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醫的這種方法可以讓孩子不吃藥不打針,學起來

夏季是呼吸道疾病、腸胃疾病等傳染病高發的季節,特別是小兒抵抗力較弱,一不小心就會「中招」。每每打針吃藥,對於家長和患兒來說都是一個痛苦的過程,今天給大家推薦一種不用打針吃藥的治療方法——小兒推拿。

小兒推拿是一種中醫特色療法,通過特定的手法作用於患兒體表的穴位,以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是一種安全、方便的傳統療法。

小兒推拿主要適用於年齡在半周歲至9周歲以內的小兒,且年齡越小推拿效果越好。

小兒推拿的優勢和特點

? 見效快、療效好。尤其對於消化道疾病效果更佳。

? 無毒副作用。推拿是一種有利無害的治療方法,屬於「無創傷醫學」和「自然療法」。

? 治病去根,不易複發。根據中醫基本理論,針對病因,通過手法施術,能達到治病去根的目的。

? 小兒易於接受。能夠消除如打針、吃藥等其他治療方法,給小兒帶來的恐懼心理。

? 預防保健,方便易行。小兒推拿操作簡單,隻依靠醫生的雙手,就可以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健康的小兒如果經常進行保健推拿,還能夠增強體質。

小兒推拿的適應症

呼吸系統疾病:小兒感冒、發燒、肺炎咳喘、哮喘等;

消化系統疾病:消化不良、厭食、腹痛、腹瀉、嘔吐、便秘等;

泌尿系統疾病:小兒急性腎小球腎炎、遺尿、癃閉等;

一些疑難雜症:如小兒肌性斜頸、腦性癱瘓、小兒麻痹後遺症、智力低下等。

注意:皮膚髮生燒傷、燙傷、擦傷、裂傷及生有疥瘡者,局部不宜推拿。有創傷性出血或皮膚破損者不宜進行推拿。

溫馨提示

不是所有小兒推拿都可以天天做的,要分具體情況來定。家長不要胡亂的在網上學習,最好找專業的醫生幫寶寶進行推拿,以免給寶寶造成一些不好的影響。

推薦6個常用的保健穴位

1

摩腹——養胃又開胃

主治:和胃止痛,健脾助運,降逆止嘔,止瀉通便。主治腹痛、腹脹、消化不良、嘔吐、噁心、腹瀉、便秘等。

定位:腹部。

方法:用掌或四指旋摩腹部5-10分鐘。

播放GIF

2

揉板門——健康寶寶不積食

主治:健脾和胃,消食化滯。板門推向橫紋調腸止瀉,橫紋推向板門降逆止嘔。主治積食、腹脹、食欲不振、疳積、嘔吐、腹瀉、氣喘、噯氣等。

定位:雙手手掌大魚際。拇指下方,手掌肌肉隆起的地方。

方法:用指指端揉板門100-300次。

播放GIF

3

拿肚角——寶寶腹痛不求人

主治:止腹痛要穴。主治寒性腹痛、傷食腹痛、腹瀉等。

定位:臍下兩旁大筋。

方法:用拇指和食指、中指相對用力拿捏肚角3-5次。

播放GIF

4

開天門——讓寶寶不再打蔫兒

主治:醒腦祛風,鎮驚安神。主治外感發熱、頭痛、感冒、精神萎靡、驚惕不安、驚風、嘔吐等。

定位:兩眉頭連線中點至前髮際成一直線,也就是額頭的正中線。

方法:雙手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天門30-50次。

播放GIF

5

推肺經——讓寶寶的肺清新舒爽

主治:補益肺氣,宣肺清熱,疏風解表,化痰止咳。主治感冒、發熱、咳嗽、胸悶、氣喘、虛汗、脫肛等。

定位:雙手無名指指面。

方法:用拇指螺紋面旋推肺經100-500次,叫做補肺經;向指根方向直推肺經100-300次,叫做清肺經。補肺經和清肺經,合稱推肺經。

播放GIF

6

捏脊——給寶寶健康和未來

主治:清熱解表,強身健體。推脊重在清熱,捏脊功擅健體。主治發熱、驚風、夜啼、疳積、腹瀉、嘔吐、腹痛、便秘等。

定位:大椎(頸後平肩的骨突部位)至長強(尾骨端與肛門連線中點處)成一直線。

方法:用捏法自下而上操作。在捏脊前先在背部輕輕按摩幾遍,使肌肉放鬆。一般捏3-5遍,每捏3下再將背脊皮提1下,稱為捏三提一法。

播放GIF

聲明:文章轉載僅作分享,如有涉及侵權煩請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

誠邀稿件,歡迎投稿:[email protecte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