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深網丨賽道之王沈南鵬:中國第一投資人如何煉成的?

劃重點:

沈南鵬的故事是一個時勢造英雄的故事,是一個尋求機會的人在每一步都踩準了時代的踏板。從投資銀行家,到創業家,再到投資家,在沈南鵬看來,這環環相扣的職場生涯,都不是個人可以設計,在某種程度上,是這個大時代的贈予。過往的工作經歷使沈南鵬有著超越普通創業者的見識和格局。他經歷過經濟周期,也知道一個互聯網公司增長停滯時如何應對。沈南鵬在風險中尋找投資機會,在每個投資機會裡盡可能減少和規避風險。同時,沈南鵬還必須要跟得上潮流。

作者:薛芳 編輯:康曉

編者按:

近三十年,中國創投行業經歷了從0到1的歷程。中國科技互聯網企業的誕生、成長、壯大,與風險投資人有著莫大的關係。如今,中國基金業協會備案的基金已經超過了兩萬家。《深網》推出中國創投三十年人物圖鑒系列報導,回顧這水大魚大、激情燃燒的三十年裡,最具代表性的十位投資人。是為系列報導三。

2010年,沈南鵬換了新髮型,把公眾視野裡的周潤發式的大背頭剪成了普通的小平頭。那一年是沈南鵬大放異彩的起點,紅杉中國有9家投資的公司成功IPO, “髮型的變化標示著他的進步”,紅杉中國早年投資過的班機管家CEO王江說。

沈南鵬個頭1米8,一度,他非常在意自己的公眾形象。在他看來,一些關於他的書和媒體報導,有很多素材並不真實,因為從未採訪過他本人。沈南鵬1989年畢業於耶魯大學商學院,在花旗銀行、雷曼兄弟證券和德意志銀行有過7年的工作經歷,1999年他創立攜程,2002年創立如家。2005年,他加入紅杉中國,成為合夥人。

“他是中國風險投資界最成功的投資人,沒有之一。” 騰訊創始人馬化騰曾在一個公開活動上說。媒體則直接評論說他買下了中國半個互聯網。

過去的14年,沈南鵬帶領著紅杉中國投資了包括阿里巴巴、大眾點評、拚多多、大疆創新、滴滴、京東、今日頭條、美團等數百家科技創新型企業。此外,紅杉中國在美團點評、58趕集合並等並購案中也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只要你還在創業,只要你還在這個大的行業裡面,我相信大家繞來繞去都會遇到紅杉”,美團CEO王興說,“因為紅杉總在那裡,而且總是衝在最前面。”

伴隨著成功,熟悉沈南鵬的人感知到了他的變化,紅杉中國剛創立前幾年,其整個人是一種緊繃著的狀態,但最近這兩年,“沈南鵬是相當的平和”,經緯創始合夥人張穎這樣描述沈南鵬,“一開始,是數家同行在一起,進行廝殺,很激烈。但後來,我越來越焦慮,他卻越來越穩健。”

作為業界公認的中國第一投資人,沈南鵬的成功有哪些偶然和必然?

水大魚大

沈南鵬1967年出生於浙江海寧,海寧也是王國維和金庸的故鄉。他個頭很高,講話語速極快。在沈南鵬的作家好朋友余華的眼中,“他身上融合多種正反的特質:驕傲與謙虛,激進與保守,強硬與溫柔。”

4月2日,富比士公布了“全球最佳創投人”2019年榜單,沈南鵬再度榮膺榜首。《富比士》如此點評:幾乎沒有人能夠比沈南鵬更有資格享有“點金手”的美譽,他是阿里巴巴、京東和拚多多等中國領先科技企業背後的重要投資人。

“全球最佳創投人”榜單從2001年開始,每年都會有100名頂尖風險資本家上榜,這個榜單被譽為“投資界奧斯卡”。這已經是沈南鵬第二次榮膺榜首。

《富比士》撰文稱,Facebook和Twitter投資人“統治”全球最佳創投人榜單的時代已經結束,矽谷投資人“霸屏”的歲月正在遠去,屬於中國投資人的時代已然來臨。

