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曹三玲:腫瘤專家患肝癌,12年不複發的4點經驗

有效抗癌找硒教授,你好,我是曹三玲。每天寫一篇文章,分享我的思考及經驗,這是第431篇文章,希望對你的康復有幫助!

所有患者在顧問的時候都說了心中的一個擔心——複發,因為癌症的治療太痛苦了,讓自己畢生難忘,不願意再一次經受同樣的歷程。

所以有的患者在忍受著痛苦的時候,努力的為自己的康復而努力,有的患者說到自己變了一個人,知道自己要活下去,所以不斷的讓自己改變以前所有的不良習慣。

有一位患者,因為患癌,沒法去上班,在家裡,放下病人的角色,擔當起家裡的「保姆」,為家裡的人做好後勤的工作,而在這個過程中,他也用各種的方式來獎勵自己,讓自己活得更開心。

但是也有的患者因為患癌,把癌症當成是自己生活的全部,做運動擔心對身體不好,出去害怕別人知道自己患癌,為各種的事情而擔憂,生活的圈子越來越小,越活越孤單。

不知道你現在是怎麼樣?是在家裡無所事事,胡思亂想,感覺憂鬱孤獨,還是妥妥的安排好自己的事情,讓自己滿心愉悅的過好每一天?

同樣是患癌,同樣是一天24小時,可是不同的心情,每一天過得不一樣,身體的狀況也完全不一樣。

一、憂鬱孤獨的危害


1、使患癌發病風險高了3倍


美國耶魯大學格雷琴·赫米斯曾做了這樣的一項研究。她將小白鼠從一出生就從族群中分離出來,經過研究發現,被隔離的小白鼠比處在族群匯總的小白鼠患上乳腺癌的風險高三倍,而且分離的小白鼠的腫瘤更多、更大、更致命。

赫米斯說,導致這種結果的首要原因是精神壓力無法疏解,而且發現被隔離的小白鼠的體內產生的一種壓力荷爾蒙——腎上腺酮更多,乳腺組織可接受這種壓力荷爾蒙,可能直接促進了乳腺腫瘤的生長。

2、孤獨使癌症複發風險高達40%


發表在《Cancer》上的一項研究調查了9267位乳腺癌女性,通過長達10.6年的隨訪記錄結果發現,1448名乳腺癌患者癌症複發,1521名乳腺癌患者死亡(900名死於乳腺癌)。

