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醫告訴你:想要身體好,飲食最重要

飲食是人體攝取營養,維持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物質,但飲食失宜又是導致疾病的原因之一,飲食物的消化吸收主要靠脾胃的功能。胃主受納,脾主運化。所以飲食所傷,常影響脾胃的正常功能,導致脾胃氣機升降失常,常為宿食積滯,或能聚濕,生痰,化熱,也可累及其他臟腑而變生它病。另外,大病之後,余邪未盡,脾胃功能虛弱,也可因飲食而複發。因飲食失宜而致病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飲食不節

飲食不節就是饑飽失常和飲食規律失常。飲食物是後天化生血的源泉,應以適量,適時為好。若飲食過飢或過飽,或進食無規律,均可導致疾病的發生。

1,過飢,則營養不良,氣血生化五源,氣血得不到足夠的補充,日久則必然虛虧而為病。如嬰幼兒因母乳不足,可影響其正常的生長髮育;成人因飲食過少,則可導致氣虛血虧,形體日漸消瘦,正氣虛弱,衛外無力,而容易遭外邪侵入或早衰。故《靈樞·五味》說:「谷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

2,過飽,過飽則超過了脾胃的運化能力,致使食物不能及時腐熟和運化,以致停滯於內,形成宿食積滯,出現脘腹脹痛,惡聞食氣,噯腐泛酸,嘔吐或瀉下臭穢等食傷脾胃的病症。故《素問·痹論》說:「飲食自倍,脾胃乃傷。」這種病症小二多見,因小二缺乏自製力而其脾胃功能又較弱,所以常見食積證,若食積日久,又可鬱而化熱;傷於生冷寒涼,又可聚濕生痰。若嬰幼兒食積日久,脾胃功能極度虛弱,正虛邪實,常可釀成「疳積」,出現手足心熱,脘腹脹滿,面黃肌瘦,大便溏瀉等症,若成人飲食過量,還能阻滯腸胃經脈氣血的運行,或鬱久化熱傷及氣血,形成下利,便血,痔瘡等病症。

二,飲食偏嗜

是指飲食有所偏好,或慣食過冷過熱的飲食物,長期飲食偏嗜,寒熱失常,則易引起某些營養物質的缺乏,或導致機體陰陽的偏盛,偏衰,以及脾胃功能的損傷而發病。

1,偏嗜某種或某類食物:則會引起某種營養成分減少,日久會引起某種營養物質缺乏的病證。如,佝僂病,夜盲症,腳氣病等。

2,偏嗜肥甘:中醫學認為,過食油膩肥甘厚味,可損傷脾胃,容易積濕生痰,化熱化火,日久或發為癰疽疔瘡,或陰虛陽亢而動風,發為半身偏枯等疾病。

3,偏嗜寒熱:若過食生冷,易損脾陽,導致脾胃虛寒,運化功能紊亂,以致寒濕內生,發生腹痛,泄瀉等證。過食辛溫燥熱,或嗜食燙熱食品,則易損傷胃陽,引發胃熱,可出現口乾,口渴消谷善飢等證。

4,偏嗜五味:飲食中酸苦甘辛鹹五味對五臟有不同的營養作用,而無味偏嗜,則可導致相應之臟氣偏盛。《素問·至真要大論》說:「無味入胃,各歸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鹹先入腎。」《素問·五臟生成篇》說:「是故多食鹹,則脈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撥;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縐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此五味之所傷也。」

5,偏嗜酒漿:嗜酒無度可釀生濕熱痰濁,從而引發多種疾患。李東垣在《脾胃論》中指出:「夫酒者,大熱有毒,氣味俱陽,乃無形之物」,「酒性大熱,傷元氣」。《金匱要略》載有「酒疽」病證,表現為心中懊惱而熱,不能食,時欲吐。嗜酒過度可形成腹部瘕塊。消瘦,腹水等。

三,飲食不潔

飲食不潔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可引起多種腸胃疾病,食物中毒和寄生蟲病等,如進食腐敗變質的食物,輕者出現脘腹脹痛,噁心嘔吐,腸鳴腹瀉,或腹痛,裡急後重,下利濃血等症;重者引發食物中毒。

四,飲食無規律

人體的腸胃也跟人一樣,有它特有的節律,這種節律控制著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但是,不規律的飲食則會打破這種節律,最後造成腸胃的時鐘被打亂,引起人體腸胃的消化和吸收不良。損害胃腸,誘發胃腸疾病。飢餓時,胃酸等消化液分泌後得不到食物中和,從而胃酸可侵蝕胃黏 膜,加上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可引起急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飲食不均衡,不能給身體提供足夠的能量和營養,會導致皮膚乾燥、貧血、細胞衰老等營養缺乏癥狀。長期的飲食不規律,會使得腸胃的反射減慢。

所以說,飲食看起來是件小事,但是如果我們不注意飲食,同樣也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疾病,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更重要的是會帶來不可挽回的後果。我們要科學地安排三餐的能量,熱量供給,早餐吃好,午餐吃飽,晚餐吃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