳天頂裝飾設計彩色設置效果圖(90年代重建時用)

“敦煌壁畫我們究竟有哪些可以學習的地方?怎麽學習?常沙娜先生就是這個問題的解密人,這也是此次展覽想要帶給大家的答案。現在去敦煌看石窟很簡單,但是我們的展覽是在石窟之外,我們的想法是呈現給大家不一樣的敦煌。”黃炫梓在談及此次展覽的策展思路時這樣說道。

人字披 北魏254窟-常沙娜

“守護與傳承”

思考面對自身文化應該承接的使命

步入展場,本次展覽以敘述的方式“從巴黎開始”為起點,進入“血脈相連”,最後走進生活藝術的應用部分。展覽展出父女二人的油畫、速寫、壁畫臨摹、花卉創作、裝飾圖案設計、服飾設計等200余件作品,貫穿了兩代人在不同時期的藝術經歷,完整表達了“花開敦煌”展覽的核心精神——“守護與傳承”,引發當代人思考面對自身文化應該承接的使命。

敦煌壁畫女供養人纈染刺繡披帶圖案分析 五代98窟 常沙娜臨摹整理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常沙娜的藝術來自於敦煌,也來源於大自然。除了敦煌壁畫的研究臨摹外,常沙娜還創作了大量以花卉為題材的畫作。

飛燕草 常沙娜粉蠟筆 34x25cm1979年

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這樣評道,“如果說常書鴻在敦煌看到了傳統藝術的崇高,張大千在敦煌收獲了青綠山水的畫境,董希文悟得了民族繪畫的韻味,那麽,常沙娜則在其中發現了古典藝術的優雅與莊重、裝飾世界的豐富與多姿。”為了讓新中國設計與傳統工藝完美結合,常沙娜建議設計師可以“以古為新”。“敦煌石窟集中了中國十個朝代的精華,藝術元素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理應作為年輕設計師的知識寶庫。”

當代設計師可以透過不同工藝形式,結合敦煌設計元素,讓傳統藝術重獲新生,讓珍貴的手工藝得以薪火相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