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盤和林:財政政策是否真的積極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盤和林

  本次央行和財政部專家、學者隔空辯論,互相指明問題,其目的肯定不在於“甩鍋”給對方,而是雙方希望通過此形式讓對方能夠更好的了解並承擔自己相應的責任。

  這幾天,央行與財政部兩篇探討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文章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並被解讀成“央行與財政部的互懟”。

  7月13日,央行研究局局長徐忠發表《當前形勢下財政政策大有可為》一文,從赤字率、減稅等方面指出,當前的財政政策並不是真積極,甚至是緊縮的。事實上,徐忠是在7月13日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舉辦的一個論壇上發表上述觀點的,就在當天論壇上,財科院院長劉尚希就對他的講話作了回應。劉尚希說,財政政策問題非常複雜,各個方面有不同的看法,但財政政策絕對不是說財政部的政策。之後,還有財政系統的專家通過匿名回懟。

  不過,嚴格意義上只能說是供職於央行或財政系統的人的觀點之爭,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央行與財政部“互懟”,更多是輿論的誇大,比如徐忠的文章被改名為“央行怒懟財政部太不積極、耍流氓”等。更有甚者,將其解讀為,“央行厭倦‘灌水’身份,不願背鍋”。

  實際上,貨幣政策或財政政策並非央行或財政部一個部門決定的,而是國務院統一安排、財經委、金融委等部門協調的結果,因此何來部門之爭?不過,此次互懟背後還是有些真問題。

  質疑財政政策是否積極也絕非完全空穴來風。從今年上半年的數據來看,央行方面,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9.1兆元,同比上年減少了2.03兆元,而財政部卻是在財政收入方面創了歷史新高,達到了10.43兆元,同比增長了10.6%,但是在赤字方面,卻從去年預算3%降低到了2.6%。

  積極財政政策最簡單的理解就是減稅、增加財政赤字。這也是徐忠在文中表述的,今年來多次推出減稅政策並沒有讓企業和居民享受到實實在在的優惠,有的企業稅負不降反增。比如,“營改增”後,稅收征管在上下遊企業的交叉對比製衡機制下更加嚴格。而創新企業也難以真正享受到企業所得稅的稅率優惠。

  而在稅收方面,財政部的回應中確實回避了這一點,不知道是否默認了央行方面的指責,不過筆者認為,在財政收入不斷增收的情況,如果施行積極的貨幣政策,說明在稅收方面的確還是存在一定的釋放太空,但是正如徐忠所說,財政部應該學會如何把錢花好,優化政府的支出結構很有必要。

  同時,減稅政策的落實確需稅務部門自身做好征管工作,促進稅收公平和效率的提高,也有待於政策的進一步完善。但減稅政策在落實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問題不能否定政策本身的力度和出發點,且減稅政策對於企業和居民來說具有剛性。根據行為經濟學理論,相比減稅所帶來的滿足感,人們對無法切實享受到優惠政策或嚴格征管下喪失的彈性所帶來的“損失”要更為敏感。

  減稅政策事關財政調控能力,甚至整個社會經濟的穩定運行,其幅度大小稀釋到近14億人口的切身感受上,難免稍顯薄弱。筆者認為,積極財政政策需要從企業或居民的角度進一步加大減稅力度。

  此外,關於去杠杆的問題,是雙方本次爭論的焦點之一,在M2金額節節攀升、貨幣超發的基礎上,央行很難再通過貨幣政策進行去杠杆,所以需要財政政策的幫助。

  而在之前的國有金融企業的注資中,實際上是通過發行“特別國債”的形式進行的,特別國債實際是在央行的幫助下財政發債銀行買,注資來源仍為銀行。在去杠杆背景下,財政需要做到對國有金融企業的真實注資。

  對此,財政系統官員文章反駁稱,舉債形成的支出雖然會受到更多限制,但其與財政收入安排的支出都是真實的資金流出,沒有本質的差別。

  對於特別國債實際是銀行自己為自己注資的說法難免會令人產生誤解。事實上,特別債券佔用的是海內外投資者存量資金,盤活的是社會閑置資金。對國有金融企業和地方政府資金壓力的緩解都是一劑良藥。與貨幣當局印鈔稀釋貨幣和財政部門加大財政支出不同,通過特種債券提高社會存量資金使用效率,舉債的同時形成收益率較高的資產,是一整套合乎市場經濟規律的注資方案。

  雙方爭論的另一焦點便是地方政府性債務問題,在這一問題上,央行方面認為,當前風險集中體現為高杠杆,而地方政府的加杠杆行為是非金融企業等部門高杠杆風險的源頭所在。在其看來,由於財稅改革落實不到位等條件限制,金融機構對地方政府的違規融資行為難以起到約束作用。

  針對文中提到的金融機構相對弱勢、地方政府軟約束等現象確有存在,但就此問題便為金融機構在地方債亂象中開脫未免略顯牽強。基於中國國情和政治現實,出於政績考核和風險指標的考慮,地方政府不願也不會選擇有意違約。而金融機構在幫助地方政府融資的同時,不僅是參與者、服務者,更會是熟悉遊戲規則的受益者。

  目前我國金融工作的三大目標分別是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實際上不論想要完成哪一項目標,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雙管齊下都是不可或缺的。

  本次央行和財政部專家、學者隔空辯論,互相指明問題,其目的肯定不在於“甩鍋”給對方,而是雙方希望通過此形式讓對方能夠更好的了解並承擔自己相應的責任。雖說激辯的形式並不好看,但是若能通過此次讓央行和財政部更好的聯手根據經濟形勢制定政策,戮力同心,對我國經濟發展也將有更深遠的積極意義。

  (本文作者介紹:知名青年經濟學者,著名財經評論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