近十年,紅杉資本的成功很大一部分要得益於在中國的投資。

沈南鵬在接受吳曉波採訪時候如此評價,“中國人如果上榜,最大的依據是因為整個中國的市場起來了。中國的市場和美國是當量的,過去三十年,中國成為超級獨角獸的公司中國比美國多。水大魚大。”

既然是水大魚大,為什麽只有他得了第一?沈南鵬的回答是,賣油翁,手熟而已。

熟悉沈南鵬的人都知道,他不僅勤奮、而且謙虛。

對於紅杉中國的投資經理,周一例會的時候,他們都必須準備好應對老闆詳細的問題。與此同時,沈南鵬還以在一天當中任何時候都能秒回郵件和消息著稱。

近些年,沈南鵬每次見徐小平,都會問他最近投資了什麽項目。徐小平提到的公司,他會記下來。

“沈南鵬很謙和,紅杉成立這些年,沈南鵬對創始人有著極大的尊重,再小的創業公司,他都會稱創始人某總。”光點資本投資人符正告訴《深網》。

在多年以前,沈南鵬讀過吳曉波的《激蕩三十年》,也讀過余華的《兄弟》,在他看來,這兩本書有異曲同工之妙,不同之處,一個是紀實性的,一個是虛構類的小說,是黑色幽默。

《激蕩三十年》寫了改革開放這三十年,這是一部深刻的社會反思小說。余華的《兄弟》寫了四十年(從1967到2007年)的兩次社會裂變,這兩次裂變,一次是“文革”,一次是市場經濟所造成的價值觀的顛覆、以及人和人之間關係的顛倒。

沈南鵬談及,在《激蕩三十年》和《兄弟》這本書下半部中,他看到的是歷史的濃縮,西方國家可能用一百年走完的歷史,我們用三十年就走完了,“我們這一輩的人,感觸非常深,會從不同的角度去回顧這一段的歷史。”

對喜歡讀歷史書的沈南鵬來說,改革開放這三十年,中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覺得自己是一個受益者。毋庸置疑,沈南鵬的故事是一個尋求機會的人每一步都踩準了時代的踏板。

從投資銀行家,到創業家,再到投資家,在沈南鵬看來,這環環相扣的職場生涯,都不是個人可以設計,在某種程度上,是這個大時代的贈予。

最佳路徑的選擇

7歲之前,沈南鵬都生活在浙江海寧。童年的沈南鵬是一個非常喜歡讀書的孩子,與一般孩童相比,他似乎缺少了少年時期的玩耍和輕鬆,除了上學就是少年宮參加數學培訓班。

七歲之後,沈南鵬的媽媽把他送到了上海的姑姑家,他在上海開始了9年義務教育。那時候的沈南鵬,數學成績出類拔萃,獲得全國數學競賽一等獎。中學畢業,他被保送進入上海交通大學應用數學系,他當時的理想是成為一個數學家。

1989年,沈南鵬考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數學系。他在哥倫比亞數學系的成績也不錯,只不過他發現,比同學花費更多的時間才得到一個稍微高點的成績。

他對好朋友余華說,“中國人在很多時候,把熟練當成了天才”。

那段時間裡,一個中國留學生的故事讓很多留學生受到了刺激。這個中國學生從運籌系博士攻讀中退出來,進入了華爾街最好的一家公司。這個故事讓沈南鵬醍醐灌頂,他意識到華爾街也是一個不錯的方向。

沈南鵬對自我有了清晰的認識,他擱置了作為數學家的夢想。“在美國,你得面對現實。一個中國人在那裡,什麽生存之道最好,可能就變成了我自己的生存之道,所以我進了華爾街。”沈南鵬說。

因此,沈南鵬被稱為“機會”主義者。後來,沈南鵬對媒體如此詮釋,“機會主義,我理解的意思是每一個機會來的時候我都會抓住他,具備一個開放心態。”他當時總結,“我是個機會主義者,但我不是投機意義上的機會主義者。”

