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推動期貨立法 中國原油期貨上市倒計時

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葉青 北京報導

中國版原油期貨上市進入衝刺階段,相關機構厲兵秣馬。3月15日上海期貨交易所子公司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在上海舉辦原油期貨指定交割倉庫和指定檢驗機構授牌儀式暨期貨交割業務培訓。

據記者了解,中國石化石油儲備公司、中油燃料油、中化興中、大連中石油儲運、青島港董家口、洋山石油等6家指定交割倉庫、3家備用交割倉庫和4家指定檢驗機構的代表出席授牌儀式並參加了原油期貨交割業務培訓。

與此同時,記者走訪數家期貨公司了解到,由於原油期貨籌備期較長,期貨公司基本上都做了比較全面充足的準備,不僅針對境內的化工企業可以提供優質的服務,而且針對境外客戶的交易平台也已搭建好,準備全力開拓境外客戶。

推動期貨立法

長久以來,石油素有商品之王的美稱,國際原油價格的跌宕起伏一直牽動著世界經濟和政治神經。為了規避價格波動的風險,20世紀80年代,國際金融市場開始推出原油期貨。國際原油貿易後來多採用期貨價格作為基準價,再根據不同油品差異和地理位置等給予一定的升貼水。

目前世界上交易量最大,影響最廣泛的原油期貨合約共有3種:紐約商業交易所的輕質低硫原油即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WTI)期貨合約,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的北海布倫特原油(BRENT)期貨合約,以及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的杜拜原油(DUBAI)期貨合約。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證監會副主席薑洋表示,儘管亞太地區的原油消費量和進口量大,但在該時區內還沒有一個成熟的期貨市場為原油貿易提供定價基準和規避風險的工具。

目前,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國家從中東地區進口原油的價格,比歐、美國家在同地區購買同品質原油要高。作為世界上重要的石油生產國和消費國,我國原油進口量近年快速增長。2017年原油進口量達到843萬桶/日,全年進口總量4.2億噸,同比增長10.1%,首次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原油進口國;原油對外依存度也從2008年的49%攀升至2017年的67.4%。

在此過程中,國際原油價格的大起大落,對我國經濟造成了較大衝擊。業內人士表示,中國版原油期貨的推出,有利於形成反映中國和亞太地區石油市場供求關係的價格體系,油價會多一個“製動系統”,為國內原油企業提供保值避險工具,完善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

北京工商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胡俞越表示,原油期貨作為我國第一個國際化的期貨品種,第一步是引入境外投資者參與,探索期貨市場國際化的市場運作和監管經驗,今後還將探索走出去的可能性,讓世界從“認識”中國原油期貨到“認知”中國原油期貨,最終“認可”中國原油期貨。

對於即將上市交易的原油期貨,中國石化集團石油商業儲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周立偉表示,原油期貨是中國第一個允許境外投資者參與的商品期貨交易品種,是中國建立現代高效的石油市場體系、提升在國際石油市場的話語權、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舉措,也是實體企業優化資源配置、規避價格波動風險的重要工具。

與此同時,薑洋在政協經濟組討論時表示,今年他提交的兩個提案均與期貨有關:一個是加快期貨法立法工作提案;第二個是建議振興鄉村現代農業,發展期貨市場,已提交給了中農辦。

據了解,目前期貨法立法已經通過人大內部程式,等常委會通過就可以執行,但由於各種因素慢了下來。因此,他作為政協委員,在本次兩會上提出了加快推動期貨法立法的提案。期貨法急需加快頒布,和中國即將在3月26日推出國際化的原油期貨有關。

薑洋表示,原油期貨上市以後,會涉及大量海外投資者參與,如果沒有一部法律去調整、規範各種關係,可能會對開放產生影響。此前3月9日,他曾提及建議推動期貨法立法。薑洋舉例稱,對海外投資者來說,在投資一個市場前,會通過合規機構來綜合評估該市場的法律環境如何。如果缺乏相關的法律,海外投資者參與該市場的積極性就會受到影響。

期貨公司積極備戰

“近期我們一直在浙江以及山東地區走訪煉油石化企業,經過與客戶充分溝通後爭取讓他們能參與原油期貨交易。目前,已經接觸數十家能化企業,客戶參與意向較為明確。”南華期貨北京分公司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與客戶的交流過程中,更多的了解客戶的需求。

據記者了解,其實從去年年底以來,不少期貨公司都在積極走訪能源企業,吸引他們投身原油期貨交易,甚至部分期貨公司在傭金方面打起價格戰。

“目前,國信期貨廣州營業部在原油方面有兩個重點,一是與交易所以及大型現貨企業聯合舉行原油期貨推介報告會,就合約設定、期貨現貨結合、套利套保以及投資機會做全面的推介和討論。二是營業部結合總部研發力量支持組建能化研究團隊,針對產業需求和各種研究服務需求進行對接支持。”國信期貨金橡膠小組副組長張福超接受《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采訪時表示。

據記者了解,以往期貨公司更多是介紹原油期貨交易交割規則,沒能切中企業與機構投資者的痛點。如今更多向他們推薦各種套利交易策略,大幅減低價格異動等風險。此舉收效不錯,可以促使原先選擇觀望的下遊能化企業決定參與。不過,相比國內企業參與原油期貨熱情高漲,海外投資機構的步伐稍慢一拍。

據一家期貨公司內部人士透露,由於在國內原油期貨上市初期,其價格將更加貼近運往遠東地區的可交割油種CFR(到港價),比國內原油期貨報價可能高出2.5-2.8美元/桶,這個價差足以讓不少對衝基金獲得不錯的套利收益。不過,這種跨地價差套利交易實際收益到底有多高,還取決於人民幣匯率波動幅度。

編輯:劉春燕 主編:陳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