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長期徘徊在5%”:科技創新要捨得向基礎研究傾斜

資料圖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很多代表委員反映,我國基礎研究投入不足,佔比長期徘徊在5%左右。在3月11日的記者會上,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對該問題做了回應,稱“對中國科技界來講,基礎研究的能力和產出是我們的一個短板。”並表示“中國加強基礎研究是堅定不移的。”

拿中美基礎研究投入做對比——“美國在15%左右、中國在5%左右”,坦承自身投入不足,在我國科研經費投入呈逐年上升態勢的背景下,無疑頗顯客觀理性。

近年來,我國重大科技成果不斷湧現,嫦娥探月、北斗組網、航母海試、鯤龍擊水……這些也為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了有力的科技支撐。這離不開投入的增加: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我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為19657億元,比上年增長11.6%,其中基礎研究經費1118億元,佔比5.68%。

成果讓人欣喜,進步有目共睹,5.68%的佔比也已是歷史新高。但這一比重與發達國家15%-20%相比,仍有差距——2012年,法國這個比重甚至達到了24.4%。

基礎研究投入不足之外,結構不合理,也是我國基礎研究投入所面臨的重要問題。這主要就體現在過度依賴中央財政,地方財政投入明顯偏低、企業對基礎研究投入嚴重不足等方面。正如此次記者會上王志剛部長提到的那樣,“美國是聯邦政府、地方政府、企業、社會力量都在投,中國的5%基本上是中央財政投的,地方財政和企業投的很少”。

數據也佐證了這點。科技部基礎研究司司長葉玉江曾披露,“美國聯邦政府對基礎研究投入佔一半,而我們佔到了90%;我國地方政府對基礎研究投入佔7%,而美國是接近20%;美國的社會資金佔總投入的20%,對於支持非共識項目起到重要作用,但是我們的企業投入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值得一說的是,雖然總體上我國企業研發經費的投入規模不斷增大,但正如有些學者指出的,企業將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到引進國外技術的模仿創新等外延創新活動中,耗時耗力的基礎研究則投入寥寥。長此以往,我國企業研發活動的自主創新活動、研發行為較少,也勢必會製約建設創新型國家目標的達成。

而從現實來看,製約企業加大基礎研究投入的因素也有不少,如技術成果無法轉變為經濟優勢、企業自身研發基礎較弱、高技術企業的引領效應發揮不夠等。

在此語境下,要激發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基礎研究的活力,構建多元化的投入體系,就需要對準企業基礎研究發展痛點,充分發揮政府部門平台效應,用規範的市場經濟制度環境,拆除企業從事基礎研究的藩籬,給企業從事基礎研究的勇氣。

在這方面,有些地方已經走到了前頭。浙江省近日頒布意見稱,進一步完善落實縣域創新驅動發展扶持政策,通過提升發展科創服務平台,完善科技投融資體系等措施,實現做大做強創新型企業的目的。對“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財政科技投入增幅雙下降的縣(市),實行“一票否優”。

有些地方在采取各種措施,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後,還從中嘗到了甜頭。以安徽為例,在創新能力連續7年位居全國第一方陣的同時,全省生產總值在科技創新的加持下,首次登上3兆台階。

說到底,科技創新要向“捨得投入”要效果——不只是中央財政要投入,還要引導地方和鼓勵企業在科技創新基礎研究上增加投入。這樣才能讓科技進步有更穩固的支點,也讓社會發展有更強力的助推器。

梅堂(媒體人)

編輯 陳靜 校對 危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