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身體各部位鍛煉的健身誤區,健身不迷茫!

健身中,你是不是抱著一顆非常堅定的心?是不是見不到效果或者是受到損傷而退出了鍛煉之路?小夥伴們,千萬別這樣就放棄自己的額健身計劃,去想想你的鍛煉方法到底正確嗎?為大家總結最常見的鍛煉誤區,一起來看看吧!

經常鍛煉的人,都會以為自己的方法是正確的,而一條路走到黑,那有哪些被你誤解的東西呢?你又做錯了什麼?那就跟著小編一起去了解下吧。

心肺功能訓練誤區

1.「健身懶散症」

美國運動協會(ACE)發言人戴比皮拉裡拉說,在健身館裡,很多人將身體靠在鍛煉器材上做運動,這種現象被稱為「健身懶散症」。當你弓著背的時候,脊椎就得不到足夠的支持力,背部肌肉得不到鍛煉。因此,在跑步機等健身器材上運動時,應該保持身體直立。

2.雙手緊握健身器

運動時,雙手死死抓住健身器材其實是「自欺欺人」,訓練強度並不因此增加,而且很容易導致懶散狀態。如果鬆開手讓你失去安全感,那麼不妨試試皮拉裡拉的建議――首先,四根手指(從食指到小拇指)搭在器材上,當你感覺適應了,就鬆開一根手指,最後,只要食指搭在器材上,你就會感覺很安全。

3.跑步看書兩不誤

跑步的時候做其他的事情,會為跑步打下一個很大的折扣。建議如果讀書是非常必要的話,那你就可以分開來進行,這樣起到一張一馳的效果,對鍛煉也很不錯。

4.負重跑步二合一

手持啞鈴跑步似乎是一種集心肺功能訓練與力量訓練於一體的好方法,但是這種訓練方法卻非常危險。當你身體前傾時,腿骨、踝骨和脛骨等部位的壓力必然增大,很容易造成骨折。

力量訓練誤區

5.重複動作越快越好

舉重時重複動作過快,容易使血壓升高、增加關節受傷風險。同時,這樣的高頻快速鍛煉也會使鍛煉效果大減。專家皮拉裡拉建議:使用力量訓練器械如啞鈴的最安全方法是:發力上舉時呼氣,這個過程為兩秒鐘;回復原位時吸氣,這個過程為4秒鐘。

6.鍛煉腹肌全身參與

很多人在做腹部肌肉鍛煉時,沒有收到很好的效果。問題在於他們的用力部位往往包括上半身、脖子及頭部。專家皮拉裡拉說:鍛煉時應集中精力,鍛煉範圍在胸腔和髖骨之間,其他部分的肌肉應該「保持安靜」。

柔韌性訓練誤區

7.肌肉拉伸

如果你想肌肉拉傷,或者肌肉出現撕裂狀況的話,你就可以不進行熱身運動。告訴你,肌肉拉伸一定要放在最後來開始進行,而且一定一定要做熱身。

8.邊拉肌肉邊跳躍

肌肉拉伸過程中,跳躍動作會增加肌肉變形或拉傷的危險。專家建議:肌肉拉伸時,各關節最好不要活動。身體有拉長的感覺,但是不要達到疼痛的程度。

運動習慣誤區

9.健身無樂趣

一些人認為,健身運動面對的就是冷冰冰的健身器材,健身無樂趣可言。然而專家建議:應該與朋友或家人一起鍛煉,就像一起看電影或一起吃飯一樣。

10.參加「已過時」的運動

你仍然還在做中學時學習的轉體運動和抬腿運動嗎?在此類「老掉牙」的運動中,有些純粹是浪費時間,有些則很容易給你這個年齡段的人造成傷害。專家建議:參加健身班或者與健身教練一起制定健身計劃。

11.常規動作無變化

每天做同樣的運動,難道也有錯?日復一日,動作單一,鍛煉的就是那幾塊肌肉,如果速度也沒有變化,你就不會再大喘氣,運動過程中消耗的熱量也逐漸減少,鍛煉效果大打折扣。專家建議:發現你感興趣的,不同類型的運動方式,改變自己單調的鍛煉模式。

12.急於求成

很多人希望短時鍛煉就可以收效驚人。專家表示,目前推薦的鍛煉標準是每周3.5-4小時,這樣可以防止體重增加。卡斯帕博士說,如果你想減肥,每次步行30分鐘,一周3次,這樣在飲食不變的情況下,體重減輕1磅(0.45公斤)大約需要一個月時間。因此,要想減得更快,就得增加運動量。

13.周末的「瘋狂勇士」

如果你平時不鍛煉,即使每個周末都瘋狂鍛煉兩天,你的目標也永遠不能實現,而且每個周一都會感覺糟糕透頂。這種一口吃個胖子的「集訓」只會導致受傷和全身疲乏。

14.起步過猛

專家說,不管是在家中跑步機上或是在健身中心的運動器材上,人們經常犯的錯誤之一就是「虎頭蛇尾」,剛開始很短時間內運動量過大。這種起步過猛的鍛煉方法很容易導致身體受傷。醫學專家卡斯帕博士建議:應該與合格健身師一起制定出細水長流、切實可行的健身計劃。

