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專家呼籲將治療化療相關噁心嘔吐的一線藥物進入醫保

噁心嘔吐是抗腫瘤化療中最常見且令患者最痛苦的副作用之一,高催吐性化療藥物所引起的嘔吐發生率大於90%。CINV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會增加患者就診次數、降低化療依從性、減少化療次數,甚至使患者拒絕進一步化療等,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抗腫瘤治療效果。治療CINV的一線藥物進入醫保將有利於降低患者的心理和經濟負擔。

目前,我國的腫瘤患者在不斷增多,有關腫瘤的治療問題一直是醫學界的重點研究內容。臨床實踐中,多採用藥物化療的方法來治療腫瘤。

值得注意的是,化療在發揮正面療效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不良的副反應,比如骨髓抑製、粒細胞減少等等,其中讓患者們最深受其苦的副反應就是噁心嘔吐。

CINV的危害

醫學界將化療引起的噁心嘔吐(簡寫為CINV)分為急性嘔吐、預期性嘔吐、爆發性嘔吐,難治性嘔吐等幾種癥狀,通常病患出現化療急性嘔吐可以很快被控制住,最令醫生們苦惱的是預期性嘔吐,一些患者一走進化療室就想吐,這是神經問題,難以根治。

高催吐性化療藥物所引起的嘔吐發生率大於90%,多種抗腫瘤藥物的合併使用以及多周期化療後,都有可能增加噁心嘔吐的發生率。

北大腫瘤醫院梁軍教授告訴記者,CINV的嚴重性分成兩個方面:

第一對病人身體質量的損傷,如果持續噁心嘔吐,會出現脫水現象,很有可能造成集體肌體嚴重損傷,甚至有致死的風險。

另一方面是對化療效果的損傷,如果患者出現嚴重的噁心嘔吐現象,醫生在用藥上必須減少化療劑量,延遲用藥時間,這可能會導致化療失敗。

CINV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會增加患者就診次數、降低化療依從性、減少化療次數,甚至使患者拒絕進一步化療等,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抗腫瘤治療效果。

CINV是怎麼發生的?

為什麼會出現CINV現象,學界仍沒有十分確切的答案,目前了解到有外周和中樞兩種途徑會致吐。

其中,周圍神經致吐,就是化療藥物對胃腸道的黏膜有刺激,刺激損傷以後,它就釋放5-羥色胺,5-羥色胺和受體結合以後,就沿著神經傳導到中樞,然後就引發了嘔吐。

而另一類中樞神經致吐是指化療藥物直接作用於中樞,一個受體與NK-1受體結合,引起嘔吐。

呼籲CINV相關藥物進醫保

我國目前的醫保體系中,輔助性止吐藥物和周圍神經止吐的藥物已進入國家醫保,但是中樞止吐的藥物卻仍站在醫保門外,影響著高致吐風險化療患者的依從性及可及性。

梁軍教授認為,中樞止吐在治療中是十分重要的方法,它能夠截斷中樞神經遞質和NK-1受體的結合,從而終止嘔吐。

在2014版《腫瘤治療相關嘔吐防治指南》推薦三聯用藥方案為預防高致吐性化療引起噁心嘔吐的一線方案,因為增加單一抗嘔吐藥物劑量的抗嘔吐效應增強作用有限,而聯合使用作用機制,不同的藥物可發揮相加或協同作用。

面對在中樞性機制作用下的頑固性噁心嘔吐,在一種或兩種的預防嘔吐藥物的基礎上加用小劑量的吩噻嗪類藥物、抗膽鹼藥物,或阿瑞匹坦,抗嘔吐效應相對更好。

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專門提出將腫瘤的用藥納入醫保的問題,目前已經有十幾種常見抗癌藥物納入醫保體系,後續會有更多藥物加入。

醫保目錄調整要按照「保基本」的要求,重點考慮癌症和罕見病等重大疾病用藥。

目前做化療引起噁心嘔吐病人的可能性大概是80%,將NK-1受體拮抗劑納入醫保,將有利於降低患者的心理和經濟負擔,讓更多有胃腸道反應的化療群體及早獲益。

未來,針對化療引發的噁心嘔吐的醫學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研發新藥物,另一個是改變治療手段。

雖然化療仍然會是治療腫瘤的主戰場,但在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已經能夠使藥物所引起的副反應得到很大程度上的降低。

醫療技術的不斷改進,正在切實地幫助到患者緩解身體不適,提高生活質量,未來的發展是值得期待的。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