通過了解患者確診後2年內的患者的社交網路,結果顯示,社交孤立的女性乳腺癌複發風險高達40%,死於乳腺癌的風險高達60%。

二、良好心態的好處


1、得到康復


一位乳腺癌患者說,她打從心裡感謝這場病,因為她的上半生就像個機器不停地連軸轉,忙著事業、忙著照顧家庭,完全忽視了自己。

直到得了乳腺癌後,她終於停下來了。開始時,極度地懊悔曾經拚命工作的自己,怨恨為什麼沒有將健康問題放在心上,活在癌症的恐懼當中。

直到後來,遇見一位已經患病12年的大姐對她說:「得這病,千萬別想太多,沒心沒肺地活著比什麼都好!多出去走走,你的心態就會不一樣。」

想到從來沒為自己而活過,既然不知道生命還有多長,那就先去享受一下,看看外面的世界,走了也不遺憾。

她踏出了家門,加入了好友的旅行當中去,不斷的結交更多的朋友,結伴遊玩。玩著玩著,已經到了患病的第四個年頭,身體狀況保持的還不錯,康復就這樣簡單的回來。

2、避免複發


有一位患者,患癌後無法走出恐懼,越來越封閉自己,藥物的效果越來越差,連基本的走路都需要攙扶。

她的丈夫看到這樣,不願意就這樣看著她走向生命的終點,於是辭掉工作,帶著她出去旅遊。

走出去,看到都是在歡笑的人們,她的笑容慢慢回復到臉上,白天玩得開心,晚上睡覺踏實,根本就沒有時間去想癌症兩個字。

她的丈夫鼓勵她將出去遊玩的所見所聞記錄下來,每天玩回來,丈夫顧照片的時候,她就忙著把當天開心的事情重複一遍記錄下來。

從跟團的旅行,到自駕車的旅行,走的地方越來越多,隨著時間的累積,回憶也越來越多,她沉浸在這種快樂當中,不知不覺中癌症痊癒了。

心態在影響著每一位患者的康復,因此很多的醫生都提出了治癌先治心。有這樣一位腫瘤科專家,自己也不幸患上肝癌,可是他用著治癌先治心的思想,過好每一天,12年沒有複發。

三、不複發的肝癌患者


他是廣州復大腫瘤醫院院長,徐克成,2006年,66歲時,身為腫瘤醫院院長的他,體檢時卻發現自己患上肝癌。

「人總是要死的,我很坦然地面對這個事情,發現以後,我很快接受了事實。但是這個癌是一個很惡性的腫瘤,五年生存率就是百分之幾,這種情況之下對我來說就是一個挑戰。」

徐克成說,「我必須讓自己活下來,因為還有很多事情要完成。癌症是一個慢性病,要與癌共存,就要不害怕癌症,坦然的接受它。

12年過去了,他的癌症並沒有複發。他仍然帶領團隊繼續攻克生命科學疑難雜症。他的4個「樂」就是他的秘訣。

四、不複發的4個「樂」秘訣


1、逆思為樂


對癌症,「順向」思考是「惡性,會致人於死」。但不妨「逆向」思考一下:癌症是人類進化產物,「與癌共存」是生命的另一種形式。

癌症致死比心腦血管病更「仁慈」, 可以讓患者有機會考慮很多身後之事。生命的最高境界就是死亡。古羅馬一位哲人說 「死亡是生命的賞賜,我們靜靜地迎接它」。

在做好準備的時候,可以安心的去做自己想做及要做的事

情,做讓自己覺得有意義及快樂的事情。

2、捨得求樂


捨得是一種人生智慧和態度,能幫助人贏得心靈的寧靜和快樂。有記者將他醫院無償救治的十位患晚期癌症的年輕貧困患者,總結為「十朵金花」,讚揚醫院貢獻多大多大。

他說:「不要這樣講!是她們幫助了我們。」因為每當看到她們回到醫院當「志願者」,就有一種欣慰自豪感,就開心。

花費了應該花的努力,捨去了區區「小錢」,卻求得了自「樂」,這難道不是她們的「貢獻」嗎?

3、成功寓樂


醫生的天職是救人。每當他聽說,某某病人,本來「不治」,現在活過來了,而且長期活下來,活得很開心,他就會迫不及待去看,甚至去國外病人家中看望,分享治療成功之樂。

4、友情獲樂


生活在這多彩的世界,友情是一種浩蕩巨集大、可以隨時安然棲息的理想堤岸 。友情要經營。年齡越大,越要有友情。對晚輩,主動幫助;對師長,對親朋,滴水之恩,湧泉以報。

凡有老同學老朋友老鄉聚會,均爭取參加。歲月如海,友情如歌。濃烈的友情,真誠的祝福,常常催人淚下,令快樂無限,綿延長久。

徐克成說:「或許哪一天,我真的倒下了。可能倒在手術台前,可能倒在病人床邊,可能倒在我自己的辦公室裡,我不會抱怨,不會懊惱,因為那將是我履行醫生職責使命,為實現我一輩子為患者服務的夢想,畫上的一個圓滿句號。」


你還在為你的癌症康復而煩惱嗎?

你是不是擔心你的癌症很難康復?

你知道癌症康復正確指導方法了嗎?

你也可以和硒教授聊一聊,我會給你一些好的方法和建議。

硒教授曹三玲個人簡介

癌症康復指導師

硒應用專家

互聯網硒應用培訓導師


如果對你有用,歡迎關注及分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