15.省略整理運動

健身結束的時候,不宜突然停止。整理運動可以使肌肉疼痛感大大降低。原因是緩和的整理運動可以對體內的乳酸起到「沖刷」作用。專家建議:運動結束前,最好依據個人身體狀況,花上5-10分鐘做慢速運動,讓心率慢慢恢復正常。

16.省略飲水

肌肉收縮需要水分,飲水不足可能會導致肌肉痙攣或者疼痛。專家皮拉裡拉說,如果你感覺口渴的話,那麼你已經脫水1%了。運動前、運動過程及運動之後都需要補充水分。如果你不屬於那種運動中電解質很容易喪失的體質,那麼就沒必要喝功能飲料,對絕大多數人而言,水都是首選。

許多錯誤的飲食觀念在運動者的心目中根深蒂固,致使不少減肥者在健身房裡進行再多的運動,減肥卻不見成效,本文幫你了解關於減肥的飲食誤區,讓你減肥起來得心應手。

許多熱愛運動的人,還沒有認識到合理的營養補充對於運動效果的重要作用。

不少減肥者在健身房裡進行運動之後,回家就吃花生、薯片等高熱量的零食,然後她們就抱怨減肥不見成效;還有一些「光吃不胖」的男士為了想變成強健的人,只知道多吃、少動,卻不知道只有運動和營養結合起來才能重塑身材。

而運動營養師的工作就是幫助健身者了解他們現在的飲食存在哪些問題,有哪些錯誤的營養觀念,如何挑選對自己有益的食物,哪些食物可以幫助降低體重、保持苗條、改善健康狀況……

常見誤區一:只要健身,吃什麼無所謂

有些人雖然鍛煉的不錯,但效果卻不大,原因何在?因為我們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經常運動的人比慣於久坐的人需要更多的營養;缺乏身體所需要的最佳營養,就不可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如果在大強度的訓練後,身體連恢復所需要的營養素都不能滿足,談何改善身體狀況呢?這就好比一個沒有燃料的打火機??雖然打出了火花,卻不著火。設想你拿著沒有燃料的打火機,坐在那裡不停地打,結果你只能把它扔掉。對訓練持有這種態度的人有很多,他們開始訓練,而飲食卻不合理,然後就失望地半途而廢了。

所以,從現在開始,就要接受營養與運動同等重要的這一事實,因為它可以有效幫助健身者恢復疲勞,燃燒脂肪、增加肌肉、改善健康狀態。只有這樣,才能在獲得理想健身效果的道路上更進一步。

常見誤區二:如果自己能剋製,減肥過程中吃得越少越好

雖然控制飲食對減肥很有幫助,但節食必須有限度,並不是吃得越少越好。過度節食一方面容易引起胃腸道功能失調,影響身體健康,甚至會導致神經性厭食症;另一方面,過度節食也會使身體的新陳代謝率降低,熱量消耗減少,不利於減肥。

常見誤區三:只要多運動就能減肥,不用控制飲食

減肥最基本的原理是熱量的負平衡,即熱量消耗的多,攝入的少。鍛煉後體重不僅沒減反而增加,不外乎兩種情況:一是運動中消耗的是不夠;二是運動後攝入的熱量過多。有些人以為只要參加了鍛煉,不管熱量消耗多少,運動後便大吃大喝,結果補充的熱量遠遠超出了消耗的熱量,這豈能不胖?由此可見,既堅持體育鍛煉,又適當節食,才是正確的減肥之路。

常見誤區四:肌肉增長需要高蛋白,所以多吃雞蛋

肌肉的生長確實需要攝入充足的蛋白質。健美訓練時,為了滿足肌肉的生長,蛋白質的攝取量需達到每天1.6~2克/公斤體重,在攝入如此大量的蛋白質時,如果不會合理選擇食物,隨之而來的「副產品」可能就是過量脂肪的攝入(有些健美愛好者為補充蛋白質,每天吃10個雞蛋,補充蛋白質64克,但是同時會攝入50克脂肪和約3000毫克膽固醇,所以補充蛋白質時,需要選擇那些脂肪含量低的食物,如去皮雞肉、牛肉、魚肉、乳清蛋白等。

其實,關於運動營養的誤區還有很多,我們會在以後的時間裡跟大家一起來分析,讓對運動營養師感興趣的朋友們面對這些誤區能夠清晰的辨別,轉變為自己的語言講給別人去聽,幫助他們改變錯誤的飲食行為,接受健康的飲食觀念和方式。

目前在國內,運動營養師數目極少。許多運動營養師同時還兼任其他工作,比如健身俱樂部私人教練、運動隊隊醫和科研人員、學校體育老師等。值得欣慰的是,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這個職業並積極學習運動營養知識。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更多的人可以加入到運動營養師隊伍裡,以幫助更多的人學會,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和食物,保持身體健康。

總結:健身鍛煉中存在很多的誤區,你認為的永遠別抱著就是的態度去給他封死,一定要進行具體的考量在去給出結果,上面為大家介紹了16個健身鍛煉常見的誤區,還希望能對大家起到幫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