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他被稱作藥王,活了141歲,死前呼籲世人:務必把這個藥方毀掉

他被稱作藥王,活了141歲,死前呼籲世人:務必把這個藥方毀掉

中國的傳統醫學相對於西方的傳統醫學來說更加的科學,在一些具體的病症的療法上更具有可行性。而中國傳統醫學的發展,離不開一些知名的偉人,這些中國古代的名中醫也往往有一個特點:長壽。在這其中當然有人們的美好想像存在,但也離不開這些名醫本身對醫道的熟稔,在中國古代就有這樣一位名醫,他被稱作藥王,活了將近141歲,臨死前還為中國做了一項巨大的貢獻,那就是將五石散的配方全部銷毀。

孫思邈出身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因為他年少的時候體弱多病,耗盡了家中的財產,他深知患者的痛苦,於是下定決定學醫救人,20歲的時候就被鄉裡鄉親譽為「聖童」。因為他的名聲遠播,也引起了當權者的注意,然而他卻選擇終身不仕,歸隱山林,一生專註醫道。

他隱居在太白山中,親自採藥試藥,並且廣泛的搜集民間流傳的藥方,專門為平民百姓治病,診金往往收取的很低,他同時尤其擅長婦科和兒科等,是中國第一個主張婦女兒童疾病要單獨設科的醫生。在他的多年努力下,終於編撰出了一本世界級的醫科名著:《千金方》,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臨床醫學百科全書,被全世界奉為瑰寶,他還幫助唐太宗修撰了世界上第一部國家藥典《唐新本草》,卻不願意做官,只是推薦了自己的學生前往太醫院。

除了他在醫學上的一些眼花繚亂的成就外,他對於世人還做了另外一項傑出的貢獻,也是他晚年做的最後一件事情:銷毀五石散藥方。五石散為何物?現代專家分析,實際上是一種成癮性的毒品,雖然他對抵抗瘧疾有奇效,但是其危害性比正面影響更大。

五石散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在文人階級中大量被服用,這些自認為「癲狂」的文人服用了五石散之後變得瘋瘋癲癲,飄飄欲仙,甚至不服用五石散都不好意思出門,專家考證連著名的大書法家王羲之都是五石散的「忠實粉絲」,可以說五石散就是那個時期的鴉片。

而藥王孫思邈知道這樣的藥性後,自知時日無多,便靠著自己的影響力,在全國範圍內散盡家財購買了大量的五石散配方,扔進爐火中燒盡,滾滾大火中這些配方被盡數焚毀,如今五石散的製作方法已經失傳,其最大功臣就是藥王孫思邈。

公元682年,孫思邈逝世,享年142歲。另外值得一提的事情是,小編稱孫思邈享年141歲,是劍橋大學主導編撰的的《中國科學技術史》醫學部分編撰人馬伯英的說法,另外還有101歲、120歲、125歲、165歲的說法。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