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什麽刑偵劇容易衝擊高分檔?

最近上線的《原生之罪》,我一口氣看了十集。

一部十分正經的刑偵題材網劇,就是時常穿插著各種笑點,比如裝完x就被打臉的翟天臨我已經從昨晚笑到現在了。

被小妹子啪啪啪打臉也是充滿樂趣,一副良家婦男被惡霸女調戲了的表情。

當然,翟博士也不只是被小妹子一個人調戲,和尹正童鞋兩個人也要有點生活裡的調味劑嘛……

雙男主的福利加成

從去年開始,不少大熱網劇裡都有雙男主,或者一番二番都是男主配置。

特別是刑偵、犯罪類的網劇裡,看兩個男主相愛相殺,簡直不要太受用。

在《原生之罪》裡,翟天臨扮演的又慫又正義的律師池震,和尹正扮演的又倔又暴躁的警察陸離,也是把虐並快樂著進行到底。

娛樂圈真學霸翟天臨,自評《原生之罪》是“最近幾年最滿意的作品之一”,而且還寫了幾萬字的人物小記。

這次翟天臨扮演的池震,是一個外表大金鏈子水上漂,內心孤獨寂寞求抱抱的黑白通吃的律師。

一上來,就用以手代腳的普通disco,告訴我們,這個真的是一個不怎麽正經的社會人。

時常穿著上面幾顆扣子都不捂嚴實的大花襯衫,出現在各個案發現場,露著白花花的小胸脯,也是個柯南體質上身的主兒。

當律師的時候,池震也是個好心人,想幫慘被家暴的被告一把,結果想了歪法子企圖毀屍滅跡……

結果被命中注定的孽緣——尹正扮演的警官陸離搞到終身剝奪律師資格,於是走上了撈偏門幫大佬看店的路子上。

然而,幕後大佬的心思都是很難琢磨的,幾年後,池震又被黑道大佬趕進警局,要替大佬殺陸離。

尹正扮演的陸離,是個平時悶到半天不說一句話,一看到嫌疑犯就全身供血都加速的警察。

因為自己是連環殺人犯的兒子,總受警校同學的排擠,於是脾氣也變得古怪暴躁了起來。

本來社會人池震和陸離就互相看不順眼,但後來接觸多了,他感到陸離其實內心柔軟,對前妻和女兒都很溫和。

在要下殺手的那一刻,看到了陸離可愛的睡顏,哦不,陸離可愛的女兒的照片,於是沒有忍心動手……

最後變成哪裡有血案哪裡有他們,推理探案一把抓的好CP了。

懸疑探案也要有高品質的人文關懷

說的是有故事的警察和社會律師一起探案,但這部劇其實有一個很不刑偵劇的特點,就是它更多是以人文角度去看待案件的。

警察破案難在哪兒?為什麽很多時候我們的科技已經非常發達了,但還是一開始找不到頭緒?

因為正常人很難去理解一個凶手的“惡”在哪裡。

在第一個單元裡,陸離一開始找到證據證明犯人是男性,而池震找到的證據指向凶手是女性,兩個人都以為對方抓錯人了。

結果萬萬沒有想到,凶手居然是一個行動不便的孕婦,她的男朋友還幫她一起拋屍。

而事情的起因,是因為渣男劈腿,孕婦發現之後氣急敗壞殺了一個又一個的“情敵”。

渣男在沒有迎娶懷孕女友的情況下,劈腿女學生,在外招嫖,甚至連陪女友去醫院,都要和護士暢談藝術人生。

發現了男友行為不端,孕婦沒有拋棄渣男,而是誓於和渣男接觸的所有女人為敵。殺了小三兒,殺了小姐,還殺了護士。

可等她殺了這些女人,渣男卻表示,我是不會娶你的,我只想要孩子而已。

這讓我想起了之前震驚全國的“孕婦獵豔殺人”案。

懷著寶寶的孕婦譚某,因為此前疑似偷情被丈夫抓現行,在丈夫的質問下,她感到內心愧疚,為了彌補這份愧疚,她想出的歪點子竟然是——“給你找個處女”。

她盯上了善良的女孩小萱。

以孕婦“人畜無害”的形象,扮暈倒引起小萱的好心扶助,並把她帶上樓。

上樓的時候,小萱還在微信上和朋友對話,說“送一個孕婦阿姨”“到他家了”,沒想到從此成永別。

為了滿足丈夫的獸欲,譚某和丈夫白某給小萱喝了含有安定的優酪乳,白某想對她施獸行,卻發現女孩正處生理期而沒得逞,怕事情敗露的倆夫婦,起殺心把女孩殺死。

很快,憑小萱生前的對話和小區監控線索,白某譚某被抓獲,最終白某被判處死刑,譚某判無期徒刑。無辜的女孩失去了生命,而這對夫婦也前程盡毀,孩子還沒出生,父母就成了殺人凶手。

