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陸奇的百度遺夢 他做出來的改革還能繼續下去嗎?

陸奇。來源:被訪者供圖

眼下,百度阿波羅計劃進入第二年。陸奇離開後,阿波羅計劃路向何方?

/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陳睿雅

編輯|馬吉英

5月21日,百度宣布“陸奇將辭去百度公司總裁兼COO”消息後的第三日,關於陸奇何故離開的輿論還在發酵。下午2點,百度舉辦了一場內部交流會,陸奇現身,接受百度“創始七劍客”之一、文化委員會秘書長崔姍姍的問詢,解釋自己離開的原因。一些百度員工在目睹這一幕時,眼眶濕潤。

486天,陸奇在任期間,為百度確立了“夯實移動基礎、決戰AI時代”的戰略基礎。履新第3個月,憑借阿波羅計劃,陸奇為已有近3年研發積累的百度無人駕駛,重新劃出方向。2017年6月,在接受外媒Wired採訪時,陸奇說,此前的三個多月,他在智能駕駛技術和產品上投入了大概40%的時間。

“阿波羅是汽車工業時代的安卓,但是比安卓更開放、能量更大。”在一場公開會議上,他曾躊躇滿志地定義阿波羅。

從外界看,阿波羅計劃發軔於特殊的時間節點。整個2016年至2017年初,百度自動駕駛面臨人才流失的困境。“無人車當時spin off不成功,內部比較動蕩,出來一些團隊之後,才決定做開源,我覺得有一定影響。”一位百度無人車團隊前員工告訴本刊,“不如大家一起來做阿波羅,把這個生態做大,而不是走了一些人,這些技術就流出去。”

眼下,阿波羅計劃進入發展的第二年。陸奇離開後,百度智能駕駛事業群組總經理李震宇的匯報關係,從陸奇轉向總裁張亞勤。

百度阿波羅計劃路向何方?

高歌猛進一年

2017年4月19日,陸奇在上海車展宣布了一項命名源於“阿波羅登月”的計劃。由於兩天前才確定下百度自動駕駛的最新發展戰略,發布地點——那間小會議室泄露了活動組織者的倉促之情。他表示,阿波羅平台將是一套完整的軟硬體和服務系統,包括車輛平台、硬體平台、軟體平台、雲端數據服務等四大部分。

在車展的高關注度時期,發布一個跟汽車行業相關的龐大計劃,可見百度對這一計劃的重視程度。“當時有人說,雖然是在很簡陋的地方發布了這個計劃,但其實給了上海車展一個重磅炸彈。”一位行業人士告訴本刊,“效果還是比較好的,否則錯開車展這麽好的機會,就沒有更好的機會來發布了。”

在2017年7月的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Apollo1.0首次推出。這是一個開源平台,開發者可以到GitHub上自行下載使用。在2017年11月,阿波羅平台被科技部評選為自動駕駛領域的“首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台”。“Honest to god,Apollo的發展速度太快了。”今年1月CES上,陸奇在介紹Apollo2.0時,情緒激動地說。

2018年4月19日,阿波羅計劃亮相1周年之際,平台已完成第三次迭代,推出Apollo2.5。據官方數據,阿波羅平台開放了超過20萬行代碼,共有2000多名開發者及合作夥伴下載使用了阿波羅代碼。

一位無人駕駛創業公司的技術高管評價,從Apollo1.0到Apollo2.5,系統更加完善了,但性能仍有待加強。“畢竟要把這個系統開源化,需要讓它適應性更廣,肯定需要做一些取捨。某種程度上,對研發來說是一種distract。”

據阿波羅開放路線圖,接下來,阿波羅將在2018年12月實現特定區域高速和城市路線自動駕駛;在2019年12月,發布高速和城市路線自動駕駛Alpha版;2020年12月,將實現高速和城市路線全路網自動駕駛。

除了開源平台,阿波羅效仿Android生態,成立了“以開放對抗封閉”的阿波羅生態合作夥伴聯盟。陸奇親自與博世、大陸、一汽、北汽、金龍、保定市等簽署戰略合作協定。阿波羅計劃一周年之際,比亞迪成為阿波羅的第100家合作夥伴。數日後,陸奇意外現身北京車展,與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一同試乘比亞迪的展車。

據本刊統計,阿波羅官網目前公布的97家合作夥伴中,有26家主機廠、9家無人駕駛創業公司、8家學術機構、5處地方政府、5家汽車運營商平台,此外還有多家Tier1、Tier2、無人駕駛產業鏈相關公司等。

2017年12月,Apollo第一屆理事會在雄安新區召開,陸奇任第一屆理事會會長。來源:被訪者供圖

基於阿波羅生態聯盟,2017年12月,Apollo第一屆理事會在雄安新區召開,陸奇任第一屆理事會會長,百度、博世、大陸、戴姆勒、福特、英偉達、奇瑞、北汽、一汽、金龍客車等組成了Apollo理事會部門。據稱,Apollo理事會將制定Apollo生態整體戰略性的大方向,共同商討城市無人車的發展、管理,推動相關法規、政策的制定,探尋可複製、可推廣的無人駕駛示範模式。

