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新媽媽們必看!提防這些危害寶寶健康的藥物

1

青黴素類抗生素

包括青黴素、新青黴素Ⅱ、新青黴素Ⅲ,氨基苄青黴素等各種青黴素。這類葯雖然很少進入乳汁,但在個別情況下可引起乳兒過敏反應,應予以注意。

2

氯黴素

乳兒,特別是新生兒,肝臟解毒功能未健全,若通過乳汗吸入氯黴素,容易發生乳兒中毒,抑製骨髓功能,引起白細胞減少甚至引起致命的灰嬰綜合症,應禁用。

3

四環素和強力黴素

這兩種葯都是脂溶性葯,易進入乳汁。特別四環素可使乳兒牙齒受損、琺琅質發育不全,引起永久性的牙齒髮黃,並使乳幼兒出現黃疸,所以也應禁用。

4

氨基比林及含氨基比林的藥物

如去痛片、安痛定等,能很快進入乳汁,應忌用。

5

硫酸阿托品、硫酸慶大黴素、硫酸鏈黴素

這些藥物在乳汁中濃度比較高,可使嬰兒聽力降低,應忌用。

6

抗病毒藥金剛烷胺

常有醫生將它開給病人抗感冒。哺乳母親服此葯後,可致乳兒嘔吐、皮疹和尿瀦留,禁用。

7

抗凝血

需用抗凝血葯時,不能用肝素,以免引起新生兒凝血機制障礙,發生出血。以用雙香豆素乙酯為宜。

8

皮質激素類、黃體激素類、新生黴素和呋喃呾啶

應禁用,否則使乳兒發生黃疸或加重黃疸、溶血等。

9

水楊酸類藥物

在產前服用水楊酸類藥物,可使產婦的產程延長,產後出血增多,新生兒也發生出血。若在哺乳期服用,則可使哺乳嬰兒出現黃疸。故應慎用。

10

鎮靜葯

鎮靜葯如苯巴比妥、阿米妥等通過血漿乳汁屏障後,在嬰兒肝臟有腦內濃度較高,長期用藥時一旦停葯則嬰兒可出現停葯反應,表現不安定、睡眠時有驚擾、過多啼哭及抖動等。安定也可通過乳汁,使嬰兒嗜睡、吸水力下降,因嬰兒排泄藥物較慢,此種藥物作用可持續一周之久。故哺乳期婦女不可服用鎮靜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