又過了一年時間,他退了學,準備到耶魯大學去讀商學院,以便朝華爾街的方向前行半步。兩年後,沈南鵬來到紐約。這次他多了一個MBA的學位。但沒有人願意給他機會,他應聘過十幾家公司,都失敗了。

沈南鵬不甘心就此離開,花旗銀行有一個應聘的機會。眾所周知,要通過花旗銀行的面試極其不易。

“一家賭博公司計劃在當季的NBA的每場比賽中下注猜贏家,猜中了賭本翻一倍,猜錯了血本無歸,如果賭博公司要求你在總決賽時仍留有1000美元的賭本,當季的首輪比賽應該下注多少?”

出這道題的人是史丹佛大學數學系的博士,他的表情極為不屑,等著答題者落荒而逃。解答這道題的人是沈南鵬,由於在哥倫比亞大學數學系有一年的學習經歷,在10分鐘內,他給出了正確答案,也為他贏得了進入花旗銀行的機會。

沈南鵬今日的榮光,最初的契機,就是華爾街,從那一刻開始,做一個數學家還是商業精英變得涇渭分明。

保守主義者的冒險

沈南鵬叩開了花旗的門。當沈南鵬在職場生涯努力向上走的時候,大洋彼岸的中國正在發生著快速的變化。

1990年年底,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成立,隨後的第二年7月,深圳證券交易所成立,中國的證券市場形成。這個新興的證券市場在牛市的瘋狂和熊市的慘淡中趨於成熟,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在離開中國5年後,看到機會的沈南鵬回到了香港。這一次他並沒有代表花旗,而是在千挑萬選後接受了雷曼兄弟的邀請……

當互聯網、矽谷、納斯達克、網景等開始溫暖知識青年夢想的時候,沈南鵬再次轉換軌道,他開始關心和研究各種互聯網商業模型。沈南鵬告別了優厚的薪水、令人羨慕的職位,1999年,沈南鵬決定創業了。

1999年,瘋狂年代,中國互聯網創業風起雲湧。

中國第一家B2C網站誕生,創始人王峻濤給他起了一個奇怪的名字——8848。這個模式是亞馬遜的首創。而初創的新浪搜狐網易三大門戶,可以窺見雅虎的影子。馬雲已經36歲,他創立了阿里巴巴。馬化騰將OICQ(QQ的前身)掛在了網上。

對當時的沈南鵬來說,“創業也面臨著巨大的風險,原來有著舒適生活,收入水準也不錯。如果你現在去做一個事情,失敗了。你還能回到從前嗎?可能會也可能不會。”

對29歲的沈南鵬來說,創業也意味著巨大的風險,他選擇了冒險。

沈南鵬是個保守的人,因此,他會規避風險。攜程創業時,本已算得上富有的沈南鵬隻拿出60萬人民幣獲得40%的股份,並在隨後幾輪融資中高度稀釋。如果沈南鵬不是那麽規避風險,他完全可以在攜程佔有更多的股權。

這種對風險的厭惡,也表現在他的娛樂生活上,對於富人們喜愛的遊艇,沈南鵬就不是那麽著迷,理由是,“因為我發現小的遊艇晃得厲害,相對來說, 我更喜歡高爾夫和爬山,海上的東西還不如在陸地上來的扎實。”

攜程從創立到上市,用了4年時間。後來,“攜程四君子”創立如家,又延續了另外一個在納斯達克的輝煌。如家於2001年底開始創辦,隻用了5年時間就超越了歷史更長的錦江之星連鎖酒店,成為同類市場的第一名。

對沈南鵬來說,從華爾街的投資銀行家轉型為中國互聯網的創業者,很多時候,需要彎下腰,異常艱難的從零開始,但在沈南鵬自己的敘述中,看不到任何情緒的波動,這或許源於他對現實清晰的認知。