在開源平台、生態合作聯盟之外,百度與長江產業基金共同設立了阿波羅基金,計劃3年投入100億元,完成超過100家項目的投資,首期募得20億元。目前,該基金投資了首汽約車、中科慧眼、智行者等項目。

其中,首汽約車是百度智能駕駛業務部門向阿波羅基金推薦的項目之一。首汽約車CTO張友星向本刊透露,繼雙方合作了CI車載智能硬體系統後,他們將與阿波羅籌劃一處常態路段,進行L3級自動駕駛運營。

未來的挑戰

“我覺得整個行業還在初始階段,包括百度自身也在探索。但我認為,阿波羅和安卓有本質的不一樣。”Perceptln創始人劉少山說。Perceptln是一家人工智能創業公司,劉少山曾任職百度矽谷研究院,擔任百度無人車高級架構師。

在他看來,安卓時期,MTK推出過一種Turn-key一體方案,賣給客戶,客戶裝個手機殼就能出貨,大大提高了安卓的普適性。但汽車行業比手機複雜很多,很難做到Turn-key一體方案。如果今天國內的主機廠要用阿波羅開源平台,會面臨兩個門檻,一個是決定技術能力的人才儲備,一個是硬體成本,阿波羅系統定義的很多款硬體,成本還居高不下。

“中國需要有一個企業,把自動駕駛大旗給扛下來,號召兄弟做一些事情。”跟百度阿波羅合作的一家車企研發負責人說,但涉及到產業鏈布局、產品形態策劃,“整件事情落地,要比想象中難得多。”

該車企曾與阿波羅合作過一款自動駕駛L4級汽車,搭載了雷射雷達。為了應付提供算力的英偉達系統,他們在車身外置了一個2000瓦的供電裝置。“我們整車需要的電才一點幾個千瓦。”

對於阿波羅生態聯盟,該負責人認為,聯盟內應該形成一種“每個參與方都互惠互利的模式”。但這種互惠互利模式,不僅要百度想清楚,也要各方參與者想清楚。此外,該負責人認為,阿波羅的陣營還需要擴大,需要把整個產業鏈條黏起來,但百度方面“對這個不是那麽關注”。

“要想阿波羅真正能夠work,能夠到一個800多億美金公司應該有的智能駕駛水準,百度在人才上還是需要加大力度的。”華創資本合夥人熊偉銘認為。在他看來,百度核心人才與2014年吳恩達加盟百度後的鼎盛時期相比,“差別很大”。此外,“百度應該搭一個1000億的大基金,然後去幫助中國投資無人車”。

陸奇曾為阿波羅計劃奠定的發展基調是“開放能力、共享資源、加速創新、持續共贏”。

在L3及以下級別自動駕駛方面,阿波羅與北汽、奇瑞、江淮聯合開發的自動駕駛汽車,預計在2019~2020年實現量產。

一位BAT戰投人士評價道,百度給車廠做L3解決方案的舉動,明顯是迎合短期盈利壓力,較之博世、大陸等傳統Tier1,百度“缺乏優勢”。而在車聯網方面,“反而覺得阿里比較厲害”。

在最受矚目的L4級別自動駕駛方面,百度也體現了強烈的緊迫感。2017年10月,百度與金龍客車簽署戰略合作協定,表示雙方將於2018年7月小批量產合作研發的無人駕駛微循環車,並將在後續投入運營。

“現在要趕快找個地方落地,以證明這個事情是OK的。所以金龍小巴的任務非常艱巨。”一位行業人士告訴本刊。在該行業人士看來,要讓所有整車廠相信阿波羅的能力是比較困難的,但他強調,百度沒有必要去說服所有人。“現在關鍵的是把你已經說服的人的產品,趕緊落地。這種示範效應,就可以有此處無聲勝有聲的效果。”該行業人士說道,“就算是把大家都說服了,百度有那麽多資源去滿足這些整車廠嗎?沒有。所以現在是重點開發。”

5月23日,百度也公布了L4領域的一些新進展。在雄安新區,百度展開無人駕駛路線測試,參與路測的無人車有3輛,其中2輛基於比亞迪汽車改裝,1輛基於奇瑞汽車改裝。

上述BAT戰投人士認為,現階段,百度的優勢仍在L4,阿里、華為、騰訊均在發力自動駕駛研究,但在人才和技術方面,百度仍暫時領先。

“我們沒有太看懂阿波羅計劃到底是什麽。”他說。在通往L4級別無人駕駛中,車廠會往兩條路走,成為純硬體提供方,或者成為類似滴滴的運營平台。而阿波羅計劃既要賦能車廠,又要顛覆車廠,“是一個悖論”。在未來L4級無人駕駛中,百度和滴滴一樣,與車廠的關係將是整合與被整合的關係,因此阿波羅生態聯盟和滴滴的洪流聯盟,只是與車廠“在當下這個時點彼此間增進了解”,他們之間難以達成深度合作。

“阿波羅本身是無人駕駛,它實際上是面對2022至2025年這個時間段的一個機會,不是一個2020年的機會。”熊偉銘說,“但是它還缺點東西,能夠引領的東西。”

值班編輯:武昭含

審校:耿黎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