雖然劇裡的故事和現實中的“孕婦獵豔案”截然不同,但本質其實差不多。

想拚命挽回愛人的心,女方不惜鋌而走險。在她的眼裡,只有愛人才是人,別人的生命什麽都不是。而丈夫也是絕對的渣男,聽到妻子“找個處女”的說法,不但沒有製止,還真的三番兩次企圖作案,最後還殺了人。

最冷血最歹毒不過人心,就是這樣吧。

劇裡的第二個案件,則和我們之前寫過的南京將軍山別墅碎屍案類似。

家中長子為帶全家人脫離赤貧生活,選擇偽造自己“死亡”,詐取了一大筆保險金。

為了徹頭徹底變成另外一個人,他增肥,整容,用幾年時間變成了自己盜取身份的那個人。

結果幾年後,承諾和他不離不棄的老婆,拿著錢開了高端美容院,走上人生巔峰,還準備和愛豆結婚。

而且連兩人的孩子也不給男方,直接導致兩人撕破臉。

更讓男方沒有想到的是,家裡的姐妹和弟弟,為了每月多從老婆這裡拿五萬塊,就一起要求哥哥放棄和老婆的一切聯繫。

因為,沒有人想要回到窮日子。

於是披金戴銀的親戚們,要求他不斷付出,不斷貢獻,不斷發揮“大哥”的作用,維護這個家。

而女方的爸爸,為了維護女兒追求自己的幸福,手起刀落,把女婿砍成十三塊。

弟弟拖著哥哥的腿,求能多給條路,老婆指著自己鼻子嘲諷“你看你現在這幅好死不死的樣子”……女兒不認識自己,嶽父視自己是眼中釘,同樣是一家人,所有的壓力卻都在這個死者身上。

這和南京將軍山案有點不同。

將軍山案的騙保人田某,幾年來是“報復式”糾纏妻子,把她給的錢短時間內揮霍一空,並不斷要挾,令妻子的美容院生意和嶽父的公司漸漸被掏空,經濟壓力在女方這一邊。而男方家屬有沒有從中獲利呢?已無從追查,這部分倒成為編劇的發揮空間。

而且最後壓垮薛某的,是田撕破臉皮去和她的愛人唐某說了真相。當然,聽完薛某的哭訴,唐某還是決定原諒她。

可她和父親、唐某都意識到,田某這個潛在的“炸彈”是真的不能再留了,要擺脫他只能讓他真的徹底“死”掉。

到影視劇裡,更多呈現的是探索真相的過程,會有凶手和受害者、監視者的心理活動,看的人都是打開了上帝視角。

而實際上,藝術來源於生活,但生活一定比藝術殘酷得多,很多人心的陰暗面,或許我們永遠都看不到。

為什麽犯罪類作品容易衝擊高分檔?

如今的網劇已經是相對成型的階段,很多硬體已經不再是品評、大幅度加分的標準,而是成為了必需品。

就目前的觀感來說,《原生之罪》在畫面,攝影,審美上還是很不錯的。

作為犯罪嫌疑類作品,相關的硬知識當然也不會糊弄,怎麽出現場的步驟一個不少。

冰凍存放了多天的屍體是什麽體征,也還原得很到位。

關鍵是,這個劇它只有二十四集!四集一個單元,看起來飛快……

而這也是為什麽刑偵犯罪類、懸疑類劇很容易衝擊高分檔的原因之一。

很多年前,我們還是有很多優秀的單元劇的,比如《少年包青天》《聊齋》等等。

比起現在很多動不動冗長到七八十集,主線線索還十分不明朗的注水作品,單元劇的優點幾乎涵蓋了很多刑偵劇、懸疑劇的優點:結構突出,主線明朗;要交代啥事兒很快就搞定。

《靈魂擺渡》二集就能講完一個故事,從看鬼怪談情說愛,到夏冬青玄女趙吏主線劇情,二集包完結。

《心理罪》第一季一開始,用十分鐘就簡單講完了方木和邰偉第一次相遇的案子。

在十分鐘的過程裡,方木就把罪犯為什麽是一個在建築工地上的“白領”解釋得十分清楚。

罪犯為什麽在工地還得戴一塊全金屬的,充滿文化人氣息的手錶?因為他還有些文化,想和其他民工不一樣,很有可能還穿得乾乾淨淨,比如白襯衫。

《白夜追凶》裡,大關第一集就把拋屍工具分析出了大概,從輪胎印、腳印推斷出很有可能是電動車,再推斷能騎電動車自由出入小區的很有可能是快遞、外賣行業。

單獨單元有自己獨立的劇情和體現,內核串連線索鋪墊。

不管是說什麽樣的故事,邏輯清楚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有了這一點,劇情得以圓滿,剪輯也很方便,沒有很明顯的唐突感。