攜程發展初期,去找一些合作夥伴,特別難。沈南鵬自述,“與之前的工作氛圍比,存在的差異也比較大。我在德意志銀行的時候,比如要見中國銀行的資本部老總,是很容易的,因為我背後是德意志銀行,而不是因為我是沈南鵬。”

“攜程創立後,約東航,看攜程的呼叫中心能不能和東航的呼叫中心有合作?人家會問,攜程是什麽公司,為什麽要合作?合作公司很居高臨下很正常。在這種狀況下,如何去編織上下遊的關係,包括跟酒店的合作,只能慢慢的積累”。

再次轉型

2005年,紅杉中國找到沈南鵬時,他已經是個很有經驗的創業者了。

紅杉美國從沈南鵬的前同事、競爭對手、個人投資的創業者等一群人中做了一個背調。他們描述的是一位思維敏捷的思想家,一位精明的戰略家,一位無情的交易者,一個沒有時間閑聊,很少表露情緒的人。

而更為重要的是,他過往的工作經歷使得他有著超越普通創業者的見識和格局。他經歷過經濟周期,也知道一個互聯網公司增長停滯時如何應對。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當時的沈南鵬在德意志銀行,他看到了一個公司在一夜之間倒閉。“世界變了,投資銀行這個行業還會存在嗎?”沈南鵬原來清晰的邏輯都被打亂了。

“SARS之前,攜程一直維持著30-40%的增長,如家的訂房量一直是90%以上。而SARS後,那個季度的訂房量巨減,機票也是。如家更是降到了70%,那時我們都年輕,未經歷過這樣的挑戰。對公司來講,考驗公司的內力。”沈南鵬說。

總之,紅杉美國找到了一個優秀的創業者。阿里巴巴副主席蔡崇信在一次接受採訪時說:“紅杉從第一天開始就有著合適的模式。他們選中了沈南鵬——他能夠發現適合中國的創始人和產品——並賦予了他完全的自主權。”

對於保守的沈南鵬來說,這次職業轉型他沒有感覺到冒險,他覺得很開心,“一個人最幸運的就是職業生涯具有連續性,你前面的工作為後面的鋪墊了很好基礎。”

為什麽紅杉美國會選擇在2005年這個時間點,把橄欖枝拋向沈南鵬?

在美國,2005年,百度、分眾和尚德電力在納斯達克上市。那個時候,美國的投資人很喜歡聽美國版的中國故事,比如中國的谷歌,中國的亞馬遜……矽谷的投資者也在尋找一些新的增長點。

而此前一年,矽谷銀行組織了一個為期6天的北京和上海之旅,紅杉資本、KPCB、NEA等頂尖投資機構的人組成了一個25人考察團。考察團逛了逛長城,也去了趟中關村。而那一年中國有11家互聯網公司在海外資本市場上市。

紅杉是那波考察團中第一批在中國設立基金的投資機構。2005年9月,時任攜程CFO的沈南鵬與另一位創始合夥人張帆,以及Sequoia Capita(紅杉資本)一起創立了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幾乎同時,新合夥人周逵、計越加入。

紅杉資本中國第一期規模為2億美元的基金,不到兩個月就被超額認購。毋庸置疑,一期基金的規模堪稱豪華。那個時候IDG整個基金的總規模僅有2億美金,IDG的合夥人周全自嘲說,“IDG其實就是個中小VC。”

紅杉中國初期,為了擴大紅杉中國的知名度,沈南鵬四處演講,頻頻曝光。

沈南鵬梳著周潤發式的大背頭,戴金邊眼鏡的形象伴隨著早年的紅杉中國,留存在媒體記憶裡。

尋找高成長性企業

紅杉中國初期,首先是在“熟人”的圈子裡尋找投資項目。

周鴻禕在一篇自述文章裡提及,沈南鵬在創立攜程的時候他們就認識了。周鴻禕將3721賣給雅虎以後,短暫出任雅虎中國區總裁,後來又離開雅虎去了IDG。因為IDG投資了沈南鵬創立的攜程。

