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睡覺時突然抽搐是在長高?你想多了,嚴重情況要去看醫生

本文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相信不少小夥伴有過這樣的經歷,

即將要進入甜美夢鄉的你突然一個抽搐,

像觸電一般,

或者不由自主地猛踢一下,

像是在高處突然踩空,

突然掉下去要失重的感覺,

整個人瞬間清醒!

其實,睡覺時突然踹一下腿或抽搐一下,是肌抽躍的表現,通常被稱為“入睡抽搐”,指人在即將入睡時全身肌肉突然不自主地抽搐。這是一種急速的肌肉不自主抽搐, 類似觸電一樣的動作。較嚴重的肌抽躍症是一種會影響人正常生活的軀體病症,而生理性肌抽躍(比如打嗝、疲勞或緊張時出現的肌肉抽搐)在正常人的生活中不時出現,與身體是否健康並沒有太大關係。

抽搐過程中,往往還伴隨自由墜落感甚至是模糊的夢境,還會導致驚醒。一般的入睡抽搐不會影響睡眠,但若過於頻繁則可能導致周期性肢體抽搐障礙,變成“抽搐人”,陷入失眠的困擾。

對於入睡抽搐的原因,一種理論認為,個體從清醒狀態進入睡眠時,會出現心跳減慢、體溫下降、呼吸變緩,肌肉也隨之放鬆。網狀激活系統負責控制這一轉換過程,入睡抽搐可能僅僅是網狀激活系統數據出錯時伴生的一種副作用。

另一種更有趣的解釋認為,人腦是基於爬行動物的大腦進化而來的,因此仍然保留了一部分爬行動物的應激反應模式。肌肉徹底放鬆時,大腦會基於這一應激反應模式以為我們在自由墜落,出於自身保護的需要,大腦指揮全身肌肉馬上行動,試圖在下墜的過程中抓住某種東西。於是,本已放鬆的肌肉突然收緊,引發入睡抽搐。

但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過於勞累、缺鈣或者肝腎虧虛、氣血不足也會引發肌抽躍現象。所以,如果睡覺時頻頻出現身體突然抖一下,或許是大腦在向你發出求救信號,告訴你身體健康已經開始亮紅燈,你該去看看醫生了。

今日知識點

中學生物 |鈣類對身體的影響;肌抽躍現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