而在這個基礎上,再去看演員的發揮,就更容易消化了。

由於線索明朗,所以不管是主演還是配角,即使觀眾不熟悉,都很容易get到演員要表現的意味。

《原生之罪》裡,有不少大家十分眼熟的戲骨配角。

陸離的媽媽,居然是影后鮑起靜……一上來就貢獻了影后級哭技,短短幾個片段就表達了她對丈夫的愛意。

而陸母哭著讓兒子去送東西給丈夫陸子鳴,這位陸爸爸……是薑大衛。

陸子鳴是二十年前連環殺人案的凶手,但看到薑大衛的臉,大家都能感覺到背後有故事了。

池震發現了命案也不敢報警,兜兜轉轉還是一臉畏懼地找了陳先生。這位聽起來很神秘的陳先生,要尹揚明這樣的大佬才能壓陣。

畢竟二十多年前,尹揚明是古惑仔裡面的韓賓,最紳士的古惑仔大佬

而池媽媽也不弱,是金馬影后恬妞,大家對她更熟悉的角色應該是《少年方世玉》裡的苗翠花。

到劇裡恬妞變成腿腳不好的媽媽,一上來也交代了家庭成員的資訊量:池震有一個姐姐,被殺害離世了。

池震小時候哭鬧著要玩遊戲機,姐姐給他取遊戲機的途中被殺,從那以後池震的媽媽一直不願意面對他,還一個人搬去養老院

用一個集體演技在線的戲骨陣容,不只是讓觀眾數星星那麽簡單,而是這些人物出現在了有必要的位置,帶出了關鍵的線索和情感故事,還能把觀眾帶入戲。

《白夜》主演演技沒問題,但一些配角臉和演技就被觀眾吐槽太出戲。

所以,什麽角色去對應什麽劇情也很重要,這點擅長刑偵劇的TVB已經做得很到位。有優秀的同類劇在先,《原生之罪》當然勢必得在細節上做得更令人信服。

說到底,影視作品,不管什麽時長什麽題材,都是在講故事。這不僅僅是“劇情”的問題,很簡單的童話也可以有清楚的線索,拍了百八十集的大長篇不見得就比耳熟能詳的“童話”更容易被接納。

好的作品不怕什麽“燒腦”,毫無邏輯的劇才會讓人看不懂。

E姐結語

前幾天有人在評論區說,“學法之後真是覺得陪審團制度應該開放,為什麽不保護受害者,因為法律第一條就是尊重人權尤其是被告人權,如果舊法不合理就可以考慮人情,那社會就是人治而不是法治了”。

這裡我想說幾句。

為什麽劇裡池震和陸離,一開始立場非常不一樣,而且有種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的感覺?

很大一個原因,就是池震是律師,他平時隻關注怎麽放人,陸離是警察,他更關心的是怎麽抓人。

被告人的人權是人權,受害人的人權不是人權嗎?

直到池震第一次接觸陸離到底怎麽破案的,怎麽去用雙手還原一個真相,他才明白,警察破案,原來是這麽難的。

法治是服務於“法”嗎?

不是,法治是服務於社會上所有的正義和道德的心,為了維護更徹底的人權,是為了維護更多心懷善念而手無寸鐵的人。

我並不是法學專業的人,所以不會想去影響任何人對於一個法律事件的判斷。但我相信,有些東西不是“專業”即能解釋,即能掌控,即能涵蓋的,那就是任何一個向善的人對“良知”和“公平”的渴望。

當然這不是說人人都可以對法律指手畫腳,而是如劇裡池震的轉變一樣,從認定鑽文字的漏洞去給人洗白,到切身經歷了案件對生者死者不可磨滅的傷害,而對“公平”有了新的領悟。

公平,不是說靠看了幾本書上了幾門專業課就體會得到的。而這,也是《原生之罪》帶來的思考。

就目前播出的這十集看來,《原生之罪》還是一部絕對過關的刑偵題材作品的。

今天的話題是:

你覺得電視劇最佳集數是多少集?

來評論區說說吧~

-今天頭條の主筆-

你的小仙女E姐,嗑CP的碧雕,愛推理的小椒,亂入的樹懶

美編:樹懶

E姐複更以後,還有很多失散的小夥伴沒有找到這裡,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請各位隨手轉發,讓更多失聯的小夥伴看到我們,謝謝大家,明天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