周鴻禕與沈南鵬因此而相識。周鴻禕自述,在沈南鵬不知道他在做什麽的時候,沈南鵬就決定投資了。2006年1月,紅杉資本向奇虎360投資600萬美元。

三個月後,紅杉投資又以首輪100萬美金投資,成為大眾點評A輪唯一的融資方。

沈南鵬和大眾點評創始人張濤一樣都是上海人。此外,團隊中的周逵、計越也都找了一些自己的關係,比如說通過以前認識的朋友來尋找項目。文思創新就是周逵加入紅杉之前關注過的一個項目,後來紅杉投資了它,並很快成功上市。

紅杉中國在中國的第二年,沈南鵬意識到,中國和美國在資金、創業企業和市場環境上,有著很大的差別。他坦言:“紅杉成立那幾年,時常能感受到壓力,因為美國紅杉的業績非常出色,但是美國的成功不一定會複製到中國。”

學數學出身的沈南鵬,善於通過模型得出判斷,不管多複雜,他總能在10分鐘內就總結出企業的商業模式,與一般人從A到B的推理不同,他似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從A到Z的推演。

諾亞財富的CEO汪靜波很早結識沈南鵬,覺得他雷厲風行,回郵件和短信的速度飛快,不管多晚都是如此。這種沈氏工作風格,一度讓樂蜂網創始人李靜倍感壓力,甚至做夢夢見沈南鵬管她要財務報表。

紅杉中國創立前兩年,出手投資的項目並不多,成功和失敗兼而有之。沈南鵬就養成了“快、穩、準”的沈式投資風格。有圈內人評價他“進入快,收益快,成名快,笑臉快”。

那一時期的沈南鵬,整體上是一種創業的狀態。周鴻禕曾有過描述,他覺得沈南鵬像海裡的鯊魚和陸上的杜賓犬。鯊魚只要聞到血腥味,就會不顧一切地衝過去;杜賓犬則體態優雅,但具有極大的耐力和速度,總是鬥志昂揚。

2009年沈南鵬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當時的他一周會見十個公司,一年見400多個公司,三年多的時間,紅杉中國大概見了一千家公司,最後投資了五十家。”

這50多個項目,涉及餐飲、金融、農業、消費、新能源、互聯網等。

行業跨度很大,而與此相對應的是沈南鵬的投資方法論:中國GDP的增長使人們的可支配收入提升,帶來巨大的消費需求,沈南鵬和他的同事們在尋找消費升級帶來的機會。相比美國紅杉,沈南鵬看中的是高成長性。

即便如此,紅杉中國早期在中國的發展也並非全是坦途。2008年底,紅杉中國創始合夥人張帆離職。有傳言是由於其投資的大部分項目不理想,如亞洲傳媒退市,佔座網、悠視網等項目均不見起色。

2009年,美國一個科技部落格Techcrunch發布關於沈南鵬被解雇的傳聞,沈南鵬對媒體澄清,紅杉中國本來就是由本地合夥人擁有的公司,對他來說不存在“雇用”的問題。

很快,籠罩在紅杉中國陰霾就散去了。

而2010年,在紅杉中國的歷史上,是一個特別的年份。進入2010年後,紅杉中國創下九家企業上市的投資記錄。相比過去的五年裡,2010年是紅杉中國退出成績最好的一年。

買下整條賽道

2010年,移動互聯網拉開了大幕。IT橘子數據顯示,那一年紅杉中國總共投資金額為12.8億,總共投了22個項目,包括美團A輪,唯品會A輪。

投資了美團後,紅杉中國還陸續投了京東、聚美優品、樂蜂網,58,趕集,美麗說等電商企業。美國紅杉的理念是“下注於賽道”而非“下注於賽手”。但唯品會創始人沈亞對媒體評價,沈南鵬至少通過在電商的布局,已把整條賽道都買了。

為什麽是紅杉中國,為什麽是沈南鵬?

