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怎麼判斷寶寶的聽力發育是不是正常?

聽力對於成人很重要,對於剛出生的嬰兒更加重要。

那麼,聽力發育和語言發育有什麼關係呢?聽力障礙早期表現是什麼?怎麼檢測和幫助寶寶的聽力發育呢?

一起來看一下吧!

聽力發育和語言發育關係

寶寶語言發育與聽力發育息息相關,判斷寶寶聽力是否正常,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語言測試。

正常發育順序是,寶寶先有聽力,能聽見大人說話,再通過語言學習嘗試說話。

一個能正常發音的寶寶,如果出生後一直處在沒有人的大環境裡,不和人接觸,也沒人教他怎麼說話,那麼寶寶也就不會講話。

一個有聽障的小孩,即使處在一個和人說話的大環境裡,但是因為有聽力障礙,聽不見當然也學不會說話,這也就是人們常說「十個聾子九個啞」 。

聽力障礙早期表現

媽媽們可以根據寶寶月齡的表現,來判斷寶寶是否有聽障:

· 0-3個月時。外面突然發出巨大的聲響,但寶寶沒有任何反應。

· 3-6個月大。對於聽到的聲音,不會去看是哪裡發出的。

· 9-12個月。不會遵照著家長的指示去做一件事情。

· 12-15個月。寶寶還是不會叫「爸爸媽媽」。

· 15-18個月。爸爸媽媽說出的話還是沒有辦法清晰地明白,依然不會叫「爸爸媽媽」。

· 18-24個月。沒有辦法說出超過兩句的兒歌。

· 超過24個月。能明顯的感覺到寶寶的語言障礙以及反應能力都比較慢,像聽不到小鳥的叫聲,對於電話鈴聲沒有任何反應等等。

小貼士:

· 儘早發現。在寶寶2歲的時候,如果還是不知道怎麼向大人表達自己的需求,也不能明白大人說的話,那麼很可能會有聽力上的問題。

· 儘早治療。如果寶寶聽障被及時發現,就可以早治療、早訓練,並且在治療難度上也會簡單一些。

嬰兒聽力檢測方法

家長可以通過以下的方法來檢測寶寶的聽力情況:

1.搖鈴鐺

當寶寶睡醒的時候,媽媽在寶寶的耳後10-15cm處的上方晃一晃鈴鐺,但要確保寶寶看不見鈴鐺。

測試者在搖晃鈴鐺的時候,要密切關注寶寶能否跟著鈴鐺的聲音做出反應,如眨眼睛等。如出現上述反應,嬰兒聽力屬於正常。反之,異常。

2.鼓掌

媽媽在距離寶寶100厘米左右的地方劇烈地鼓掌,細細觀察寶寶聽到後有沒有眨眼睛或者結束活動,並出現受驚的動作。

如果出現上述的反應,就說明聽力正常。

3.呼叫寶寶名字

5-6個月大的寶寶,家長可嘗試躲在寶寶身後溫柔呼喚其姓名,或者藉助竹板等物品發出聲音,觀察寶寶是不是能快速地向出現聲音的地方轉動腦袋。

倘若小朋友不轉頭找出現聲音的地方,或者是沒反應,可能是存在聽力上的問題。

4.耳聲發射

可以給小朋友做一下大面積的篩查,一般會在寶寶睡著時檢測。

這種檢查時間較短,不需要在寶寶腦袋上插電極,也就不會對嬰兒的腦組織造成損傷。

如果可以通過,那麼暫時可以判斷是聽力沒有問題。

寶寶初期聽力訓練法

寶寶每個階段的聽力都會有不一樣的發展,因此爸爸媽媽們先不要過分地擔心著急,要根據寶寶每一個階段的特點來訓練寶寶的聽力。

1.孕婦摸肚子對胎兒說話

胎兒3個月大時,就可以聽到孕婦身體內的聲音,5個月大的胎兒聽力基本和成年人一樣。

可以聽到媽媽身體以外的聲音,而且能做出反應。準媽媽要經常撫摸肚皮跟肚子裡的寶寶說話,寶寶是可以聽見的。

2.巧妙使用「媽媽調」

剛剛出生的寶寶天生對某些聲音很敏感。

所以,建議當大人對寶寶說話的時候,能運用一種特殊的形式——媽媽調。

舉例:說話可變強變調,但語速需緩慢,語句需清楚,配合明顯的肢體動作或者使用一定疊詞,這些都將抓住寶寶的注意力。

3.借用道具幫助寶寶識別不同聲音

家長可以嘗試將滾珠類可發生聲響的東西放在瓶中或者紙袋中,有節奏的抖動,晃動的同時告訴寶寶,讓其感受珠子碰撞發出的聲音。

然後替換掉瓶中的珠子,患上紙球等明顯的區別物,再給寶寶聽。

兩者不同的聲音可以刺激寶寶的聽力發育,鍛煉寶寶辨別不同聲音的能力。

了解更多母嬰育兒知識,歡迎關注公眾號:愛幼米育兒(aiyomi888)

回復關鍵詞【育兒資料】,免費領取超全育兒寶典!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