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奇葩!低油價傷害新能源?提升新能車技術才是關鍵

11月30日24時,國內成品油價調整視窗正式開啟。本次油價是不負眾望的迎來了三連跌。本輪油價調整結果:汽油價格下調了540元/噸,柴油價格下調了520元/噸。按照大家常用的升價來算就是,92號汽油下降了0.42元/升,0號柴油則是下降了0.44元/升。細數今年以來的歷次油價調整,已經足足有24次。在這24次中,油價上漲的次數為13次,擱淺的次數為1次,而下跌的次數則為10次。

油價下跌以後,各種議論都出來了。車主和普通老百姓當然高興,每個月能省下幾十塊錢了。但少數專家卻蹦出來了,其中一個冠冕堂皇的反對降低油價的理由很奇葩,就是聲稱低油價傷害新能源。

某財經評論員在權威媒體發表言論,認為油價過低,會傷害到能源創新。長期享受這種低油價,可能對新能源行業發展的各個領域,包括對新能源汽車的研發以及追求,帶來傷害。更重要的是擔心對新能源研發,對於新能源需求會不利。如果人們覺得既然油價便宜,那就繼續用石油好了,何必去想別的辦法,所以油價過低,帶來最嚴重的問題,可能會對新能源開發產生阻礙,因此我們一定要放長髮展的眼光。

這種理由很奇葩,不過這個理由早已有之。美國的汽油價格均價也就在4.7元/升左右,那麽中國油價調整到6元多實際上也不便宜。那麽為啥中國油價會高那麽多呢?

根據市場上公開數據顯示,國內的汽油提煉水準的成品油率在60%左右,比國際先進水準低了20個百分點左右,所以在石油提煉的過程中,這種損耗是相比於國際平均水準高不少的。中國的真實油價並不算高,只是稅費太高。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同時,這也是各國的通行做法,並非只有中國這麽做。

70年代的石油危機後,德國以及歐盟其他國家對於成品油徵收了很高的稅費,以遏製大排量汽車的銷售和整個燃油汽車市場的瘋狂增長。石油輸出大國挪威,為了推廣電動車,也給成品油徵收了很高的稅費。以當地的95號汽油為例,其某日的價格為16克朗每升,其中稅費所佔的比例為78%,是全世界最貴的汽油。也就是說石油公司的定價只有3.52克朗,大約2.97元人民幣,定價跟中國完全一樣,但售價合人民幣卻達到了13.5元,是中國油價的一倍之多。

但是,發展新能源並不能靠單純提高油價。2018年1-6月份,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72萬台,其中中國銷量達到35萬台,佔比接近50%。第二大單一市場是美國,1-6月份銷量達11.5萬輛,佔比16%,而且上半年增速也是鋼彈31%。美國的油價並不算高,新能源照樣發展得很好。在2012年至2016年期間,在美國本土的新能源汽車的年度銷量以32%的速度飛速增長。有專家預測,按照目前的新能源汽車的增長趨勢,到2050年美國的汽車保有量中,系能源汽車將會佔據超過65%的汽車總量。

因此,人們用不用新能源車並不在於油價是六元還是七元,關鍵在於新能源車的技術實力。目前,新能源汽車存在很多的問題,比如續航能力、充電問題、電池回收與處理、冬季續航下降和售價普遍高於傳統汽油車等問題都還需要更新和完善。特別是續航能力和充電的便利性這是製約很多車友選購新能源車的一大因素。只要把續航能力問題解決了,很多問題都迎刃而解了。因此,低油價傷害新能源是站不住腳的,發展新能源關鍵是提升自身技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