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個企業對養老市場的期盼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報 記者 田進4月16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距離上一次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乾意見已過去六年。

此次,《意見》提出六個方面共28條具體政策措施。包括支持商業保險機構舉辦養老服務機構或參與養老服務機構的建設和運營等系列措施、鼓勵各地探索利用集體建設用地發展養老服務設施。

商業保險機構、地產公司發展養老產業借此迎來政策利好。

科銳國際副總裁段立新對經濟觀察報表示,科銳國際作為國內首家登陸A股的人力資源服務公司,長期服務客戶已超過3400家,涉及包括醫療健康在內的18個行業和領域。隨著社會老齡化的加劇,近些年合作的客戶、養老人才需求訂單呈現出新的變化,一定程度上展現了養老產業的市場變遷——金融保險類的公司、地產公司在近幾年悄然進入養老產業。

商業保險機構

中國銀保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末,共有中國人壽、泰康人壽、太平人壽等8家機構投資29個養老社區項目,分布於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海南等東部沿海的18個省區,佔地面積超過1200萬平方米,計劃投資金額678.2億元,床位數超過4萬個。

作為對比,民政部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底,全國擁有養老服務床位746.4萬張。

段立新介紹,當前保險機構投資養老社區項目的數量較少,且多分布於大城市,基本是高品質的養老社區,總體上處於萌芽的階段。其中不可忽視的一個原因便是養老產業投資回報周期長、專業壁壘高。

2015年1月,民政部發布的數據顯示,一半以上的民辦養老機構收支只能持平,40%的民辦養老機構長年處於虧損狀態,能盈利的不足9%。

湖南大學金融與統計學院教授張琳介紹,此前社會資本已有不少進入到了養老服務業,但是很多都铩羽而歸,全國民辦養老機構佔比僅為四成,製約了養老服務的多樣化、多層次供給。

以北京市廣外老年公寓為例,廣外老年公寓院長康延玲向經濟觀察報介紹,其養老院作為北京市西城區規模最大的民營養老院,共有床位200余張。2012年開始建設養老院時,一期投入700餘萬元,2015年二期投入500餘萬元。經歷7年發展,2019年公寓才開始盈利。為節省人員支出成本,公寓沒辦法達到3位失能老人配備1名護理員的國際公認標準。

段立新進一步介紹,由於目前中國養老產業整體還處在較為初級的階段,具備高品質服務且價格易被接受的養老體系尚未完全建立起來,優質的養老床位儼然成為了一種稀缺資源。“也是基於此,保險機構往往將保險產品與養老服務捆綁,通過投資養老社區項目不僅能為客戶提供更好的養老服務,而且對於保險的銷售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同時,養老社區項目還能作為不動產投資,實現保險資金的保值、增值。”段立新表示。

2014年,中國太平保險集團的“梧桐人家”國際健康頤養社區項目在上海開工時,中國太平保險集團相關負責人便表示,購買相關掛鉤的養老保險產品的客戶,可以獲得優先入住養老社區的資格。並且在未來,中國太平保險集團將陸續推出多款與高端養老社區掛鉤的養老保險產品。

養老地產

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王廣州對記者表示,目前全國養老服務機構建設與人口老齡化相比遠遠滯後。國家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的具體措施和基本主張可以概括為“9064”或“9073”等大同小異的不同應對模式(9064模式即90%的老年人在社會化服務協助下通過家庭照顧養老,6%的老年人通過政府購買社區照顧服務養老,4%的老年人入住養老服務機構集中養老)。

王廣州表示:“無論哪種模式,都是強調居家養老為主,機構養老為輔的基本格局”。

地產公司作為居家養老的關鍵一環,借此進入養老產業。

段立新解釋道,縱觀科銳國際的客戶人才需求,近五年地產公司開始湧入養老產業。當前,地產行業進入養老產業主要分為兩種業態,一類是開辦實體的養老院,採用類似於醫院或是酒店的獨立運營方式。另一類是以社區看護中心或者醫療保健中心的形式,將養老項目嵌入在開發的社區中,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居家養老的痛點。

那麽盈利何來?段立新對經濟觀察報表示,地產公司進入養老產業的盈利點是地產增值。

2018年,幸福9號與普華永道思略特聯合發布的《2017中國老年消費習慣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顯示,未來5-10年,新中國成立後第二次“嬰兒潮”的高淨值人群逐漸步入老年,老齡產業將迎來快速發展的“黃金階段”,富裕人群老化將是我國老齡產業的最大紅利。2017年中國老年相關產業規模超過2.8兆元,預計,未來老年產品及服務市場將快速增長,2021年總體市場規模達到5.7兆元。

段立新表示,相同社區裡,如果能夠配備各種養老輔助設施,滿足老人在家養老需求,雖然其價格會高出同等社區,但隨著經濟發展程度的不斷提高,相信未來會有更多老人選擇這樣的社區。

“不過,保險公司、地產公司遠遠沒有成為養老服務行業中的主流形態,他們所構造的養老機構形式尚未形成規模化的市場需求。”段立新如是說。

傳統養老機構

段立新對經濟觀察報表示:“除去傳統養老院機構自身的發展,醫療服務機構是發展養老機構的新興力量。各地政策相繼頒布支持醫療機構開展醫養結合服務,新的服務模式逐漸出現”

他同時介紹到,結合科銳國際23年來的客戶實際需求情況,醫養結合機構對於運營管理和專業醫護人才的需求逐漸旺盛。“最初,他們幾乎隻用最傳統的方法來招聘,但是隨著養老產業的市場化發展,近幾年這類客戶的招聘需求開始增加,與專業的第三方人力資源公司合作成為更多醫養結合機構尋找養老服務人才的重要途徑。”

段立新以近期科銳國際服務過的一家跨國醫療服務公司舉例,他表示,該公司在中國建設了一家新的醫療機構,整個的招聘數量需求大概百餘人。過去他們往往更多都是通過常規的內部推薦,或者其他一些簡單的渠道進行招聘,而如今,他們願意選擇與第三方人力資源機構合作招聘人才。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老齡化程度的加劇,近些年科銳國際接收了更多醫養結合機構的人才訂單。

民政部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49億人,佔總人口17.9%,老年人口數量首次超過0-14歲人口數量,老少比迎來歷史性轉捩點,其中2017年新增老年人口首次超過1000萬,老齡化趨勢不容忽視。

“在政策扶持與社會剛需之下,養老產業的快速發展等待著更多的社會資本湧入。養老人才是養老產業的核心。科銳國際也將在靈活用工平台以及醫療健康業務方面持續發力,以滿足未來更多機構不同層次的養老人才需求,支持養老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段立新如是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