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沈紹功教授調治不孕家傳五法

不孕病名首見於《周易》,中醫認為凡婚後有正常性生活,未採取避孕措施,同居2年而未受孕者,稱為不孕症。《素問·骨空論》指出「督脈者……此生病……其女子不孕」。《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並治》溫經湯條下說「亦主婦人少腹寒,久不受胎」。《諸病源候論》專設「無子候」,分列「月水不利無子」「月水不通無子」「子臟冷無子」「帶下無子」「結積無子」「挾疾無子」病源。不孕症病因病機較複雜,歷代醫家對治療不孕症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時下多以溫養腎氣、填精益血為治療大法,然則「種子之方,本無定軌,因人而葯,各有所宜」,沈氏女科治療不孕主張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再配以種嗣,輔以意療,收效明顯。

家傳種嗣五法

1.調腎法

《聖濟總錄·婦人無子》雲:「所以無子者,沖任不足,腎氣虛寒故也」,《女科經綸?嗣育門》引朱丹溪語:「婦人久無子者,沖、任脈中伏熱也……其原必起於真陰不足。真陰不足,則陽勝而內熱,內熱則榮血枯,故不孕。」腎之陽虛或陰虛均可導致不孕症的發生。沈老認為腎臟有二,寓於水火,陰陽互根,陽衰可及陰,陰損可及陽,補腎重在調腎,調腎關鍵在於陰陽雙調。患者主症:苔薄白,舌質淡,脈沉細,腰酸形寒,性慾冷淡。主葯:蛇床子10g,金櫻子10g,菟絲子10g,女貞子10g,枸杞子10g,川楝子10g,五味子5g,伸筋草10g,香附10g。

2.和營法

《諸病源候論·無子候》:「婦人挾疾無子,皆由勞傷血氣,冷熱不調,而受風寒,客於子宮,致使胞內生病,或月經澀閉,或崩血帶下,致陰陽之氣不和,經血之行乖候,故無子也。」 此證沈老主張調和營衛,以達到溫通養血、疏通經脈的目的。患者主症:苔薄黃,質紫黯,脈細澀,月經不調,閉經痛經。主葯:生地10g,當歸10g,白芍10g,澤蘭10g,龜板15g,香附15g,桂枝10g,川斷10g,女貞子10g,雞血藤10g,伸筋草10g,三七粉沖3g。

3.止帶法

異常帶下是導致不孕的重要病因之一,《諸病源候論·婦人雜病諸候》首先提出了「帶下病」之名。《傅青主女科》中提到:「夫帶下俱是濕症。」本證主要病機是濕邪傷及任帶二脈,使任脈不固,代脈失約。沈老認為止帶當先辨虛實。實者多見濕熱下注,濕熱內生,治以清熱利濕。主症:苔薄黃膩,脈象細滑,帶下有味,外陰瘙癢,小便不暢。主葯:炒蒼朮10g,黃柏15g,生苡仁10g,川牛膝15g,車前草30g,土茯苓15g,萆薢10g,肉桂3g,野菊花10g。虛者脾虛下陷,沖任不固,治以健脾舉陷。主症:苔薄白,脈沉細,帶下量多,色白質稀。主葯:黨參10g,白朮10g,山藥10g,白扁豆15g,升麻炭10g,蟬衣5g,生黃芪10g。

4.開鬱法

《景嶽全書·婦人規》曰:「產育由於血氣,血氣由於情懷,情懷不暢,則沖任不充,沖任不充則胎孕不受」,亦雲「凡五氣之鬱,則諸病皆有,此因病而鬱也。至若情志之鬱,則總由乎心,此因鬱而病也」。女子以肝為本,肝氣鬱結日久,以致沖任不能相資,不能攝精成孕。沈老認為「鬱」者,滯而不通。雖有氣、血、痰、濕、熱、食六鬱,然只有氣滯方有其餘五鬱之生,故鬱證以氣滯為主,治當順氣為先,即所謂「木鬱達之」之意。主症:苔薄白,脈弦細,惱怒憂鬱,乳塊作痛或子宮肌瘤,經前反應重,經後情緒差。主葯:柴鬍梢10g,橘葉10g,公英10g,紅花10g,夏枯草15g,石菖蒲10g,鬱金10g,桂枝10g,雲苓15g,路路通10g,山慈菇10g,三七粉3g沖。

5.祛痰法

《傅青主女科?種子》雲:「婦人素體肥胖,兼恣膏梁厚味,以致痰濕內生,流注沖任胞脈;或因體脂過盛,壅塞胞脈和胞宮而致不孕」。「痰濁乃百病之首」,近年來痰濁致病明顯增加。女子不孕亦應當重視痰濁閉阻證。主症:舌苔厚膩,脈象細滑,經量漸少,形體見胖,面有黑斑,納谷不香。主葯:竹茹10g,枳殼10g,雲苓15g,陳皮15g,炒蒼朮10g,法半夏10g,蛇床子10g,澤蘭10g,川斷15g,丹參30g,萊菔子10g,全瓜蔞30g。

祖傳種嗣效方

中醫種嗣有療效優勢,沈氏女科有一首祖傳效方,名為「多子多福金鐘丸」:

韭菜子30g,蛇床子10g,九香蟲20g,生芪30g,三七15g,白人蔘5g。

男子加桂枝5g、烏葯10g、王不留行10g。

女子加龜板15g、香附10g、當歸15g。

共研細末,水泛為丸,梧子大小,每日3次,每次3g,2個月為1個療程。

男子不育最忌一味壯陽,應當重視濕熱下注的實證。女子不孕最忌單純理氣化瘀,應當重視痰濁閉阻證。發揮中醫診治不育不孕的關鍵在善於調理腎之陰陽,達衡者常獲效。

視體態投藥

婦女不孕還可視體態投藥,體胖者可用散劑,組方如下:炒蒼朮9g,薑半夏6g,陳皮6g,雲苓12g,神曲15g,川芎6g,鹿角粉6g,沉香粉3g,共研細末分15包,經前半月起服,每日1包,分2次沖服或裝膠囊吞服。調治2~3個月經周期。

體不胖者,可據證選用十二個子:菟絲子10g、蛇床子10g、金櫻子10g、女貞子10g、枸杞子15g、川楝子10g、車前子15g、補骨脂10g、覆盆子10g、茺蔚子10g、五味子5g、香附子10g。

聲明:文章轉載僅作分享,如有涉及侵權煩請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

誠邀稿件,歡迎投稿:[email protected]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