業界眾所周知,在紅杉中國,其關注的行業都有繪製的圖譜,上面標注著相關產業鏈中涉及的公司、聯動關係、發展狀況。整個產業的發展現狀如何,下一個風口有可能波及到哪個環節、哪些公司。

方法論有了,執行力是關鍵。一位投資人如此評價沈南鵬,“沈南鵬7x24小時都在琢磨deal,他不介意跟創始人召開高頻次的會議,如果這能夠給紅杉爭取更好的條件和折扣的話。”

也曾有記者問沈南鵬,在投資上有沒有走麥城的經歷?沈南鵬坦然回答,不可能投資的所有的項目都能做起來,這是不可能的。

沈南鵬接著說,“創業者的走麥城,往往不是某一件事情把整個命運改變了。在生活中,很多時候,改變命運的都是小事。”

打個比方,如果一個項目紅杉中國進去晚了,在這個事情上只得了八分,那在不遠的將來,沈南鵬一定會想盡辦法把這兩分補上的。

熟悉沈南鵬的人都知道,對於承認錯誤這件事情,沈南鵬沒有心理壓力。錯了就改。

2016年,共享單車把中國的投資人分成了兩波,投共享單車和沒投共享單車的。《財經》雜誌記錄了一個小細節,沈南鵬為了投資摩拜,給相關人員打了40分鐘電話,“就為這麽一點點份額,他不斷的跟你說,咱這關係,咱關係這麽好為什麽還不給我份額?”

紅杉中國曾錯過京東,錯過今日頭條,但在這些公司後續的融資裡,紅杉中國還是跟上了。也曾錯過小米,但紅杉中國後續投了小米的生態鏈公司。

由此可以窺見,紅杉中國之所以能擁有整個賽道,皆是聚沙成塔。2015年,中國互聯網的並購之年來臨時,滴滴快的,58趕集,美團點評,紅杉中在外界被看作是這些大並購的幕後推手之一。

《The Information》報導,一位跟紅杉中國競爭關係的投資人說,沈南鵬的注意力未必持久,“在談成之前,不管沈南鵬再怎麽努力追求你,如果你不能不斷取得勝利的話,就再也見不到他了,他沒有時間留給輸家。”

在余華眼中,沈南鵬是一個什麽事情都能放在桌子上說的人,“他不搞陰謀詭計,因此別人和沈南鵬交往,用最簡單的方式就好,這是一個讓人覺得交往很輕鬆的朋友。”

第一名情結

2018年,沈南鵬得了“全球最佳創投人”第一名後的第二天,吳曉波在視頻訪談中問沈南鵬,得到第一名是什麽感覺?

沈南鵬如此回答,“60年代出生的這波人,從小有拿第一名的心態,這跟從小受的教育是相關的,潛意識裡總是覺得要做第一。小時候每周都在少年宮裡,天賦都有點,但不見得所有的人都有巨大的天賦。”

沈南鵬在風險中尋找投資機會,在每個投資機會裡盡可能減少和規避風險。同時,沈南鵬還必須要跟得上潮流,比如他要嘗試去玩遊戲、讀手機書、看卡通片,以便了解有興趣投資企業的產品和服務。

正如他母親所說的,小時候拚命學習,長大了玩命工作。這一切皆源於沈南鵬的好勝心,《財經》曾採訪沈南鵬,好勝心的根源是什麽?他答,“就像你上中學,如果你不是最好的,你就不會被老師選送去少年宮數學班,你就看不到原來數學還可以這樣來理解。對於今天整個中國互聯網,如果你不是頂級的,你根本不會深度參與其中,也看不到這麽多的風景。”

幸運的是沈南鵬熱愛他的這份工作,沉浸其間,不斷的學習,不斷的進步,不斷的成長。“沈南鵬性格是直來直去,不拐彎的,而且熱情、敏銳。你把他放在陌生環境裡,他肯定是第一個做出反應的人。我覺得,這就是他能夠成功的原因之一。”余華如此認為。

而下一個十年,沈南鵬帶領的紅杉中國還能否繼續把準時代的脈搏?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